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 发表于 2015-4-23 17:26 
1、吃税人为某甲生产是什么商品?某甲也没有生产商品,他给吃税人7元也是等价交换吗?
2、假定某甲用 ...
1.你讨论的是“商品与货币相交换”是否等价的问题,某甲向吃税人纳税根本就不是商品与货币相交换,何来等价不等价的问题?按照你这个逻辑,需要讨论是否等价交换的是否还包括向灾区捐款的行为?
2.经济学为了对理论进行说明,确实需要举例子,但所举的例子必须源自于客观事实,合乎于逻辑,而决不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地举例子,现实中7元钱1斤鸡蛋和8元钱买1斤3两鸡蛋的情况都是有的,但8元钱只买1斤鸡蛋的情况就没有吗?按照你的“如果养鸡者生产出来的鸡蛋无人购买,他就会停止生产”的逻辑,某甲的鸡蛋也应该1.3斤卖8元才对,为什么他1斤鸡蛋就可以卖7元呢?
按照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不能比别人有额外特权的假设,你既然已经假设某甲的鸡蛋卖7元1斤(这个实际上是市场共同行为的结果,也是因为有人买鸡蛋的结果),那你就不能再假设某乙的鸡蛋1斤3两卖8元(每斤6.15元,比某甲的收购价还低,某乙因为没人买鸡蛋只能赔本销售吗?)。另一方面,既然某甲要交税,某乙当然也要交税,你还应当假设某乙也向吃税人交了8元税(代表1.3斤鸡蛋),吃税人这次到某甲处买鸡蛋,却只能买到1.14斤鸡蛋,8元钱现在又创造了一个负价值!
3.社会价值在哪个环节上增加了?如果是在必要的流通环节上,那么,例如,6.2元的鸡蛋经过必要的流通环节,其价值增加到了7元,这时某甲按照7元的价格卖出鸡蛋,恰好就是等价交换:价值7元的鸡蛋——7元货币。你怎么能说商品与货币交换不是等价交换呢?
你不会说是在消费环节上吧?价值6.2元的鸡蛋花7元买回来被消费掉以后价值增加到了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