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根据过去,面向未来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若马经如此的话,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别的理论出来?
比如教育经济学是把教育当成商品研究,那这东西和咱们马经是什么关系,怎么才能纳入马经的体系里?
还有国外的金融衍生品,期权期货掉期互换,这么多数学公式风险原理,华尔街的都搞这些,交易额总共有一百兆美元,那这种存在,用马克思主义怎么批判呢?还有最近的大数据,搞出很多能预测未来精准定位的需求和供给,电子商务,国外组织理论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股市,这些存在和马经如何联系?
如果我们只用学术名词来在各自的学术领域自说自话,那么其他那些理论不就一直存在着吗?那些现实中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金融衍生品,供给需求纳什均衡的东西,和马经里的剩余价值,级差地租等,似乎不在一个频道啊。
感觉就是马经和西经自说自话,看起来说的不一样,实际上有重复,而重复在哪里又不好说。
有没有大师来集大成,把各自的理论统一成一个原理,把其他学科的学术名词“翻译成”马经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