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579 25
2008-09-15
从租值角度看天价月饼
李俊
   中秋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吃月饼赏月成为一种习俗。尽管月饼对于中秋节是极其有意义的,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月饼很贵,甚至有天价感觉。一盒月饼,看起来的成本是不会超过10元,可是卖出却是价格50到100元,甚至更高。比如,市场上100元一盒的月饼,原材料、人工、包装等成本计算起来,顶多也就是10多元而已,但是却可以卖出所谓的天价?
    政府设置门槛、保护垄断的行业,价格往往是高得离谱。可是月饼却是自由竞争的行业,每个人都自由进入的行业。自由竞争的市场里,应该不会出现天价现象,即使出现天价,也是暂时的,但是月饼的天价却是年年如此。从事月饼生产的酒店或者厂家,一般都会在中秋期间赚了不少钱。既然这么容易赚钱的行业,为何没有更多人加入,生产更多的月饼,从而抑制天价月饼?
    其实,看到别人赚钱,自己很心动,但是加入月饼生产之中,未必可以赚钱。别人生产月饼,可以获得所谓的暴利,但是你自己去生产月饼,或许亏得惨不忍睹。毕竟,月饼销售期顶多也只是一个月,生产月饼的前期需要购买各种设备、这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如果一年只为一次中秋而生产月饼,那么生产月饼的成本是极高的。因此,制造月饼成本未必低于月饼的天价。那些酒店或者厂家、因为平常生产面包之类,所以这些设备就不再需要重新投入。从会计学来看,这些成本都是固定成本,是一种上头成本,也就是说,不管是否从事生产,这些都是沉没成本,覆水难收。因此,从事月饼的成本只是考虑直接的成本,是否赚钱就可以了。
    如果仅仅为了赚天价的钱而加入生产月饼之中,那么成本是极其高的,因此月饼供应量增加不会很大程度改观。那些酒店或者厂家的生产能力,只是根据市场平时对面包之类的需求而准备的,因此不会为了中秋而盲目扩大生产能力。中秋期间,人们对月饼需求增加,供应量增加的约束因素不少,因此月饼价格上涨,造就了所谓的天价月饼。中秋期间,生产月饼而赚了很多钱,这些钱不是多余出来的,而是获得一种租值收入,是对上头成本的一种回报。当然,因素月饼价格居高不下的因素还很多,但是那些商家赚一些钱,主要还是上头成本带来的租值收入。
                                                  2008年9月15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5 15:14:00
个人觉得月饼的天价主要不是供求关系造成的,而是一种心理因素,中秋月饼现在主要不是食用,而已经发展为一种送礼文化,送的是售价,不是内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21:51:00

月饼价格高是事实,供过于求也是事实[节日和节后大降价销售]。月饼市场竞争激烈还是事实。
问题变成: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为什么月饼价格还是那样高?
问题似乎表现为一种(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刚性。为什么没有人率先大幅降价,打破价格刚性?而是到(接近)节日才降价?明显的理由是降价不能为他带来超常的利润。为什么会这样?
1,从消费者的信息搜寻费用来说,买月饼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很小,消费者不会去搜寻整个市场的价格行情,再加上销售期太短,不利于市场信息传递。这就使一个城市中的月饼市场分割成许多小的市场。
2,在一个小的市场中,例如一个超市或相近的两个超市中,卖家多但人数有限,面对的需求曲线 ,弹性极小,极端地说,需求曲线几近垂直:

(1)销售者如果相互勾结,需求弹性极小,决定了不会降价。

(2)销售者如果不勾结,“折拗的需求曲线”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不降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7 21:54:0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22:09:00
  据长沙晚报9月15日报道, 昨日(16日)是中秋过后第一天,记者在市内各大超市的食品柜前看到,不少市民扎堆抢购散装月饼。"昨天还是10元一个,今天只卖3元一个,买回家全家人当早餐吃,又划算又有品味。"市民章姨这样对记者说。
  昨日上午,记者先后前往高桥大市场、家润多超市火车站店、步步高超市东塘店等处,发现中秋节当天各家卖场琳琅满目的盒装月饼已难觅踪影,散装月饼却大受欢迎,但价格已是大跳水,与节前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正在超市选购散装月饼的龙飞先生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他告诉记者,中秋节前他就想买点月饼让家人尝尝,但许多有特色、味道好的品牌月饼一般不零售,买一盒又觉得价格太贵了。现在月饼价格降到3折,跟烧饼的价格差不多了,正好多买几个品种的月饼带回家。步步高超市东塘店的张店长认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节前选购盒装月饼多是送礼,节后购买散装月饼则是自己品尝,正因实惠,所以如此受欢迎。他表示,散装月饼只会销售3天,然后返送厂家统一处理,不会再加工出售。
  长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无论是盒装月饼还是散装月饼,其保质期一般在40天左右,消费者一定要看清包装盒或包装纸上的生产日期,过期的月饼请不要食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22:17:00
据扬州记者调查,礼盒月饼展柜已经占据了市区时代、世纪联华等超市的显眼位置。虽然促销员对每位路过的市民热情推销,但市民面对花色多样的礼盒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一家西饼屋的老板向记者透露,其实各品牌礼盒月饼商场进价都在6折以下,礼盒月饼的成本其实非常低。“一块豪华月饼的馅、皮的原料成本最多也就5元钱,加上生产、人工等成本后,每块月饼出厂成本不会超过10元。”当然像鲍鱼类月饼可能贵一些,但每盒月饼的成本最多不超过零售价的3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22:22:00

你那个供需是说需要吃月饼的需求和价格的关系,明显需求就没找对,另外用经济学解释这个大材小用了,用营销学理论先,月饼解决的不是吃的问题,而是过节送礼的问题,送礼的BRIEFS是什么,价格要高,档次要高,当然WILLING TO PAY就高了,现在定价已经不是过去根据成本来的,现在定价是根据市场来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