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非常佩服三个伟大的农民,是他们的精神支撑了我这么多年。他们都有自己伟大的事业和不朽的功绩,但他们从弱者走向强者的过程,一直深深的激励着我。先说个,朱元璋。按照戏说历史的《明朝那些事儿》解释,朱元璋算得上是一个纯24k屌丝了,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叫什么朱重八。在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编著的《朱元璋传》的描述,朱元璋也还是一无所有,最后被地主逼到没有退路出家当了和尚,但谁也想不到他从和尚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宝座,并使得帝国基业几百年屹立与神州大地之上,其丰功伟绩何其高大呵!这是多么励志的故事啊,一个一无所有的七尺男儿,你还到底在担心什么呢?关于朱元璋的故事,学界争论不休;不管是杜撰的励志,还是真实的历史,朱元璋都给了我那些所谓的一无所有的人一个学习的榜样。 
  再说第二个,毛主席。这个不能说太多,你们都懂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疑一直没有离开过一生的轨迹,从屌丝到知识青年,他耐得住寂寞;从知识青年到伟大领袖,他后无来者。他的故事对于我来说有几个学习的地方:1、大街上的心静。伟大的西汉东方朔曾经“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躲到山沟沟不问世事就伟大了,高深了?牛逼的人总是在世界最前端,引领着世界前进;如果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喊出你的斗志,怎能证明你的激情豪迈和过人智慧?老毛深谙此道啊,该高调的时候高调,该低调的时候还是很高调。2、北大的八年读书生涯。那种渴望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之情,考研考博的兄弟姐妹或许更有感受。在这八年里,他读过读过多少书,找过多少牛人交流过,写过多少文字、观点,等等都得不到准确的答案,但这些积累和储备,谁说不是后来成功的基石呢? 
  第三个,理所当然的是俞敏洪了。读完四年大学的他,不论你在大街上看到他,还是从讲坛上看到他,你都不会认为他是一个NSDQ上市公司的老板。08年在武大的近距离与他相遇,我简直要被他无所谓的打扮和无所谓的长相所折服;在他谈完他那些所谓的“失败学”之后,我豁然开朗起来——这么一个农民都能这么成功,我还有什么顾忌?长的没有他帅?不就是背诵牛津词典么?不就是大学5年里面读过800本书吗?但天也知道,当时的幼稚与冲动没有坚持四年,甚至还没有四个月呢——这才是俞敏洪的成功之处,坚持梦想。 
  俞敏洪做培训很早了,我一度以为他的事业能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取代教育部的教育地位但不是收费地位。中国教育要的是分数,新东方最擅长的就是在短时间内给你高的分数;中国学生各种考试要的就是分数,而新东方的卖点不就是分数和成绩吗?这样一个连接学生和学校的中介,在这么大社会需求量的基础上,怎么能不玩转全球呢?奈何,最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天翻地覆,最近收到的数据是新东方2013年巨额亏损,我深刻表示震惊。在《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中俞敏洪的一个点评非常有意思:“一切互联网的优势,都是效率的优势;一切改革的问题都是组织的问题”。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俞敏洪认识到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形式,传统行业已经开始面临着被踢馆的可能。在2014年的新年发布上,俞敏洪说“宁可死在改革的路上,也不死在成功的基因里”,这样一个发布会充分表明他有足够的认识成功和失败的区间,这是一个企业家的局限性之所在,俞敏洪很清晰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本书里面,大多都是他在过去写的文章、思考的内容。放在今天,部分内容已经失效;而部分内容还在发生着作用;俞敏洪一直不变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曾经试图去总结与归纳,但还是摸不清方向。但有些品质我不知道如何总结,归纳一下:
  在他身上,坚持的身影尤为明显。他读800本书的故事深深激励着我,读书不求数量但求感受与提升,但马克思不是曰过“量变产生质变”吗?俞敏洪一个从小没有读过四大名著的人,如何有自己的选择能力呢?他自己解释是跟着王强学的;如果他可以学这些对他成功有帮助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呢?在他身上,坚持的劲很足。没有人坚持十多年做一件事,俞敏洪坚持背单词、坚持写作、坚持与青年人沟通、交流,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说其作秀也好、营销也罢,我看到这份激励的作用在这儿,这是我能学习的东西。在 
  在他身上,永远有那份谦卑在里面。和农民的本性有关,还是与他读过的书之后的感悟有关?一个朴素的人,朴实的交谈,总是有很大人格魅力吸引别人的,这就是俞敏洪粗陋的外表在开口几十分钟内就征服了我的原因之一,这是一种力量,或者能力吧。 
  我一直想写一些关于三个坚持的故事,这下总算机会摆在我面前了。个是俞敏洪的坚持,读书的故事和今天我的状态完完全全是模仿他,学习他;他读了800本书,我就要读一读800本书试试看;到底他是忽悠呢,还是确有其事。第二个坚持的故事来自于京东的刘强东,京东董事会每天早上8:30开会,坚持8年了(因为奶茶妹妹的出现,结果东哥去了巴黎……);第三个坚持的故事来自于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每天坚持60秒来谈论他的思考、间接和意见,虽然只有60秒,但或许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目前已经坚持了大约6-7个月,中间没有一天中断过)。这些坚持的故事,其实就是成功的故事;你能在你喜欢的领域内坚持下来吗?俞敏洪能,刘强东能,罗振宇能,你到底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