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钱哪去了?这是一个神问,我仅仅想用我浅薄知识来解释说明一下,不一定正确,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货币是充当商品交换一般物的特殊商品,是为了促进商品交换而发展起来的,货币发展到纸币,其除了还具有交换的属性以外,还具有了贪婪的属性,纸币的政治属性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我们只讨论纸币的经济属性。纸币是由国家发行,一个国家需要多少纸币与这个国家的交易总量有关系,但不是我这个国家交易总量是1万亿元,就需要1万亿元的纸币,还要看我们资金的周转,如果我们的资金周转快,一年周转两次,那么我们纸币的需求量就是5千亿元;如果我们的资金周转慢,两年周转一次,那么我们就需要2万亿元的纸币,如果我们资金的速度还慢,就需要更多的纸币。
中国为什么对纸币的需求很大呢?一方面是中国的交易总量不断增长,客观上需要更多的纸币;另一方面中国资金的周转效率低下,也增大了纸币的需求量,可能中国资金周转效率低下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分析,一个国家的资金周转的快慢是取决于它的经济增长方式,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出口、内需,在这三个要素中投资的资金周转是最慢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我们持续地靠投资拉动经济,会使得国家资金的周转越来越慢,需要的纸币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认为投资这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好,需要转变,转变为以扩大内需为主,国家资金的周转效率一下子提升起来了,就会减少纸币的需求量,原来大量发行的纸币怎么办,就会造成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纸币的需求量,造成货币贬值,发生通货膨胀,过度的通货膨胀就会导致金融危机。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继续靠投资拉动经济,这样不是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了吗,但是投资是要有资本的,我们的资金周转慢了我们会没有新的资本进行投资,我们国家的投资十年才能收回来,我们只有等到收回投资以后才有可能再投资的,这里还有投资效率问题,有一些投资是不考虑回收的,有一些基础设施投资是无法收回的,有一些虽然得到了回收但也不尽如人意,所以继续投资下去也是死路一条。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性,我们要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对经济也是一样,要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经济,我们不应该去刺激经济,刺激经济的人一定会受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