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941 1
2015-03-15

    初夏,陕北高原上的洋槐花开了。延安城充满馥郁的花香。


  一天,我信步来到嘉陵山下的树林里。这里长满了高大粗壮的洋槐花,远远看去,整个林子的树冠上仿佛堆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这是一个幽静的去处。当我走进林子的时候,发现这里原来是个异常繁忙的世界。林中的空地被一个个养蜂箱占着,被蜜蜂团团围住。蜂儿就在眼前、耳边萦绕,让人不敢向前跨步。


  “不要怕,它们正忙着呢,顾不得蜇你。”


  说话的是一个养蜂工,中年汉子,眉宇开朗。他蹲在地上整理蜂箱,把一面一面的蜂篦拿出来,仔细地看过,又一面一面地装进去。那些竹篦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蜂,有些还不断在他的手脸周围飞上飞下,果真不见蜇人。


  养蜂工干着手里的活,低声慢语地对我说:“这生灵和人一样,最有觉悟。一赶上花时,就没命地干活。花开不断,蜜也就采个不停,直到累死。最繁忙的采花季节,一只工蜂顶多只能活五十来天。它那短短的一生,喘口气都舍不得,哪有功夫蜇人啊!”


  林子深处,在靠近河岸的地方,还有另外好些个养蜂队。我以为它们都是延安近郊的,一打听,才知道都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到延安河边的。


  养蜂工指着林子的尽头说:“那边是宁夏的,青海的,还有内蒙古的,我们是从黄河对岸吕梁山区来的。”


  我惊讶了:“养蜂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这么多的路?”


  他微笑着回答:“为了赶花呀,有花才有密。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采槐花蜜。”


  听了养蜂人的这番话,我不由得关切地问道:“等到槐花谢了,你们该回家好好休息了吧?”


  “不,”养蜂工回答说,“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再过些日子,这里的-花落了,我们朝北边走,走榆林地区绥米一带,赶上那里的紫苜蓿花开。然后,转回我们的家乡,那里的荆条花开得金光灿灿,采来的蜜也和金子一般。到七八月,又跑到三边一带,那边粉红的荞麦花开得很盛,蜂儿痛痛快快地采啊,直到凉秋——”


  “那时该回家歇息了吧?”趁着他停顿的空儿,我插嘴问道。


  “不,回到家乡,让辛苦一年的蜜蜂养息养息。可蜂歇下,人不能做,人要做好出远门的准备。到了腊月,我们又该起程,赶到大西南的巴山蜀水,已是春节的时候。陕北的麦苗还压在冰雪底下,四川盆地的油菜花已经开了。等那里的油菜花开过,八百里秦川的油菜花又黄了。关中平原的油菜花一落,我们就折回延安,不迟不早,正好赶上采槐花蜜。”


  我入神地听着养蜂人的话,暗暗地震惊: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养蜂人好像要结束谈话似的说:“我们养蜂人,逢年过节也难得家人团聚。为啥来着?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惟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说完,他弯腰走进帐篷,扛起一卷油布朝林子深处走去洋槐花开了。延安城充满馥郁的花香。


  一天,我信步来到嘉陵山下的树林里。这里长满了高大粗壮的洋槐花,远远看去,整个林子的树冠上仿佛堆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这是一个幽静的去处。当我走进林子的时候,发现这里原来是个异常繁忙的世界。林中的空地被一个个养蜂箱占着,被蜜蜂团团围住。蜂儿就在眼前、耳边萦绕,让人不敢向前跨步。


  “不要怕,它们正忙着呢,顾不得蜇你。”


  说话的是一个养蜂工,中年汉子,眉宇开朗。他蹲在地上整理蜂箱,把一面一面的蜂篦拿出来,仔细地看过,又一面一面地装进去。那些竹篦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蜂,有些还不断在他的手脸周围飞上飞下,果真不见蜇人。


  养蜂工干着手里的活,低声慢语地对我说:“这生灵和人一样,最有觉悟。一赶上花时,就没命地干活。花开不断,蜜也就采个不停,直到累死。最繁忙的采花季节,一只工蜂顶多只能活五十来天。它那短短的一生,喘口气都舍不得,哪有功夫蜇人啊!”


  林子深处,在靠近河岸的地方,还有另外好些个养蜂队。我以为它们都是延安近郊的,一打听,才知道都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到延安河边的。


  养蜂工指着林子的尽头说:“那边是宁夏的,青海的,还有内蒙古的,我们是从黄河对岸吕梁山区来的。”


  我惊讶了:“养蜂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这么多的路?”


  他微笑着回答:“为了赶花呀,有花才有密。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采槐花蜜。”


  听了养蜂人的这番话,我不由得关切地问道:“等到槐花谢了,你们该回家好好休息了吧?”


  “不,”养蜂工回答说,“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再过些日子,这里的-花落了,我们朝北边走,走榆林地区绥米一带,赶上那里的紫苜蓿花开。然后,转回我们的家乡,那里的荆条花开得金光灿灿,采来的蜜也和金子一般。到七八月,又跑到三边一带,那边粉红的荞麦花开得很盛,蜂儿痛痛快快地采啊,直到凉秋——”


  “那时该回家歇息了吧?”趁着他停顿的空儿,我插嘴问道。


  “不,回到家乡,让辛苦一年的蜜蜂养息养息。可蜂歇下,人不能做,人要做好出远门的准备。到了腊月,我们又该起程,赶到大西南的巴山蜀水,已是春节的时候。陕北的麦苗还压在冰雪底下,四川盆地的油菜花已经开了。等那里的油菜花开过,八百里秦川的油菜花又黄了。关中平原的油菜花一落,我们就折回延安,不迟不早,正好赶上采槐花蜜。”


  我入神地听着养蜂人的话,暗暗地震惊: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养蜂人好像要结束谈话似的说:“我们养蜂人,逢年过节也难得家人团聚。为啥来着?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惟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说完,他弯腰走进帐篷,扛起一卷油布朝林子深处走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15 20:53: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