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114 6
2015-03-07
活动类型: 线上活动
开始时间: 2015-3-6 23:57 至 2015-3-13 23:57 商定
活动地点: 线上
性别: 不限
已报名人数: 0
报名截止: 2015-3-13 23:57
一、教师平凡之家

我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我的人生也和中国的改革息息相关。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一家5口人,除了父母之外,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如今80后和90后,大多出生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像我以及我这样的家庭组合是会令无数人羡慕的。

我的父亲生于建国前一年,小的时候因为老家闹饥荒饿死人,他不得不跟着我爷爷去到百里开外的大城市乞讨。据我父亲说,那时候老家有人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出现了啃树皮和吃米糠的情况。和那个时代的人们相比,我们显然是无比幸福的一代。也许是因为受这种乞讨的经历所影响,   ,他每次饭后的饭碗和桌子上总是找不到一粒剩饭,我想这也许和他童年的苦难经历有关。不过,他小时候虽然生活贫困,但到初中时却有幸被推荐选拔到师范学校,在1967年毕业后成了一名中学教师,一教就是30多年,直到2008年退休,同时他还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不过除了看书和抽烟,我没见他有过什么爱好。我读初一的时候,他是我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但我一点都不怕他。有一次,他拿着我的作业本气冲冲的找到我,告诉我作业的问题多么严重。然而我毫不在意的听着。他于是非常生气的斥责我。我告诉他说:“这些题我会做”。他就把我关在屋子里,要求我在规定时间里写好交给他。还好我做对了,不过从此他就没怎么辅导过我的学习了。这倒给了我很多的独立思考与发展空间。严格算来,我是自高中才开始在学校寄宿,但其实从初一开始,我就已经比较独立的学习和生活了。

我的母亲出生于1955年。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曾经是乡长,但在我母亲1岁的时候因为国民党特务的迫害而不幸逝世,当时年仅34。因为家境衰落,她只读到初中,在嫁给我父亲后成了村会计,而且一做就是20多年。她对我也总是像做账一样极其严格。我喜欢武术,她则经常把我关在屋子里,逼着我读书。我喜欢下象棋,每逢寒暑假,那些喜欢下棋的老少爷们总喜欢找我下棋。我也喜欢看武侠小说,甚至很多年都想过去少林寺学艺。我母亲认为下棋会耽误读书,;学武不但会耽误读书,还容易学坏,所以我不知道为此被责骂过多少次。

我的哥哥则是我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他长我4岁,从小就很有名,家里的墙上贴满了他的奖状,我印象中他的每学期成绩总是班上第1,而且连续当了8年的班长,我也老爱跟着他玩。他其实一直不愿于做老师,也许在他的内心一直有更宏伟的梦想。中考时,我父亲希望他报考师范,他决然选择读高中。不过大学毕业后,他竟也还是留校做了老师。我们家还有我的姐姐,她是我认为我们家最具有教师气质的一位家庭成员,然而她却总是劳碌奔波,至今的工作始终和教师没多大关系。也许,人很多时候就是冥冥之中被注定了的。就像我,其实小时候也从来没想过要做老师。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595539-1-1.html

二、童年时光

我对童年的记忆不多,据我母亲说:她平日里比较忙,我父亲又只有周末回家,所以我儿时都是爷爷看护。我曾祖父在爷爷不到1岁的时候就病逝了,据说那时候单亲妈妈带小孩没办法过日子,所以我曾祖母被迫改嫁。我爷爷则长期被寄养在伯父家里,一直到婚后才开始有自己的家。因为爷爷平日里比较勤劳,所以家境也还算宽裕。在解放初期划分阶级成份的时候,我家被划为中农。我的奶奶据说也很聪明能干,她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能纺纱、织布,并时常到百里外的南昌卖纱和布补贴家用。不过,我对奶奶则完全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因为我不到1岁时,奶奶就病逝了。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支援京津沪地区,中央从江西调拨3亿斤粮食,这使得老家有人被饿死,有人因为吃草根不消化致死,无数家庭被迫乞讨。据我父亲说,我们家那时候也面临挨饿问题,但原本是不需要乞讨的。因为家里没了粮食,我爷爷就卖掉了自己家里的猪,然后去南昌换了很多面和饼。可是,他刚回到村里,面和饼就被饥饿难耐的村民哄抢而光,所以我爷爷不得不带着他的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去南昌乞讨。我母亲至今每谈及此事,都说我爷爷是因为太老实,所以才被人欺负。我认为爷爷老实归根结底源于他的善良。我记得他有好吃的总是会先留给我吃。而且我还记得我家老宅前有口池塘,池塘里种有很多茭白,岸上栽有柳树、木子树、桃树、柚子树等。我爷爷老年时因为腿脚不灵活,时常坐在门前看护。每到春暖花开或是果实成熟季节,总有小朋友嬉闹采摘,我爷爷则总是假装视而不见,即使我爷爷制止他们,小朋友也都不怎么怕他。现代社会,在老百姓眼里老实或许不是一个什么褒义词,但我倒觉得这没什么不好。

