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651 12
2015-03-17

Inspired: How To Create Products Customers Love
(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eBay前产品副总裁 Marty Cagan 厚积薄发之作

作者:Marty Cagan

编辑推荐
如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产品设计师;无论是蓄势待发的创业型公司,还是一筹莫展的大企业,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怎样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好产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价值、可用性、可行性,三者缺一不可。
如何挑选有潜力的产品?
如何证明产品设计符合用户需求?
如何确认产品设计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如何运用敏捷方法管理产品?
如何协调公司高管、客户、营销人员、开发人员、设计师的要求和意见?
Marty Cagan总结20余年软件产品管理经验,直指产品研发流程存在的弊病,为产品经理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内容简介
  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软件产品无人问津,成功的产品凤毛麟角?怎样发掘有价值的产品?拿什么说服开发团队接受你的产品设计?如何将敏捷方法融入产品开发?过去二十多年,Marty Cagan作为高级产品经理人为多家一流企业工作过,包括惠普、网景、美国在线、eBay。他亲历了个人电脑、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起落沉浮。《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从人员、流程、产品三个角度介绍了现代软件(互联网)产品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念。

作者简介
  MartyCagan,过去20年,作为负责定义和开发产品的高级经理人为多家一流企业工作过,包括惠普、网景通信、美国在线。他曾担任eBay产品管理及产品设计高级副总裁,负责规划全球电子商务网站的产品和服务。他亲历了个人电脑、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起落沉浮,致力于通过写作、演讲、培训帮助客户打造富有创意的产品。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定期撰写博客,分享管理产品的经验。他创办了硅谷产品集团(SVPG),为“财富500强”企业和广大创业型企业提供产品咨询服务,他的客户包括Yahoo!、eBay、TiVo、BBC、PROTRADESports……
  作者工作经历
  1981年8月—1990年12月任惠普软件技术试验室研究员。
  1991年1月—1996年9月创办Continuus软件公司,任副总裁、CTO。公司1996年被Telelogic公司收购。
  1996年9月—2001年3月任网景公司副总裁,负责管理平台产品和电子商务。网景与美国在线合并后,负责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旗下的子公司的技术研发。
  2001年3月—2002年9月任eBay产品管理及产品设计高级副总裁。
  2002年9月至今创办硅谷产品集团(SVPG),为客户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业务涉及企业战略、产品战略、用户需求、产品设计、用户体验、产品开发。
  2010年5月至今任硅谷工业园顾问,为创业型企业提供产品战略、产品创新的咨询服务。

精彩书评
  “Marty无疑是eBay最出色的产品经理,他的影响至今仍在。”
  — Frerk-Malte Feller,eBay德国区常务董事

  “Marty是产品管理的行家里手。这本书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
  — Judy Gibbons,Accel Partnets公司风险投资人

  “Marty在工作上自有一套,他总能打造出一流的产品。”
  — Pete Deemer,Yahoo!前任首席产品经理、GoodAgile公司CEO

  “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产品管理的原则和?法。”
  — Jim Denney,TiVo产品副总裁

  “产品没有价值,开发团队再也无济于事。要论挑选产品,Marty可谓慧眼独具!”
  — Marty Abbott,eBay前任CTO、AKF Consulting公司合伙人

  “想在软件行业创业,你绕不开这本书!”
  — Chuck Geiger,PayPal、Travelocity、Ask.com前任CTO

好书一起看:
分享帖子的‘标题+链接’+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书评】到QQ群或者微博,将截图(含QQ群成员数字/微博粉丝数)回复在下面,会获赠论坛币: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所有奖励均可叠加,奖励不封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17 15:03:31
       作为一个曾经在多家企业(惠普、网景、美国在线、eBay)工作的职业高级产品经理人,Marty Cagan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国外大公司软件和产品开发、管理的一些经验。整本书翻译的不错,内容并不像有的翻译作品那样晦涩难懂,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条理清晰的产品经理书籍。
  
  怎么做出一个成功的产品,从设计、开发、管理、测试、运营等等方面都要考虑周到。这方面一个成功案例就是苹果公司的iPhone,Marty Cagan针对iPhone成功的原因,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1)硬件为软件服务,而不是相反;
  
