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634 65
2008-09-12

[原创]为何计量经济学大师的课只有三个人去听?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rucyhy.blogbus.com/logs/28723287.html

http://rucyhy.blogbus.com/logs/28723287.html

    学过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人大概都会听说一个叫JB检验的东西,即Jarque-Bera检验,用来检验随机变量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基本上regression后看残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都是靠这个检验做。我以前还不知道,发明这个JB检验的其中一位——Bera教授就在UIUC的经济系。这学期他给研究生开讲高级计量经济学II。
    在我看来,Bera教授好歹也算是一个大师了,不仅发明了这个牛检验,在Econometrica这样的牛刊上也发过不少paper。我猜想,这门课应该有很多人去,所以早早就跑到了David Kinley Hall的教室,并且按照在中国当学生养成的思维方式早早占了个有利位置。因为按照中国的经验,经济学课程一般都是蛮多人去上的,因为不仅经济学院要去上课的人多,很多外系的人也喜欢去旁听课。而且,遇到所谓的大师开课,更是人满为患。我曾在北大目睹过林毅夫先生的课上,大阶梯教室被挤得水泄不同,连过道上都挤满人。据说陈老师开计量经济学课,大阶梯教室也被塞满…
    没想到,当我到了教室,等了好半天,发现就我一个在里面。让我不得不怀疑我是否走错教室了。这时,门开了,一位50多岁的印度教授走进教室,他就是传说中的Bera教授。他人略胖,肚子挺挺的,可能是计量经济学比较费脑的原因吧,他的头发掉了很多,以至于脑袋谢顶了。不过他看起来还是非常nice的,带着一副圆眼镜,脸上露出非常kind的笑容。这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的某位数学老师,呵呵。之后,好歹教室里又来了两个人,不至于就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
    大师开始讲课了,一口极其难懂的印度英语。我根本无法catch整句的意思,只能靠听懂的几个单词去推测。我在想,是不是印度口音之于英语是不是相当于广东话之于中文啊?不过因为我对计量的内容还比较熟悉,所以我还是大概知道了他在讲什么。他先大致讲了下20世纪计量经济学的统计检验的发展历程,然后开始讲几个经典的统计检验的推导。他没有PPT,完全是靠粉笔写板书。但大师不愧是大师,那种超复杂的公式他完全是信手拈来,跟本不用看书,直接就写出来了,一看就是了然于胸的。他的解释也是很到位的,整个推导的来龙去脉很清晰,即使听不懂他的说话,把他板书全部抄下去,回去仔细啃啃,应该还是能懂的。最后,Bera教授不忘告诉我们,计量经济学看起来像数学,但它不是科学,因为它是建立在经验性检验基础上的,所以计量经济学是门art!用数学用的最多的计量经济学居然是一门艺术,或许只有大师这种境界才能体会到吧。反正我跟几个海归的计量经济学老师探讨,他们都声称计量经济学是科学。
    下课后,我向Bera教授请教了一个问题,他很nice地给我讲解了很久,无奈他的印度口音我实在无法catch,所以还是不是太懂。除了这个没搞懂的问题外,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搞懂,就是为什么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只有两三个人去上,而且全校也只有他在开这门课啊。是这课太难了?考试不好过?还是Bera教授的口音太重?还是经济学在美国根本就不是显学,不太会吸引人去听(这里经济系的课都是小教室,人也不多,很难想像在中国,经济学课程需要用大阶梯教室开)?总之,我没搞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3 09:46:00
我也是学经济学的,专攻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的确有这种感觉,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艺术,但我们不能否认他具科学性,正如弗里德曼说,模型本身的对错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它能对现实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3 09:53:00
只要你给定假设,和限制 数学都会给你一个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3 10:22:00
模型本身的对错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它能对现实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
很好!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3 11:50:00
以下是引用20070202055在2008-9-13 9:46:00的发言:
我也是学经济学的,专攻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的确有这种感觉,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艺术,但我们不能否认他具科学性,正如弗里德曼说,模型本身的对错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它能对现实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

重要的是模型的结论能被事实验证,但不被推翻。

这也正是数学的可证伪性

一但不被证伪,那我们就取真。

弗里德曼那论文的确打通了很多学生的任督二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3 12:02:00
以下是引用overzenith在2008-9-13 11:50:00的发言:

重要的是模型的结论能被事实验证,但不被推翻。

这也正是数学的可证伪性

一但不被证伪,那我们就取真。

加粗的这一句是“可证伪性”?

希望能解释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