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1330 1
2015-03-18
所属分类:經濟史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时间: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徐平   页数:332   字数:310000   

内容概要

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史堪稱一部復雜的經濟趕超史,也是一部艱難的經濟轉型史。其中。既有趕超的“成功”性,也有趕超的“脆弱”性;既有“成長的煩惱”,也有“富人的苦澀”。從一定意義上說,日本就是“趕超”以及由
“趕超”向“後趕超”轉換的“試驗場”,無論其經驗或是教訓,都將為其他後發國家提供一個經典的觀測例證。
《苦澀的日本(從趕超時代到後趕超時代)》由徐平著,作者以日本從“
趕超”向“後趕超”的轉變為線索,在展闊的歷史視域與豐富的現實事例的相互映照中。自遠及近地縱覽日本經濟“趕超”以及由
“趕超”向“後趕超”轉換的復雜的社會演化過程,並且發現在這一過程中衍生的問題。這一新的研究成果將進一步豐富對日本的研究以及為日本經濟“逆轉”現象提供一個新的解釋視角,實現對日本趕超經濟的再發現和再認識。
根據對日本“趕超”以及向“後趕超”轉型的研究,《苦澀的日本(從趕超時代到後趕超時代)》作者提出了關于ZF規制的“適度性”把握問題。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幫助我們在制度供給的設計方面拓展思考問題的空間。

作者简介

  徐平,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大學副校長,兼任中華日本學會副會長、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政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遼寧省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遼寧省留日同學會會長。  從事世界經濟、日本經濟以及現代化問題研究。先後承擔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研究項目,在《世界歷史》、《世界經濟》、《世界經濟與政治》、《日本學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六十余篇。主要學術著作有《日本走向現代化》、《日本ZF經濟職能研究》。曾獲教育部優秀學術著作二等獎、遼寧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书籍目录

1  問題由來
  1.1 問題提出
  1.2 研究意義
2  分析思路
  2.1 工業化
  2.2 經濟增長
  2.3 趕超(增長)
  2.4 後趕超(增長)
3  歷史緣起
  3.1 構築基礎
  3.2 培育市場
  3.3 統制經濟
  3.4 戰後改革
4  日本模式
  4.1 經濟優先
  4.2 ZF主導
  4.3 舉國協調
  4.4 出口導向
  4.5 技術吸收
5  趕超試驗
  5.1 恢復重建
  5.2 高速增長
  5.3 社會問題
6  泡沫試驗
  6.1 早期預警
  6.2 投機狂潮
  6.3 深刻影響
  6.4 痛定思痛
7  轉型試驗
  7.1 世界變化
  7.2 日本變化
  7.3 面臨挑戰
  7.4 轉型取向
  7.5 調整內容
  7.6 企業動向
  7.7 調整績效
8  日本迷失
  8.1 經濟低迷
  8.2 政治動蕩
  8.3 社會矛盾
  8.4 外交困局
9  問題所在
  9.1 關注“制度”?
  9.2 政黨政治
  9.3 ZF體制
  9.4 市場體系
  9.5 企業治理
  9.6 創新乏力
10  日本前景
11  日本鏡鑒
  11.1 ZF規制的“適度性”
  11.2 如何把握ZF規制的“適度性”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章节摘录

  與此同時,迫于歐美國家的壓力,日本開始意識到必須調整自身的經濟發展模式和逐漸開放其經濟體制,向國際協調型經濟結構轉變。對此,日本ZF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1)開放和擴大國內市場。日本相對封閉的國內市場,是導致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正如《前川報告》所說︰“造成經常收支巨額順差的基本原因在于我國的出口導向的經濟結構。”要改變這種結構,其根本途徑則在于不斷地開發和擴大國內市場。(2)擴大工業制成品進口,提高國際分工檔次。長期以來,日本以資源貧乏為由,最大限度地阻止工業制成品的進口,以保持其在國際垂直分工中的有利地位。到1980年,工業制成品的進口僅佔日本進口總額的18%,而美國則為49%。通過工業制成品進口限制的逐步放寬,到1986年起工業制成品佔進口總額的比重已經上升到44.1%。進口結構的變化將有利于在較高水平上促成國際間的分工和合作。(3)調整產業結構,為實現國際協調性經濟結構的變革奠定基礎。貿易摩擦是當今國際經濟中的核心問題,而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說到底是由國際間“均質化”的產業結構造成的。日本的產業結構介于歐美和“新興工業國家”之間,這種狀況表明,日本不但要同歐美,而且要同“新興工業國家”經常發生貿易摩擦。日本要有效地從貿易摩擦中擺脫出來,一方面要開放其市場,另一方面還要不斷地提高其產業的科學技術水平,這樣不但有利于提高本國的經濟素質,而且也將客觀地帶動其他國家向新的產業水準的邁進。為此,日本ZF計劃逐漸降低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提高非物質生產部門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其中,農林水產業、原材料工業比重的下降比較明顯。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又取消了許多行業性限制,逐步放開國內市場,這樣國外的商品和企業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了日本市場。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18 13:47:56
哪位朋友有此书?可否传上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