  2)软件为用户体验服务,不是挂在嘴上,而是放在心里;
  
  3)用户体验为情感服务,抓住用户情感需求,让消费者为产品疯狂;
  
  4)产品为真正的需求服务,挖掘出尚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很少公司像苹果那样理解和运用以上四点。
  
  总的来说,这本书可以作为产品经理的指导手册,不足之处是案例分析较少,有一些理论可能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7 15:03:32
      不能说《启示录》不好,但对于初入行者来说,可能过于宏大了些,很多篇章看过去没有什么感受,只能说道理上是不错的。可能是作者所站的角度太高了,所说的很多东西只有资深的产品经理才有体会。所以,个人觉得这本书应该是资深产品经理的启示录。对于初入行者,可能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更适合一些。起码,能够帮助入行者在实际工作中轻松一些。
  
  当然,并不是入行者从中完全无法获得任何提升。个人认为,对于入行者来说,比较重要的是能够立马在实际中能够运用的东西。而《启示录》本身则如书名而言,更多是给人观念上的一种“启示”。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多是理念和视野上的开拓。
  
  在《启示录》中,让我有所感触的在于以下一些观点。特记录,以加深感悟。
  
  1.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分为两项:评估产品机会、定义要开发的产品。
  
  2.产品经理的工作是从细节上定义开发团队开发什么产品。市场营销的职责是对外宣传产品。
  
  3.产品管理的职责是探索(定义)有价值的、可用的、可行的产品;而项目管理则关注如何执行机会以按期交付产品。
  的项目经理的七个特点:工作紧迫感、善于捕捉问题、思路清晰、用数据说话、果断、判断力、态度
  
  4.为了评估产品机会,产品经理应回答如下十个问题:
  (1)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
  (2)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市场)
  (3)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
  (4)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和收益指标)
  (5)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
  (6)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
  (7)时机合适吗(市场时机)
  (8)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9)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条件)
  (10)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估结论(继续或放弃)
  
  5.所有的项目,不管是开发新产品,还是改善原有产品,都属于产品机会,与新旧无关,关键是哪个机会更好。
  
  6.产品原则是对团队信仰和价值观的总结,用来指导产品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取舍。它体现了产品团队的目标和愿景,是产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系列明确的、体现团队特色的产品价值总则。制定产品原则意味着决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哪些原则是根本的、战略性的,哪些是临时的、战术性的。
  
  7.在做产品决策之前,应该先确定决策要解决什么问题,让大家再一下几个要点上达成共识:
  (1)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2)要为哪类人物角色解决这个问题?
  (3)产品要达成什么目标?
  (4)每项目标的优先级是什么?
  
  8.合理地利用市场调研工具和方法可以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谁是目标用户?
  (2)用户会怎样使用产品?
  (3)用户能想明白怎样使用产品吗?障碍在哪里?
  (4)用户为什么选用你的产品?
  (5)用户喜欢产品的哪些特点?
  (6)用户喜欢如何改进产品,增加哪些功能?
  
  9.探索(定义)产品的过程则要回答以下问题:
  (1)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更好地解决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
  (2)设计什么样的用户体验?
  
  10.人物角色又称为用户特征记录(user profile),是指通过与用户沟通交流,确定典型的目标用户类型,在理解各类目标用户的特征的基础上简历的人物原型。其主要用途如下:
  (1)人物角色可以用来筛选重要的产品功能。
  (2)产品团队常常把自己的需求当成用户的需求,团队讨论问题时,使用人物角色可以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3)使用人物角色有助于对用户类型的优先级进行排序,识别需要重要考虑用户体验的地方。
  (4)有了人物角色,可以方便地向团队描述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怎样使用 产品,他们关心产品的哪些方面。
  (5)人物角色可以帮助团队成员达成共识。
  
  11.理想的产品说明文档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应该完整地描述用户体验——不只是用户需求,还包括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
  (2)产品说明文档必须准确地描述软件的行为
  (3)产品说明文档必须以某种直观的方式把产品信息和产品行为告诉所有人
  (4)产品说明文档应该可以修改
  只有高保真产品原型可以满足以上要求。
  