我儿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掏土蜂窝。每逢油菜花开之际,找面土墙,右手拿根秸秆掏墙洞,左手那只小瓶遮住洞口,等小蜜蜂一出来就钻进瓶子里了。据我母亲说,我那时候特别专注,到时间总不回家吃饭。所以,我妈妈就到处唤我,但我也不加理会,为此遭过不少责骂。那时候的晚上也是很快乐的,虽然没电视看,很多人家还点煤油灯,但小朋友们吃完晚饭就到外边疯玩,尤其遇到明月的时候,那股热闹和欢喜劲,是如今的小朋友无法体会到的。我的儿童时代,正如许多同龄人一样,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幼儿园,也不明白何为教育。年复一年,我就这样懵懂的长大,完全沉浸在同龄人的快乐世界里。

童年都是美好的, 但,万不可沉溺于回忆中,以免忽略现在身边的美好。。。生活,什么时候都有精彩,回忆是好的,但要适量。。--jiayouzhangcong

三、求学青涩之路

在我7岁的时候,我母亲也许是因为家里经济紧张,她不是很愿意让我那么早去读书。然而当我真的去了学堂之后,我的成绩却并不算特别好,这大概源于我的记忆力不好。我最喜欢的是数学,但也从未拿过满分。回忆起求学的整个过程,我算不上是幸福的,。在闲暇之余,我爱吹吹笛子和口琴。因为全靠自学,所以也只能吹吹简单的曲子,但我却总是沉浸于此,而且我母亲也不干涉我,这给了我很大的精神慰藉。人处在青少年的时候,内心里会有许多丰富的情感,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和对象来宣泄。幸运的是,我找到了音乐。很多事情没有也许,但如果我当时真的没有这些简单的乐器,也许我内心的那种隐隐的忧伤是无法消减的,可那又是什么呢?我其实又是说不清楚的。

小学的我印象当中每天都过的乱糟糟的,总记得每天上午学到第四节课会又困又饿,嘴皮子经常很干但又没水喝,总是丢东西,自己每到放学无论刮风下雨总是会和邻居伙伴一起跑回家,课间休息则常去操场的草坪上和同学们练“少林功夫”。但即使不管如何忙乱,我还算是比较“听话”的小孩,比如我会主动帮着家里做家务,虽然每逢这样的日子我都很羡慕人家可以早早地去上学,或者放学了可以慢悠悠的回家,然后还有时间做作业,但我却从来都是把家里的活老老实实干完。小时候我也从不干投机取巧的事,像赌博、偷东西、欺负小朋友、抄作业等事情我是不屑于干的,这大概是受我父母所影响。除了乱糟糟的生活,我也还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人和事。那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我左脚长了一个脓包,我们那里叫“鸡”,不能下地走路,我的好伙伴们就经常轮流拿根棍子抬着我上学。为了不给大伙添麻烦,我就练习单脚跳,并且时常单脚走好几百米。后来,我无论是读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长跑都从来没有落过前2名,也偶尔有同学好奇询问我为什么两个脚跑步不对称,对此我只有默然一笑,我想这或许是和我当时那段经历有关系。现在我做了老师,但我不愿意和学生去八卦做人的道理,我觉得道理其实都不复杂,如果你把这些道理讲出来,反而是说多了。就像我当初脚病的经历,那也无非可以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来形容,一切都要有切实体会亲身经历才行。

