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3792 3
2008-09-09

John Stuart Mill曾提出:两个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比率取决于贸易双方对各自商品的需求强度,如果一国对外国商品需求强度较大,则国际交换比率对国外有利,反之亦反.根据这一论断,假定在封闭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或交换比率)为3Y,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或交换比率)为6Y,并假设初始贸易均衡条件下,国际交换比率(X商品的相对价格)为4Y,如果A国对Y商品的需求强度提高,那么根据相互需求原理,可知在重新确定交换比率时应对A国不利,即A国贸易利益将减少,因此国际交换比率(X商品相对价格)应小于4Y.

但是,如果A国对X商品的需求强度提高,那么国际交换比率(X商品相对价格)也会对A国不利,即A国贸易利益也将减少,根据假设条件可知,商品交换比率向3Y方向变化时将会对A国不利,因此可以推出交换比率也会小于4Y.

可是这将会产生一个问题:根据供求原理,对某商品需求强度提高即意味着该商品相对价格提高,即原先1X=4Y,A国需求强度提高后X相对价格将会高于4Y,可这一点上又与相互需求原理解释矛盾,请各位帮忙解释一下,在此将不胜感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9 15:41: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9 23:17:00

这么多同仁看过怎么没有来解释的啊?

我在这顶一下,万望各位同仁能来帮助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09:25:00

相互需求方程式是国际经济学中对国际贸易定价的一种可能性推测。也就是说只有当A国能用x换得比3y更多的y产品时,x才愿意交易。同样。b国只有用小于6y的y产品可以换取得x时,他也才会参与贸易,这个理论他只是说明了“适当的价格”是发生国际贸易的前提,从图形上表示为可能发生贸易的一个区域,而不是交换比率。

对楼主的问题:1、个人理解为在此处不能用微观经济学的供需原理去硬套。他其实与相互需求原理并不矛盾。

2、一个国家的国民福利是国内福利与对外贸易产生福利的加总,不能说他对外贸易收入下降了,一国国民福利就减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23:11:00

感谢三楼的回复,相互需求原理一方面说明了国际交换比率的确定区间,但同时也是对贸易利益分配的一种解释,但并不是说一国对外贸易收入的变化而是一国与他国贸易时其社会福利的变化程度。

在此我个人观点是无论A国或是B国只要对A国出口产品X产品需求强度增大,那么X产品相对价格都会提高相反无论A或B国只要对Y产品需求强度增大,Y产品相对价格也会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