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304 2
2008-09-17
中金公司-今日晨报-080917.pdf
247497.pdf
大小:(627.77 K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7 10:08:00
  继贝尔斯登之后,又一家美国的投资银行巨头倒下了———美国排名第四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而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也将被美国银行以接近50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收购。三大投资银行的相继倒下,罪魁祸首是去年8月全面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经济学家表示,这场源自美国、波及全球的危机至今仍处于危险期。


  “雷曼兄弟的倒下,不会是第一个,但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止到目前,受次贷危机影响,或破产或被收购的美国金融机构已超过10家,而据美国联邦保险公司最新的一份报告,当前处于高风险状态的美国金融机构还有100多家,如果危机继续延伸下去,这些金融机构也很可能会出现困难,甚至破产。“下一步,就看这100多家金融机构能否扛得下去,如果扛不住了美国政府又是否会像收购‘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那样出手相救。这时期,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显得很关键。”

  据记者了解,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在中国本土的投资较少,此前曾在2006年和2007年相继传出可能入股深发展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消息,但此后未见有新消息传出,也曾有传闻称一家中资银行有意竞购雷曼兄弟股权,但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这样的“意向”也很可能就此烟消云散。

  谈及雷曼兄弟的倒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赵教授认为,单个的美国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并不会对中国经济和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什么太大影响,但关键是,次贷危机影响深远,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环,想要完全独善其身已不可能。从短期来看,至今仍有中资金融机构持有美国次级债;从长期来看,次贷危机仍未度过危险期,更没有到头,按照次级贷款的期限大多为30年来算,头10年是问题爆发可能性最大的时期,而现在距离次级债的发放才刚刚过去五年,美国整个次级债及衍生产品的规模在12万亿美元,现在仅仅冲销了5000亿美元,还不到1/20,不管是次级债规模还是时间跨度上来说,都有可能出现危机的延续。“当然,随着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大部分的次贷被处理掉后,整个经济形势也会慢慢稳定,但这还要取决于美国经济好转程度以及政策是否使用得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将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双重压力。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而经济增长速度却在回落,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面都将迎接更多挑战。”

  此外,随着三大投资银行的落马,业界开始密切关注另外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情况,“黎明前的黑暗”仍在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10:08:00
美国4大投资银行中,雷曼申请破产,美林被收购,余下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能否独善其身,备受市场关注。据香港文汇报综合外电报道,美国银行行政总裁刘易斯预计,这两间投行可能在一至两年内无法维持现状。

  高盛昨天公布业绩,第3季盈利下跌70%,是9年来最大跌幅。高盛第3季净收入下跌至8.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8.5亿美元大幅下跌,但仍好过预期。高盛股价在纽约股市开市前的竞价阶段,下跌9.54美元至124.96美元。

  分析指,为免步雷曼和美林后尘,两行需要采取重大措施,因为如果经济持续恶化,他们的杠杆比例和地产物业信贷情况,将导致其资金模式陷入危机。瑞银分析师肖尔表示,两行可以考虑与提供投资服务的银行合并,例如道富银行,以此降低自身风险,但指两行的问题资产远少过雷曼和美林。

  纽约大学金融学教授兼前高盛合伙人史密斯表示,无论是高盛还是摩根士丹利,与一间大型商业银行合并可能较安全,但这也会降低公司灵活性,“将自己藏到安全的资产负债表里并不是好办法,因为这会压制你的才能和业务优势。”

  此外,投行和商业银行的组合并不是应对目前金融服务业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虽然美林很快就有美银的巨额存款做靠山,但传统商业银行仍因商业和消费者贷款违约和拖欠不断上升而遭受沉重打击。监管部门也在向这些机构施压,要求他们集资和削减贷款。

  对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而言,他们的杠杆比例和盈利潜力都有可能显着下降,最终将取决于他们的选择和监管部门要求。两行都是大型商品交易商,如果决定与大型银行合并,这一业务可能会遭受影响。另一名分析师博夫表示,两行可能需要透过收购一间银行或出售资产给银行,以增加资金储备。

  英国方面,市场忧虑最大按揭银行HBOS出现流动资金紧缩问题,其股价大跌,市值近日蒸发了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