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01 0
2015-03-11

   

  帮派形成容易造成小圈子,而小圈子的特殊性就在于一是小,二是封闭,三是利益共同体。小圈子如果是个公司,可能对社会的危害较小,但如果在承担国家的科技项目中,小圈子的形成,其保护自身利益就有极大可能是与国家的利益、目标是冲突的。因此破除当前审批机制中的帮派现行,互相吹捧,你好我好的现象,就必须改革评审机制。

国家项目的成立,审批过程中,开放的评审机制是必要的。开放性,要求有几个方面:第一,评审专家的结论,评审标准,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的意见要开放。第二,在引进评审专家的机制方面,建议建立全国性的智库资源。第三,严格查处项目中的利益输送。

  同时,在类似领域,建立相互竞争,相互监督的评审体系是必要的。要吸取国外科技人员的就职机制,如北美的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在本校就职等的学术要求,实现科学研究的公开竞争和评估制度,杜绝中国式的圈子、门第等文化。

  杜绝小圈子审批弊端,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

  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也是规避小圈子封闭性的方式之一。公开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是我们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理论基础。第三方,一般来说是非利益相关方,容易打破圈内人相互评估,互相抬轿的现象。国家科研体制,竞争机制和科研任务的申请等方面要开放,评价体制和参与评价的人员也要开放,要放在大环境下而不是小环境下来评价。这里大环境包括第三方评估机构,各种相关智库的参与,甚至包括请国际相关的知名学者参与国家大型项目的评审。

  除了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之外,我们还要对科研机构的活动效果进行跟踪。特别是大型项目,如果是前沿和基础性研究项目,有什么基础性的突破,带来的国际影响如何;如果是重大的工程应用性研究,对国家相关产业的推动和支撑效果如何。这些不仅仅是第三方评估机构能完全胜任的工作,需要其它专业的社会机构辅助评价。

  从评估的多元角度看,除了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国家级的智库支持,专业的行业协会或国家级专家。要引进正派、公正而又有担当的一线或有经验的专家,反过来对第三方机构的信誉、水平,或特定的案例进行评估,甚至可以在一些典型或关键项目中,参与评估。

  总的目标是通过相互的制约和监管机制,建立定期对专业机构的评估机制,以便防止专业机构成为绑架ZF行政管理的利益垄断方,同时避免科研机构沦为专业服务机构的提款机。因此开放并引入多元的社会评估机构是必要的。(源于千人智库/王献昌,eww150311zy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