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234 0
2008-09-10
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近期广大投资人不断地提问,问这个问题,大家都想了解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同时整个投资界对这个问题很少触及,所以凌通在这里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这一问题做一个初步的阐述:

    不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发现成长股!大家一定觉得这个观点很奇怪,事实的确如此。在10多年前,做为一个普通的个人价值投资者,凌通选择了很多有成长的股票,回报都不错,但当时基本没有去过上市公司调查,因为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面对千里之外的上市公司,极难去所投资的公司访问,这些困难包括:时间问题、资金问题和去了没人接待问题。现在这个问题现在对于大部分投资人来说仍旧是很大的问题。

    我们自己的经历表面,在没有办法进行实地调查,并不是不能发现成长股。这时我们主要是采取了一种抽象把握的投资选择方法,这种抽象把握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先从道理上思考为什么有些公司能成长,这种成长的理由和逻辑是什么?比如:茅台、伊利等股票,股价大幅上涨,基本面持续成长,我们就解剖这些成长公司,思考它们为什么能成长,于是发现了这些成长股在需求特征,供给特征以及管理层和治理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相似性,我们把这些条件反复地总结推敲后认定任何成长股必需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成长,而满足了这些条件它就一定能成长。于是凌通的手里相当于得到了一把量测成长的标尺,拿着这个标尺进行量测,符合条件的就认定它是成长股。

    这些成长条件都是一些高度的抽象逻辑和法则,是高度宏观地逻辑和法则。比如:我们认定成长必须是在需求无限增长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成长必须是在供给垄断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出现,这些原则都比较宏观和抽象的。用这些原则选股,是对被选择公司的最宏观最抽象的经营状态和条件进行判断。虽然,这种方法太过于宏观和粗线条了,但在各方面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这样一种成长选择模式,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在人类几千年的认识论领域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种是著名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种观点认为对任何一个事情的认识都必须亲身感受和实际触摸,否则不可能有正确结论;另一种认识论是,首先认识根本道理,然后利用根本道理可以通过推理来获得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在对普遍规律和共同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可以透过推理和演绎不接触具体事物,了解具体事物的发展原则和变化方向。比如,人类认识到万有引力的规律,利用万有引力规律计算出在太阳系里还有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最终人们根据计算结果就到这个行星。

    凌通说的这种通过认识成长的根本规律和宏观逻辑然后利用这些规律和逻辑依次寻找成长股的方法,显然属于第二种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普遍。比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古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古语。战争的指挥者不到战场就能指挥打胜仗,原因是他利用了基础规律指导具体战争。对这种认识论,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有专门的论述,老子认为只要认识了事物总的变化规律,就自然认识了具体的变化。老子同时认为万物都有根本的变化规律,透过一件件具体事物的分析,运用规纳的方法就可以抽象出整体的变化规律,有了整体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认识了所有具体事物。

    总体上看来,在没有办法进行实地调查,并不是不能发现成长股,这时主要是利用宏观规律来选择股票。这种方法的问题是太过宏观,太过粗,只能判断长期的宏观趋势,与中观的具体变化的把握没有办法实现,这种方法只能做长期持有,不能做中观的操作,只能形成定性的结论,难以形成定量的细化,这是它的局限性。解决这种局限性就需要通过细化和去上市公司走访来实现,下一节我们讨论如何去上市公司走访。

     关于通过企业发展和成长之道来把握成长股的选股思想,在凌通所著的《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这本书的第59页到62页有详细介绍。以下是从《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书中摘抄的与本文有关的部分内容。

      对成长企业的寻找,就是对成长的条件、原因和理由的寻找。只要你找到了具备成长的条件、原因和理由的公司,那么公司的成长将必定会随之而来。什么是成长的原因理由呢?固然对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差异,但根本上他们不外乎是产品有优势,管理有特点,需求庞大。寻找成长股,实际就是寻找成长的条件,寻找具备成长条件的公司。

    西方哲学的大师级人物——黑格尔认为,宇宙中一切的变化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在具体事物背后具备和存在着一个支配事物变化的规则、逻辑和道理,所有现实所发生的任何变化,在变化发生之前都已经具备了变化的条件和理由,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实际变化的条件在变化之前提前具备,那么实际的变化是不能发生的。黑格尔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之所以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向前演化,是因为在万物变化背后存在着一个支配万物变化的逻辑体系和规则体系,万物变化不过是对起支配作用和逻辑体系的表现和在时间上的展开罢了。黑格尔进一步认为,分析事物变化的条件、理由是认识事物变化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事物变化条件的分析可以预知未来。

    中国的老子反对就事论事。他说:“天地万物都有起始,万物始作时就已经具备了支配万物发展的根本决定因素。如果知道这些根本决定因素,就能深刻认识万物,预知万物的未来发展。”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兴起的时候,在事物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具备、包含了决定该事物未来发展的根本决定因素,我们只要知道了这些根本决定因素,就能从本质上认识该事物,预知事物的未来。

    回到股市投资,我们提黑格尔、老子并不是想引着大家去学习哲学,而是提出一个更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可以通过认识企业发展的根本规律,然后来推导出哪些公司会发展,不需要对这些公司进行特别详细的量化和具体考察。只要认识了企业发展之道,然后就可以找到那些具备发展之道的企业,剩下的就是靠时间的推移,等待企业实现这样的发展。

