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839 7
2015-03-09

作为一个教师,他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所以教师最起码应该能在教学中体会到快乐,否则很难说他会对教师这个行业有真正的热爱。尽管每堂课我都会认真准备,但在初次教学的时候我还是会紧张,不过慢慢地我就会忘掉自己,从而全身心投入。我认为教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尤其当自己把一个深奥的道理讲明白之后,那种喜悦之情是无法言表的。不过怎么样教好学,这却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学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教师需要永远挑战自己,不断地去了解学生,而这也是教学的迷人之处。

教学尽管有迷人之处,但一个人闭门造车也是比较苦闷的。我当时并不明白什么叫研究方法,也不大看得到研究论文,所以,除了在图书馆找几本书来备课之外,我无法提高自己。总觉得自己上不去也下不来,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去克服这些问题。所以不管我如何投入工作,我却始终无法摆脱那种孤独、失意的情绪。虽然也有不少年轻的同事,但闲暇之余也无非是一起打打牌、喝喝酒、逛逛街或是玩玩游戏,但这些事我都不大愿意去做。

学校里也还是比较注重研究的,并且组织过一次教师科研论文大赛,我还记得当时拿了二等奖。不过,那时候找不到文献,而且没有人交流,所以教师的科研工作都处于游击状态,也少有人做出成果。我那时候的专业教学主任应当属于学校科研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但她研究的是食品教学方面,和我的专业有较大差距,当时我不想放弃自己的专业,也不愿意为自己不相关的专业浪费太多时间,所以她虽然老爱找我和另外一个武汉大学毕业的同事共同申报课题,但我总是不大积极承担她的科研任务。好在那时候教师还是有些自由发展的权力,所以没有哪位领导因此而说我坏话,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不过现在来看,我那时候对于研究却还纯粹是外行,只是有一股子激情与向往,而且喜欢关注一些思想和观点,那时候学校给每个系的学生订阅《中国青年报》,我作为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也对报上的内容和观点很关注。有一天,《青年话题》专栏的主编童大焕先生在报纸上撰写了《从身份屏蔽到素质屏蔽》,当时我不是很同意他的观点,就写了《再论“从身份屏蔽到素质屏蔽”》一文作为回应,没想到文章竟然被刊载出来了,这着实让我兴奋不已,我记得当时还拿着这篇文章给我一个大字不识的大爷朋友来看,让他和我一起高兴,我当时当然没有意识到其实从那一刻起我已经找到了我真正的人生意义,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意义才决定了我未来的工作方向。既然如此,那么可以十分明确的是,我那时候亟需的应该是继续深造。只是,我当时并不像现在想得这么清楚,所以走了不少弯路。不过万幸的是,我终究还是没选错路。

再论从身份屏蔽到素质屏蔽

拜读过“青年话题”311日童大焕先生的文章《从身份屏蔽到素质屏蔽》后,内心产生很大的触动。童先生说:“市场竞争下,研究生做服务员,农村来的打工仔做总经理或做高级管理人员,都是正常现象,以学历起点论英雄的观点是一种陈腐观念。”又说:“学位和职业没有必然的联系,把两者联系起来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资源自由配置原则……在择业自由和用人自由这个微观的市场层面上,整齐划一的行政指令永远比不上利益主体之间自由选择来得及时、高效、准确、专业多元。”掩卷沉思,笔者认为童先生的观点有失偏颇。

首先,高学历人员与民工本身就是有区别的,如果两者无区别,那么国家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作用何在,国家又以何种方式去选拔人才?笔者认为,如果让研究生去干服务员,这是绝对不正常的现象。

其次,把学位和职业联系起来,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不只是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把学历学位当作重要的职业进入门槛。在美国,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对学历学位有要求,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很难找到工作。如果让研究生去擦皮鞋,这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原则。其实,市场经济社会,职业本来就有高低之分,这是由人的能力决定的;但人与人是平等的,不存在贵贱之分,必须把职业高低与人的贵贱区分开来。

再次,市场调节并不就是完美的,它有自身的缺点。它只能反映市场的短期动态,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必须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去指导市场,从这一点上来说,各级政府应该对当今的民工潮加以规范和管制,前提是要有利于当地的经济良性发展

此文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02315

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家大报上表达我的观点,虽然只是“豆腐块”文章,但过了几天却引起了《青年话题》专栏的整版讨论。由于我觉得自己的观点已表达清楚,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而且没有进一步的数据,所以就没再参与讨论。文章发表出来没过几天,基础教研室的一位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找到我,询问我发文诀窍。我记得当时是有些苦笑的,因为我当时觉得这是篇观点性的文章,由我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而和语文关联度似乎不大。所以我当时觉得这个学校的教师研究意识普遍缺乏,学校的研究氛围薄弱。当然,现在想来,我当时的想法并不全对,那时候,我也还只是具备些专业意识而已。

大概工作半年后,我被指派担任学院团总支书记,主要负责学生会的管理工作。期间,我改组学生会部门结构,推行学生会自治管理,推行红白卡制度、发行报纸等,并且我还将这些改革做法写成文章,以文件内容形式报送到上级主管部门,这些做法引起了学校其他部门和领导的一些注意,为系争得了荣誉,也为自己赢得了声誉。不过,我却没有从这种肯定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我觉得它太浪费我的时间,而且对我的教学无所帮助。所以在理顺了学生会组织结构,报刊内部发行走上正轨,红白卡的奖励处罚细则出台之后,我就渐趋将相关工作授权给学生会主席来管理,由他向我汇报工作,并且代替我行使各种职责,甚至学生会的例行会议我也不大参加。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那些学生会的干部们不大来找我了,而我也正好乐得清闲,但学生会的例行事务还是照常进行,而且依然井井有条。

学校里的日子虽然有时候会有些许压力,倒总体上还算逍遥自在、舒心惬意。可是对学校整体环境有了综合认识之后,我认为自己无法在这种环境里实现人生价值,也无法提升自己。我那时会想:“难道我就这样过一辈子吗?”,“我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我总是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又无法找到答案,有时候还会不自然的黯然流涕,我甚至完全没有在郑州成家的意愿。不管我工作多么认真和成功,这种内心的抑郁感始终无法冲刷。

一颗漂游的心

是否真期待归宿

我真的不知道

或许那只是一种感觉

我到底需要什么

又在选择什么

就这样继续漂游

还是从此驻步

或许这就叫孤单

这就是失落与迷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10 10:31:38
只要能够乐在其中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0 11:31:57
好在那时候教师还是有些自由发展的权力,所以没有哪位领导因此而说我坏话,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0 17:34:38
lnulxg 发表于 2015-3-10 10:31
只要能够乐在其中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0 17:35:30
东郭与南郭 发表于 2015-3-10 11:31
好在那时候教师还是有些自由发展的权力,所以没有哪位领导因此而说我坏话,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有一定的生 ...
谢谢支持,共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0 17:44: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