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79 4
2008-09-13
    什么是经济学?教科书式的定义是“把人类社会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优状态”。所谓“有限的”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那么如何完成这样的配置呢?使用价格手段!谁的出价高,资源就流向什么地方。当所有资源都流向了对它出价最高的地方时,资源就实现的最优配置,此时的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此时出价较低的人,尽管也需要这样的资源,但,因其出价低而不能获得资源。换句话说,资源配置给这样的人是“无效率”的。于是,竞争开始了,每一个人都希望出价最高,以获得资源满足自己的欲望。

    竞争的残酷性不必多说。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这块竞争中去。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人们开始不择手段。所谓资本“原始积累”的“原始”即是指这种竞争手段上的“原始”。暴力、非法(或者说当时还没有这样的法)、非人道,坑蒙拐骗,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暴露在光天化日下。当然,今天的竞争行为已经文明了许多,但其残酷性仍然不言而喻。因此,人们在经济大潮中常常感动冷酷、无情、麻木、悲凉……

    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竞争,人们为之呐喊、助威。即使在竞争中失败了,人们也会对没有最终获胜的人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他们在超越自我中展现了人性的光芒。这种竞争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人类友谊的象征,即:重在参与。通过这种竞争,人们之间可以建立起友谊与和平。这种竞争就是体育竞赛,它的集中体现就是奥运会。

    比较这两种竞争,一种冷酷无情,一种却饱含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种竞争之间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在两种竞争中截然相反的情感感受?我没有答案。我猜测,也许是因为在体育竞争中,失败者收获了超越自我的胜利,失败者同样收获了观众认可的掌声,但是,经济竞争中的失败者又收获了什么呢?通常情况下是生活艰辛、物质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甚至还有人们的嘲笑。也许正是这两种竞争截然不同的结果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情感感受吧!

    那么,经济竞争可否也变得“温情脉脉”?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可以改变经济竞争的结果,来改变人们对经济竞争的情感感受。如何来进行这样的改变呢?答案在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在竞争中没有获胜,其物质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得到满足,即使竞争中破产,也有”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各种形式的保险,那么,经济竞争也许会多许多”人情味“。

    事实上,这种”温情脉脉“的经济竞争,在一些国家已有实践。《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一书介绍了德国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德国推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走所谓的”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一方面充分保证竞争,另一方面也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竞争多了许多“人情味”。

    最后,让我们对经济竞争,而不仅是体育竞争中的失败者报以掌声,因为他们同样在“超越自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3 23:05:00
观点不错~~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4 15:39:00

饱含友情的竞争貌似不符合理性人的基本假设条件吧  2者没有什么可谈之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4 20:59:00

不过,据说合作与竞争是可以共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5 10:23:00
合作与竞争是可以共存的,只不过合作是短暂的,竞争是永恒的!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