在具体的上市公司调查时,做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可能是必须的。

    一、在访问上市公司之前,一定要充分收集与该公司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年报的信息、行业的信息、市场竞争的信息,以及媒体的综合报道。把这些信息都收集过来,初步研究形成关于这个公司的大概印象和逻辑判断。不能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逻辑分析就在什么也不掌握,什么也不了解的情况下前往公司,那样就会因为你没有对公司初步认识,到了上市公司之后,面对大量情况和现象无法进行分类归纳和思考,从而使得调研的价值度大为降低,也就是说在这一步其实就是完成我们在上篇提到的通过逻辑先把握企业。当你未到上市公司之前,形成了全面的判断之后,你就知道,你需要了解什么,需要考察什么,需要重点关注什么,你的调研就是有目标的,有效率的和有价值的。这一步,和中学生做物理试验极其相似,学生们在做实验之前,需要对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器材以及试验的目的,提前进行准备,然后再到实验室,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实验计划,老师就不让进实验室。

    二、到了上市公司之后 ,不要把调研的精力只盯在企业本身上,要多同与企业关联的部门和公司交流。任何一个企业它之所能存在,总是有与它相连的原料供应商、产品代理商等企业紧密关联才能存在,我们要想了解这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与之关联的公司进行调查访问,其可信度和效率会更好。比如:我们前一段时间去山西汾酒做调查,为了搞清汾酒的经营情况,我们专门访问了给汾酒生产包装瓶的关联企业,我们和工人交谈得到的信息是,汾酒对包装瓶的需求是稳定的和持续不断的,这使我们认识到汾酒的基本经营是稳定的和正常的,多访问关联企业可以提高调研的效率和质量。

    三、到上市公司之后,一方面要与企业的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等管理层接触,因为这些管理层对企业的情况有全面宏观地把握,能够为投资人提供必要的信息,但另一方面管理层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候也有投投资人所好的问题,所以当我们和管理层沟通完之后,应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对这个公司各个环节,各个角落的实地走访中去,和工人接触,到车间中去,到厂区中去,在广泛的接触中,感受企业并且透过一些典型的事情和现象来剖析企业。关于这一点,我们同样举山西汾酒的例子,凌通的调查人员在山西汾酒的厂区内走动的过程中,看到一个正在施工的楼房工地,我们很好奇,通过和建筑工人的了解,知道这个楼房是新建的科技中心,这使我们感到汾酒在关乎企业长远的重大战略环节,有大手的投入,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好处。在与企业的保安人员沟通的时候,得知保安人员的工资是1500元,而一线的生产工人工资在3000元左右,这使我们意识到,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合理的,通过广泛的与企业各方各面的接触,我们对汾酒的认识更加具体化,更加深刻了。

    四、有必要对自己的访问过程进行尽可能的详细记录,这种记录包括:笔记、照片、录音、录像,因为作为一个远道而来的调研者,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信息量非常杂多,如果不做必要的记录等回到自己的所在地,很多接触到的事情和细节你可能就忘记了,从而使调研所得到的信息量大为减少。做出了必要的记录后,回到所在地,一定要对调研的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形成最后的结论。调研证明了自己哪些看法是正确的,哪些看法不正确,以及整体上这个公司处于什么状态,都要写出来,就象中学生做完实验后要写实验报告交给老师一样。

    最后,凌通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对上市公司的调研不一定去上市公司是唯一的方法,其实在生活中,在超市里,在街上行走时都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去上市公司访问不是实地调查的唯一方式。以下是凌通所著的《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书中对从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公司所兴的一个案例,它深刻地揭露出对上市公司的调查和把握可以通过生活小事来实现。

    2007年因为参加某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我们结识了来自深圳的个人价值投资者林先生,林先生长期持有万科、招商银行、赣粤高速、中国平安。毫无疑问林先生长期持有这些股票获得了巨额的回报,这个长期投资组合绝对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组合。在与林先生的交流过程中,林先生对为什么要买这些股票做出了简单的说明,他说:“我的老家是江西,我住在深圳,每年我都要乘汽车通过赣粤高速往返于江西和深圳之间,在乘车的过程中,我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公路上不断增长的车流量,这使我相信持有这只股票是合适的,所以就买了赣粤高速。当刚刚从江西老家来到深圳时,我突然在马路上看到了有一家银行在马路上发行信用卡,感到非常奇怪,在一般映像中银行总是高高在上的,哪有一家银行在马路上摆滩发行信用卡呢?上前简单的了解发现,这家银行发信用卡手续非常简单,只要提供身份证即可,于是就在马路上办了第一张信用卡,这家银行就是招商银行,在使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后进一步熟悉招行,所以就买入招行的股票。买入万科的原因是因为在早年深圳一个主管房地产项目的副市长被查出贪污腐败,调查显示深圳大部分房地产公司都有给这个副市长行贿的情况,而只有一家公司没有行贿,这家公司就是万科,所以买入了万科。买入平安保险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因为我们家庭的保险就是买的平安公司的,是平安的顾客,所以就买平安。”

    林先生取得了如此之高收益率的原因竟然是如此的简单,完全是对生活中随处可见事情观察后发现了成长大牛股,林先生的成功是多么简单和容易啊!观察生活,适当的给予思考就能得到成长股,所以生活是成长股源泉,观察生活是获取成长股的条件,对观察到的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就可以得到成长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