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弧内文字为本人所注
我们认为,所谓“价值型投资”的说法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如果我们不是去寻找相对于我们付出的价格而言最高的价值,那还叫“投资”吗?有意识地为一支股票付出超过能够计算出的价值的价格,希望着它能够很快以更高的价格卖掉,这只能叫做投机。
——1992年股东信
(这句话可以反过来理解,对于价值稳定的对象,付出尽可能低的代价或者价格就是合适的选择)
————————————
当你读到“市场跌了,投资者赔了”这样的报道标题时,请微笑,并在脑子里将其改为“市场跌了,投资不当者赔了,而投资者赚了”。尽管作者常常忘记这样的老生常谈,但事实就是,每一个卖家对面都有一个买家,一个人的损失肯定就是一个人的收益。
——1997年股东信
(这是我见过的对财富来自交换想法最直接的耳光)
————————————
被开除可以为一位首席执行官带来一笔极为巨大的收入。事实上,只要整理干净自己的桌子,他就可以在一天之内赚到一个清洁工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老话说一事成功,事事成功,可是现在,在首席执行官的圈子里,普遍规律是:失败才是大成功。
——2005年股东信
(我们中国的“淑女”把这批企业败家子叫做成功人士)
————————————
如果一桩生意必须有一位超级明星带领,才能够拿出漂亮的业绩,那么这生意本身就不能说有多棒。一家由你们当地最好的脑外科医生牵头的医疗合伙或许会获得巨大的,持续增长的利润,但是这对于其未来什么都说明不了。
——2007年股东信
(但这样的团队在中国总能带来编外团队——合适的结婚对象,而这些对象总认为这是一支潜力股)
————————————
我在将来还会犯下更多(并购)错误,你尽可以拿这个打赌。巴比-贝尔有一句歌词恰如其分地解释了并购当中太常见的情形:“我从来不和丑女一起上床,但确实常和丑女一起起床。”
——2007年股东信
(我要和“丑女”一起上床,在起床时让她成为“美女”,尽管这罕见成功的先例并为众人避之唯恐不及,不过我已经和“丑女”上过床,并自私地使得自己更猛男)
————————————
对于那些基于历史的模型,投资者应该抱着怀疑的立场。那些似乎有点书呆子气,又似乎高深莫测的怪人们用各种神秘的字眼如阿尔法、贝塔、西格玛之类构筑起来的模型确实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可是,太多的时候,投资者却忘记了去验证那些符号背后的假说。我们的忠告是:对于那些带着各种方程式的怪人,最好当心一点。
——2008年股东信
(我们的大学管这叫做学艺高深)
————————————
毋庸置疑,一些人确实通过使用借来的钱发了大财。不过,这同时也是一条迅速走向贫困的道路。当杠杆手段帮忙时,你的收入会被扩大。你的配偶觉得这是因为你聪明,你的邻居会羡慕。可是,杠杆手段是会上瘾的。一旦从其魔力当中得到了好处,很少人能够适时退出,转向保守的做法。我们在小学三年级就学过——一些人在2008年又复习了一遍——任何个正数,不管大到什么程度,拿零去乘一下,就会变得一无所有。
——2010年股东信
(我们的CEO喜欢不断在自己的经营方程的数字里面加零,但总是一不小心加在了紧跟乘号的后面。他们太想“做乘法”了,见了乘号就扑上去……)
————————————
事实上,那些所知有限,因此能够更现实地面对自己短处的投资者所获得的长期表现,往往都好过虽然渊博,但哪怕只是因此忽视了自己一个缺陷的专家。
——2013年股东信
(最后这句留给我自己,我最大的短处总是出现在和异性打交道的时候,自己在这方面太短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