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152 0
2015-03-04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供的信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气候异常,强暴雨、台风、高温干旱和冰冻低温等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更加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大。

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均呈上升趋势。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资料,2009年7月,我国共有20个地区(省、市、自治区)151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的标准,其中有8个地区的23个站点超过历史极值;共有17个地区61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其中有6个地区15个站点日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

从未来的意义上看,中国是哥本哈根高峰会议全球减排行动的最大受益者;反之,该会议的失败或流产,中国又是最大的受损者。

第三,地球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地球村,又是一个全球共有的家园。绿色世界需要绿色中国。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及态度对世界是否能够达成人类共识是举足轻重的,中国主动作出公开承诺带头自主减排,就会促进哥本哈根会议取得“全球共识”,制定“全球行动的方案”,为挽救地球、呵护家园发挥关键性的领导作用,成为中共十七届中央政治局作出重大决策的成功案例,如同中共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力排众议,作出中国加入WTO的重大决策成功案例。

第四,当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和推动者,也成为全球共同利益的最大利益相关者时,中国的任何行为,包括经济快速发展在内,都不能以损害全人类利益为底线,都不能以牺牲人类共同利益为代价,宁可使经济增长慢一点(即使如此也是世界最快的国家),宁可牺牲自己的一些眼前利益(即使如此也是最符合自己的长远利益)。无论从全球利益还是中国利益出发,公开减排既是利他主义,又是利己主义,因为中国十几亿人民是空气污染的最大受害者。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生态安全是最大的国家安全,甚至已经高于其他国家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

第五,无论对全球还是对中国而言,全球气候变化,可以描述为两个“前所未有”:一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本质上是对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的最大挑战;二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质上是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的最大机遇。

第六,世界减排需要中国(带头领导)减排。这是带头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是成为具有亲和力的高明的世界大国的最好机会和长远投资。当美国已经带头减排时,中国对世界减排行动至关重要,可能是第一重要国。为此,中国应当与五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一起带头削减温室气体,尽管中国人均排放量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事实上,中国已经采取了减排行动,是世界上最严格也是执行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发达国家敢提出并做到每5年节能20%、减少主要污染物10%这两大目标。这就为中国公开承诺、兑现诺言提供了“信誉”和“美誉”。反之,中国也做到了,但又不承诺,反倒成为世界“众矢之的”,处于被动尴尬境地。

最后,中国是否能够实现2050年的减排目标,进而实现绿色现代化目标,诚如邓小平所言,“我们下一代总要比我们(老一代)更聪明”(1978年),也比我们这一代更有创新能力。现在的领导人只需要公开承诺,就如同“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中国将驶入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成功之路,中国将成为世界绿色革命的旗帜,为人类作出巨大的绿色贡献。

(本文原载于《文化纵横》2009年05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