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摘自:网络
「老而不休」族群工作的主要原因前三项分别是「负担家计」(51%)、「打发时间」(33.1%)与「维持经济独立自主」。
调查显示老人工作最重要的原因前三项中,有两项跟经济有关,分别是负担家计与维持经济独立自主;维持社会参与也是老人工作的主要原因,其中男性老人退休后持续工作,比女性老人更重视社会参与的因素。
过去外界以为中年人是「夹心饼干」,既要照顾长辈,又要抚养小孩,但调查显示,我国老人也有不少夹心族,赚钱既要养高堂,也要养小孩。
4.6%的受访老人表示工作是为了支持父母的经济;9.8%的受访老人工作是为了提供子女、甚至孙子女经济支持,另有2.5%的受访老人说,家中经济情况有必要提供子女或孙子女经济支持,但本身没能力工作。
调查显示教育程度愈高的老人,仍是家庭重要的经济支柱,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老人,10.7%表示常需要提供父母经济支持,17.7%表示要经援下一代;官员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教育程度较高的老人工作稳定,收入较好,较有能力奉养父母,或对下一代提供经济支持。
我国老人除靠自己赚钱,也有43.9%受访老人表示自身财务靠「子女或孙子女奉养」,其次是「ZF救助或津贴」,比率有36.2%;与2009年上一次调查数据相较,老人来自子孙奉养的重要性减少,来自ZF救助或津贴的重要性增加。
调查显示,逾半数老人会保存资产以利颐养天年,老人理财的最爱是存款,比率为43%,其次是靠不动产理财,持有房子、土地等不动产的比率为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