小学毕业后,我胜利考入了初中。中考是我第一次正视竞争,升学率大概是50%。我的一位邻居曾这样和我说:“你语文才考60多分阿,这差点就考不上了啊”。这个邻居也是我后来最为敬佩的老家人,他的儿子后来考入中国科大,关于这位老家人的故事又很多,这里暂且撇在一边。只是至今回想他所说的话,仍不觉倒吸一口凉气,当时哪能有人想到我成绩这么一般,还能考入复旦这样的名校,又哪能想到我这样平凡的语文功底,竟然能在经济日报、文汇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旅游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多家报纸刊载文章。进入初一,数学老师就是我父亲,我虽然自感成绩一般,但他却对我除了偶有责骂之外,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数学成绩也是数一数二。不过这只是一个很一般的中学,所以我的数学其实可以说是井底之蛙,没怎么入门。到了初二,我的作文被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看中,他经常在班上宣读我的文章,而且让我负责每月一期的黑板报。起初,我因为字写的不好,所以不好意思担此重任,但是他说没事,后来我也就习惯了。此外,我还要去教师办公室印刷作文,分发给班上同学。那黑黑的油纸和印完后脏乎乎的手,我总是记得。至今思来,他是第一位对我有知遇之恩的老师,我真的非常感谢他对我的赏识和给予我锻炼的机会。他的名字叫朱衍胜,他的工作后来也做的非常出色,很快就从班主任升为教务主任,后来又做到副校长,到他做上校长的位置也不到40岁。如今,我的年龄也快赶上他做校长的时候了,然而我却没再听到他升迁的消息。很不幸的是,他有一个女儿,可以说是弱智,这给了他很多负担,我在上海正式工作后,他还为此联系过我,可是我其实也只能是爱莫能助。到了初三,我又换了一个班主任,他是我的数学老师,他对我似乎并不看好,曾经为我能否考上高中表露过担心。不过在我的刻苦钻研下,我最终得以高出2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奉新县第一中学,那是我们县惟一的省重点高中。在获取结果的那一刻,我记得自己特别兴奋。竞争的痛苦总是难熬,有许多人甚至敌不过命运的安排。我姐的中考分数其实是比我高的,但是却不幸的去了奉新三中,此后也就一直没有过突出表现。但当所有的痛苦瞬间全化为果实时,那种油然而生的充实与自豪感会激励你敢打任何一场硬仗。

到了高中,竞争氛围开始白热化。奉新是宜春地区的一个小县城,但奉新一中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早晨到点必须起床,午休不准任何宿舍说话,每天晚自习都有任课老师坐班,晚上到点必须睡觉,不准谈恋爱,不准迟到早退等等,而且处罚措施非常严厉。我就读的时候,我们隔壁班有一对男女同学偷偷谈恋爱,后来被班主任得知,学生遭到退学的处分。现在想来,我很感谢奉新一中给了我一个严肃对待自己的人生态度。但在这样一个半军事化的学校,每天的生活实在枯燥,不过倒也有件趣事。那是我读高二的时候,我们英语老师选拔我去参加宜春地区英语大赛,老师推荐我大概是因为几次平时考试我得了班上第一吧,可其实我对英语没什么太大感觉,好像是稀里糊涂拿到第一的。结果到高安中学比赛我也没拿到奖。不过从此以后,我非但不认为自己英语不好,反倒觉得学习方法对路,所以一直固守不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倒是害了我,使得我的英语直到大学毕业都一直没有起色。除了英语一般,我其他成绩也不算好。好在自己虽然不算聪明,但也还有些幸运。到了高三,我的学习成绩开始有起色。而且,有一篇作文还被老师夸赞为“英雄所见略同”,并在全班宣读。到下学期,我的学习成绩进步更快,每次月考总能在全校排名榜上前挪20-30名,甚至有一次提高了40多名,就这样,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的成绩由第一次月考的百名之外挪到了前40名,这意味着我有考上大学的希望了。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599728-1-1.html

谈梦的大学

19978月份一过,我告别所有同学,从江西南昌一路颠簸来到冰城哈尔滨,在那里开始了我的四年大学生活。念大学的时候,除了没有经济收入之外,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完全独立。我们当时一入学就是军训,严格的校外军事训练让很多人无法坚持,有2位同学站军姿的时候直接昏厥倒地。而且教官从不手软,许多人都挨过他的皮鞭,包括我在内。我为此在我们辅导员的鼓励下,还和教官比赛“高抬腿”,当然我的自信来自于我从小到大的长跑成绩,没想到比赛结局竟然是不分胜负,而且我的辅导员坚持认为教官姿势不规范,所以应该是我赢了。军训临近结束时,除掉这些冷酷的印记,同学们对于军训和教官却是特别留恋的,甚至有不少女同学都哭得稀里哗啦的。我们还举办了一次篝火晚会,军训后的狂欢,畅快淋漓,那样美好的夜晚,没有哪个同学会忘记。