  12.产品团队应该定义只满足最基本要求(价值、可用性、可行性)的产品,简称基本产品。只设计基本功能的产品可以把复杂度降到,把开发时间减到最少。
  
  13.不要一味地添加功能
  
  14.避免更新产品导致用户反感。为了将新版本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可采用集中措施:
  (1)通过公告、群发邮件、在线教程等方式提前通知用户。
  (2)加倍做好测试工作,避免出现问题。
  (3)如果更新版本会影响大规模的用户,应该采取并行部署或则增量部署的方式来降低风险。如:发布新版本,邀请感兴趣的用户来使用,并保留旧版本一段时间;区域性逐步部署:首先在某个范围内更新版本,逐步扩大区域;增量部署:将更新分割成几个较小部分逐步发布。
  
  15.对于有特殊需求的产品,产品经理应该与客户一起梳理需求,发现问题的本质,提供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其次,看看能否在保持产品通用用途的前提下,设法满足客户定制产品的要求。
  
  16.成功的产品往往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是新瓶装旧酒。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新瓶”做得更好、更方便、更便宜,改变了消费者对“旧酒”的印象。
  
  17.消费者购买产品大多源于情感需求(注:对现如今的多数产品都是如此)。明确目标用户的情感需求后,问问自己谁还能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他们才是自己真正的竞争对手。许多情况下,竞争对手并不是创业型公司或大型门户网站,而是大众的线下生活方式。
  
  18.产品经理关注日常生活里那些让大众烦恼不堪,有不得不应付的事情。如果产品经理能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能打造出成功的产品。
  
  19.根据消费者的情感特征,分为技术爱好者、非理性消费者、理性消费者、超理性消费者和观望者。
  
  20.关注失望、不满、愤怒等一切负面的情绪。在马斯洛的金字塔底端的是最基本的人性需求,这些需求涉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情感,产品离成功就不远了。
  
  21.产品经理时刻应该考虑的问题:
  (1)产品能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吗?
  (2)产品的设计是否人性化,是否易于操作?
  (3)产品能在竞争中取胜吗?
  (4)我了解目标用户吗?实际开发出的产品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吗?
  (5)产品是否有别于市面上的其它产品?
  (6)产品能正常运行吗?
  (7)产品是否完善?用户的印象如何?销售业绩如何?销售任务完成是否顺利?
  (8)产品的特色是否与目标用户的需求一致?产品特色是否明显?
  (9)产品值钱吗?值多少钱?为什么值这么多钱?用户会选择更便宜的产品吗?
  (10)我了解其他产品团队成员对产品的看法吗?他们觉得产品好在哪里?他们的看法是否与我的观点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7 15:03:33
       带着纯商科背景去了一个客户合作创新的部门做demo产品,刚入行三个月,拿这本书连着翻了两遍,边读边带入,现在看来许多都是做产品时的基本原则,却也都是至理真言。
  
  比如靠市场人员定义产品的错误,基本就是我在最初做方案时存在的缺陷。考虑太多的商业价值,却忽略许多如何从设计上去实现的细节;太过客户导向,而错过许多更本质上的创新可能。
  
  定义产品毕竟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无法把握进度,却也有一些创新的方法论可以辅助。总体思路还是从用户痛点出发,从思考解决什么问题上来寻找产品价值。全书细分了41章,每章都是很简洁的独立思想,产品思路却是贯穿始终的:通过与特约用户合作定义minimal product,快速制作高保真原型,并通过用户测试验证,反馈,再迭代。其实这也正是我所在的部门的整个工作内容。虽说我们还是有许多产品没有变成标准化产品吧。流程繁复阻力大,却输得起,在大公司的那些利弊。
  
  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三部分,产品中提到的情感需求,和惠普前VP提出的"emotional adoption curve",与著名的技术接纳曲线相对,却让人眼前一亮。善用人群中的非理性,至少对我这个financial background来说,很make sense。
  
  依然深觉做产品不易,懂技术懂设计懂市场懂沟通这些都只是basic。更难培养的是去质疑一些根本问题的习惯,和那种像新生儿一样看世界的眼光。作者提到许多PM品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产品的热情,对技术的敏感,和站在用户立场的同理心与快速学习能力。
  
  一份不容易的工作,付出投入与成就感的trade-off。很高兴能找到真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7 21:46:38
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9 19:06: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