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355 7
2005-07-31

这里的朋友都是经济学的高手,大家给我说说农业补贴的事吧?

农业是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产业,可是现在这个产业的利润很低,很多国家都免除农业税,发达国家还对农业有不少补贴来鼓励农业生产,这是为什么??用一个企业的利润去补贴另一个企业,政府是不是办傻事?把农业还是交给市场好不好,现在没利润就会没人去从事这个行业,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少了,人们生活又需要这个产品, 产品价格自然又上来了,对不对??

现在的工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会不会也会沦落到现在农业的地步,需要政府给补贴才能维持生产?

按照这种方式发展下去,政府在生产中的作用会不会越来越重要,是不是整个社会又要拧成一体,自由经济发展的终点还是计划经济,对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7-31 17:58:00
恩,这个谷贱伤农的典故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要鼓励农业生产.至于政府用利润去补贴,这个很难说,要看具体情况,至于农业交给市场,恩,请看下经济危机的时候,大量的农产品被销毁就知道了.其他的问题你都可以到相关的书里去看看,这里不方便展开,很麻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31 18:15:00

这样说吧,市场的确可以调整,但是,有滞后(农业的周期比较长而且调整不易),不知道楼主是否还记得蛛网效应?就是农民的行为相对于市场的滞后.

对于农业这种关系到国民生计的产业,如果产量因为供求关系起伏的话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太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 08:45:00
你这个主意只能让农业更完蛋。其实,只有农业垄断起来,农民拧成一股绳,粮食价格才能提高。现在价格低,是因为农民互相竞卖造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 09:34:00

在你的问题有好几个,我试试一一作答(按照问号):

[1]农业产业的利润确实很底,但是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可以寻找到答案.并不是说它的利润低就是说它不重要了.农业恰恰相反.农业利润低是因为它的产品是初产品.它本身也是初级产业.这个在中国是最明显的.但是谁又可以否认它的重要性呢?人类机器工业加工的产品,都是需要原料的.这些原料一方面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另外就是来自人类自己的创造.农业就是这的源泉.那么,既然农业有这样的重要性,.对其的补贴的理所当然的.市场经济的本质其实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竞争机制.就是这个机制使之的效率得到提高.但是,这个法则不是万能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也有许多的缺陷.它的随机性就是一个不可否认的方面.所以,我们不可以说农业的利润低就否认它的存在,而是要好好的保护.

[2]政府当然不是在做傻事.直观的说法是:政府的周围有好多的 智囊.他们不傻,而政府的决策是参考他们的意见来进行的.所以政府不是在做傻事.

经济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在于市场经济的无秩序性.那么用规划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3]从产业演变理论上说应该会的.但是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就很难确定的.而高过工业的产业还不够.那么工业经济还就有生命力.那么就不会沦落到现在农业的地步.

[4]在我看来.其实计划经济是有其先进性的.但是并不是说它先进,好就适合用.就如一些东西.也许它们是好的,但是不适合你,那还是最好不用.计划经济的优势是资源的节约和有序.但是需要很高的社会条件和人文素养.在没有达到这些条件之前.盲目使用只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很少有优势发挥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 11:26:00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出于很显然的原因,粮食安全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然高度关心的问题。

农业生产的最突出特点是高度依赖自然条件(毕竟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远为弱小,人类还无法低成本大规模地生产由自然力量提供的农产品——人类身体并没有叶绿素),人类技术虽然可以日益提高产量,但人类技术相对于大自然永远是落后的,农业产品的有效配置更依赖人类发明的制度而不是技术。

单单受自然条件的局限,农业生产必然是高风险型产业(“天有不测风云”),还好人类发明了保险机制。这种保险机制世界各地都有,只是形式千奇百怪(甚至许多地方不称之为“保险”)。疆域辽阔本身就是一种保险形式,不仅在空间上还可以在时间上调剂余缺——其实是增加了调剂的可能或余地。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生产的原料也大量地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至少工业文明的巨子们也要吃饭穿衣)。农业生产受“自然缺陷”的影响,天然地带有波动(不稳定)的特点,市场在为工业文明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的同时却可能加大农业的波动,而且农业的波动也可能通过市场放大而传播到工业,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动荡(具体的技术分析大家可以自己尝试)。没有一个能为工业提供稳定基础的农业,工业是发展不好的。于是每个国家都尽力让这个“第一产业”稳定下来,尽力熨平其波动,这种操作思想与“自由放任”的工业社会治理理念是不同的。“稳定”就是要求产量不能忽高忽低,尤其不能剧烈地忽高忽低。农业利润足够低才能使工业产品有足够的市场,但农业利润又必须足够高才能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成员)有积极性留在原产业,这中间的缺口一般就由政府来填补(具体填补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劝导农民不要种地但给他们补偿以限制过高的生产,或者相反,农民种地越多所得补偿越多以增加生产;或者以保护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或者不惜巨资建立粮食储备,等等许多。总之这些策略都是基于“稳定农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