军训结束了,一切恢复正常。走进教室或宿舍,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和兄弟,除了欣喜、好奇之外,摆脱了单纯为考试而读书的各种压力,每个人内心世界开始丰富起来。有人开始逃学在宿舍睡懒觉,有人为考各种证书而在教室努力着,有人为做学生干部而拼杀酒场,有人则自得其乐逍遥自在。而所有这些,都非我至爱。我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那时候我参加过象棋大赛,还拿到了学校团体冠军。此外,我还参加过演讲协会,竞聘过学生会,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日子也算是忙得不亦悦乎。不过那时候只要有时间,我就天天跟着我们宿舍大哥一起读书,他名叫赵方玉,山东人,我将他称之为“读书的天才”。大学四年,他的成绩从来都是全年级第一或者第二,而且数学成绩都是满分。他不只人聪明、意志坚定、做事仔细,而且记忆力超强。受他的影响,我学业成绩也能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拿奖学金。遗憾的是,我们大哥因为家境贫寒,大学一毕业就工作了,而我则愈挫愈勇,最终读到了博士。

那个时候,我的英语却始终是要命的差,我们英语课堂为全英语授课,我则完全听不懂,不但听不懂,老师提问我也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也许,我印象中自己从来没有那么茫然过。该怎么说呢,我其实那时候从来不敢跟别人提起我读高中时英语拿过好几次班上第一,我更不敢和别人提起我参加过地区英语大赛。更要命的是,不管我如何努力,不管别人如何帮助我,我的英语就是始终无法提高。而且CET4每次都考,但就是不通过,而且和第一次的考试分数也总是不相上下。要强的我,当然不会崩溃,但每每听到别人提起英语时,我真的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好在后来,我接触到了新概念,并且看到了李阳创办的《Crazy English》杂志时,我的英语水平才终于开始迈上进步的阶梯,CET4考试成绩接近优秀水平,CET6也一次就通过。所以,读书确实是有方法的,只要你坚信自己可以做到,总是会有机遇使得你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就像我的英语虽然一度让我很丢人,但我却最终完全依靠自学克服了这个问题,不但提高了英语水平,而且锻造了我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我现在做了老师,我发觉有的学生写毕业论文非常认真,但真的是毫无悟性,始终不得其法。可是谁又知道他的未来呢。我想他一旦解悟,他的论文写作也一定能迅速突破,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每每遇到这种学生,只要他喜欢钻研,我都会很耐心的进行指点。读书,需要不断精进,一旦选择了这条道路,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放弃,总有一天,自己会突然开悟,从而迈向更高台阶。不只读书,万事皆是如此。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淡定和享受过程的快乐,心无旁笃,永不气馁。自己一旦能突破,这不但是事情本身的进步,而且是人生的更高境界。

读书绝对是一种愉悦和享受的过程,虽然也有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甚至想到要放弃的时候,但无论如何都可以让人暂时忘记所有身外之物,这对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来讲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大学时代,除了读书,还不得不面临找工作以及未来的人生,而这一切我都远没想好。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在苦闷彷徨难耐之时,我就常读一些名人传记,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就会写些日记或是小文章。有段时间,我很关注学校专为大学生们出版的一本校内季刊杂志。后来有感而发,我就撰写了一篇文章,篇名叫《理想与生活》,此文被胜利刊出。有的时候,我也用诗歌来抒发情感。比如有一次我写了一首《我的誓言》,正好遇上大学语文老师布置作业,他要求同学们就自己进入大学以来的所感写篇文章,于是我就上交了这篇诗歌,为此还遭到老师表扬。遗憾的是,由于大学刚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搬过好几次家,《理想与生活》以及《我的誓言》底稿已经遗失。大学期间,也曾有同学邀请我一起合作创作歌曲,由我来作词,他作曲,我记得当时草拟了一首词,名叫《芨芨草》,也已经散失。

此外,我还自娱自乐的写了很多诗歌,如《怯者的自白》、《成长》、《无题》《面对》、《失落》、《不要逃避》、《月圆》、《追思》、《无题2》等,有的至今保留着。但自我考入复旦大学以后,我就很少写诗了。

月圆

清秋,冷冷的月

漂浮在宫阙中

淡淡的,隐隐约约

噢!

又是一个中秋节

吮吸着书香

忆起儿时月饼的气味

还有窗前的花儿

是你绽放的笑颜

而,如今

都远了

思念

却在心底盘旋

离家在外的日子

就似今晚的月

淡淡的,隐隐约约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99944&page=1&from^^uid=4604943

我最喜欢的是山东大哥的那一段!--421073390

撰写于200110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7 11:05:4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7 11:17:16
benben521521 发表于 2015-3-7 11:05
我会继续弄第2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7 13:49:39
但自我考入复旦大学以后,我就很少写诗了。


---------------
继续!顺便解释下,这个是为啥?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7 16:12:04
whiteice 发表于 2015-3-7 13:49
但自我考入复旦大学以后,我就很少写诗了。
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请听下回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9 09:29:11
点赞,期待后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