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22 0
2015-02-10

  

  多年前,圣诞节通过青年一代悄悄潜入中国,如今竟然已成为大城市一年一度的狂欢节,高潮时几乎超过传统节庆。从20世纪80年代偷偷摸摸地搞,到现在把整个大街挤得水泄不通,圣诞节始终是自发的。在这一天,我估计许多人一分钟也没有想到过上帝。中国圣诞节更像是某种新潮聚会,标新立异、狂欢、放松、发泄,也许还有对某种西方式生活的向往,与信仰没多少关系,人们并非要皈依基督教。

  浓墨重彩地营造节日氛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风俗、文化,甚至施政风格。就是城市建设,也是要营造某种象征喜庆、胜利、正在过节似的高大雄伟、焕然一新的氛围。崇尚大巧若拙、返璞归真、素面朝天的中国传统被夸张乖戾的符号化粉饰取代,甚至影响到艺术家。

  最近四十年,一些传统节日逐渐恢复,但是已经失去了它们的本来面目。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成了旅游活动、黄金周购物、休闲活动。但是,就像圣诞节不仅仅是假期、狂欢,而确实像宗教仪式一样,春节、中秋、端午也不仅仅是购物、旅游、聚餐。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有其类似宗教节日的仪式、含义、细节。这些仪式有家庭规模的、家族规模的、村庄规模的、乡镇规模的……繁文缛节,过节就是过节,真过节的话,在中国节日中其实也是没有时间旅游购物的。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缠束也。以竹节的节引申出节制、管束的意思。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中国的节,一般都是停下来,通过古老的仪式、细节,追思先人之德、念旧、调整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或闭门思过,或饮酒叙旧……春节从祭祖开始,清明思念祖先,端午纪念成为仙人的古代诗人,中秋怀念亲人……所有的节日都是要回到对先人、历史、经验的纪念、沉思上。

  谁说中国人不讲形而上?中国的形而上蕴含在当下的人事、细节、仪式中。为祖先灵位上香,不就是哈姆雷特所谓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亲人聚餐,嘘寒问暖,正是讨论我们到哪里去”“今后要怎么办的时刻。我至今记得少年时,每到春节,贴好父亲撰的春联,放过炮仗,给父母磕头之后,父亲总要把家谱、家族的故事一一道来,那意思一般都是:我家祖上清白做人的家风,不要到你这一代失传啦。

  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如同失去了图腾的流浪者。窃以为,仅仅将传统节日法定化还不够,还要恢复节日的风俗和内涵,这需要全社会对节日的反思和重建。比如,如果所有的城市设计只考虑如何购物,如何卖房子,如何开汽车,而不考虑历史和文化,城市必然肤浅乏味。(源于千人智库,EWW150210ZY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