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体信息题
    具体信息题是阅读理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在20道题中占有近一半的比例,考察在阅读文章时对具体细节的理解和把握;具体信息题与推理引申题在阅读理解中出现得最为频繁;
1.命题模式:
(1)According to...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3)We can learn from paragraph X that
(4)It is stated in paragraph X that
(5)...were characterized by...
(6)because...
2.正确项特征:
    正确项是原文的同义重复(paraphrase)—对原文进行重新加工,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型表达相同的意思;
3.干扰项特征:
(1)偷换概念:提到原文部分内容,同时包含与原文不相符的内容;
(2)答非所问:选项提到的内容是原文信息,但不符合题目所问;
(3)以偏概全:将原文中只适用于部分的情况变为适用于全部的情况;
(4)无中生有:选项中出现了原文没有提到或推导不出的信息,如利用常识干扰等;
(5)正反混淆:选项的内容与作者在原文中提到的信息相反;
(6)过于绝对:选项中出现了表示绝对意义的词语,如only、never、all、everything、nobody等;
(7)逻辑颠倒:选项中涉及的因果关系颠倒了原文所说的因果关系;
4.解题技巧:
    具体信息题分为单一信息题和综合信息题,前者一般只涉及某一个或多个句子,而后者则针对文章的某一段、数段乃至全文进行提问;对于单一信息题,需要进行精确定位,然后找到描述该关键词或信息的内容,把内容与四个选项一一联系起来;即精确定位、回归原文;在相关信息区域应当放慢阅读速度,仔细比对,对号入座,排除明显的干扰项,筛选不确定的选项。
5.注意的原则:
(1)文章的主旨与细节相辅相成,明确了主旨,才能深刻理解细节;
(2)文章的事实细节与前后内容紧密相关,需要注意利用其内在联系;
(3)要对文章的组织结构有清楚的认识,明白具体细节是为什么主题服务的;
(4)具体信息题一般都可以再原文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答案,所以不可凭感觉做题。
二、推理引申题
    推理引申题考查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对已知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特别是理解言外之意(hidden meanings);
1.题干特征:
(1)It can be inferred that...;
(2)It is indicated/suggested in paragraph X that...
(3)The author indicates/believes/suggests in paragraph X that...
(4)What can be inferred/learned about...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2.正确项特征:
(1)正确项大多含义深刻,更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
(2)正确项有时会与通常常识得出的结论相反;
(3)正确项表述一般不会使用绝对意义的词汇,而会使用一些非绝对意义的词,如often、usually、sometimes、some、may、might、can、could、possibly、probably等;
3.干扰项特征:
(1)只是对原文的简单复述,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
(2)尽管符合常识,然而不是基于文章事实或上下文逻辑推理出来的观点;
(3)以文章提供的事实或内在逻辑为推理依据,但推理过头,概括过度;
(4)看似是从原文推断出来的结论,实际上与原文不符,例如把原文的原因变成了选项的结果,把原文的手段变成了选项的目的;
(5)论断过于绝对,如never、nobody、disappear等;
(6)由原文信息杂糅而成,非原文真实意思的表达;
4.解题技巧:
(1)解题要以原文为基础,不拘泥于字面意思,善于根据已知信息推导出未知信息;
(2)弄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从文意和逻辑上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断;
(3)挖掘间接表达句,如比喻、反语等文字的背后意义;
(4)注意结构复杂或语意深刻的句子,读出这些句子的弦外之音;
三、主旨要义题
   主旨要义题考查对全文或某一段落的大意,考查分析、综合、概括和归纳的能力。该题型可以细分为全文主旨题和段落主旨题。1.题干特征:
 A.全文主旨题: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ummarizes the text?
 B.段落主旨题:
   We learn from paragraph X that...
2.正确项特征:
(1)较全面、有针对性地表达了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思想;
(2)若文章或段落含有明确的中心句,则与之意思相近的为正确项;
(3)正确项通常包含文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句、关键词或者有抽象意义的词语;
3.干扰项特征:
(1)以偏概全,只涉及文章的某一细节,而非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意思;
(2)当题目问及全文主旨时,选项只是某一段落的大意;
(3)概括范围太过宽泛,超出文章阐述的内容,或者与文章内容无关;
(4)偷换概念,改变文章的论述主体与关键词;
4.答题技巧:
(1)留意文章的首段和尾段,这些地方是文章主旨出现最频繁的地方;同理,首句、尾句则是段落主旨出现最频繁的地方;
(2)留意文章或段落中出现转折的地方,转折所在句往往揭示了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或基本观点,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3)如果文章没有明显的主旨句,则可通过对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来确定文章中心;
(4)作者有意识反复重复的观点通常是文章的主旨;
(5)运用文章的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题,如问题—解决模式的文章、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那么其后的回答就是该篇文章的主题。
四、观点态度题
   观点态度题考查文章作者或文章涉及人物对于文章的主题或涉及的对象、问题所表现出的观点和态度;这些观点、态度有的是很直白地提出的,有的则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通读全文、把握主旨来判断。1.题干特征:
 A.观点题:
 agree on、hold、believe、suggest、in the author‘s opinion;
 B.态度题:
 feel、attitude、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author;
2.正确项特征:
    对于观点题,如果问作者的观点,那么正确项应该与文章主旨相关联,可参阅主旨题正确项特征;如果问其他人物的观点,则要考查作者引用该观点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那么正确项与文章主旨相一致;如果是为了批驳这一观点,则正确项与作者的观点相悖或与文章主旨相悖;
3.干扰项特征:
(1)望文生义,拘泥于文字的表面意思,而非原文真实意图的表达;
(2)将其它人物的观点态度置于作者身上;
(3)无中生有,编造事实或曲解原文;
4.解题技巧:
(1)不要将自己的态度揉入其中,同时还要区分是作者的态度还是其它人物的态度;
(2)当作者的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考生要学会根据作者语言的褒贬去判断作者的态度,通过阅读全文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调;
(3)作者的态度一般与文章主旨相关联,支持某一事物与否是看其与主旨的一致程度而定的。
五、语意理解题
   语意理解题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短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可细分为词义题和句意题两类。
1.题干特征:
 A.词义题:
(1)The word/phase“  ”most probably means...
(2)The word“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fines the word “   ”
 B.句意题:
(1)The sentence“   "shows that... 
(2)By..., the writer probably means...
(3)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2.正确项特征:
    正确项与上下文文意一致,合乎文章逻辑;另外,句意题的正确项不含有意义过于绝对化的词语,使用不肯定的语气或解释的意义较为深刻;
3.干扰项特征:
(1)望文生义,利用字面意思设置干扰;
(2)不符合语境或无中生有;
(3)熟词僻义类词义题的干扰项会给出熟词的普遍含义;
(4)句意题的干扰项过多包含原句已有的词和短语;
(5)句意题的干扰项语气过于绝对;
4.解题技巧:
(1)根据题干提示回到原文,对原文进行细读,推测其大致意思;
(2)向前或向后搜索对所考察内容有帮助的句子,推导其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对选项进行筛选、匹配,必要时代入文中通读,确定正确项;
(4)利用构词法对词义进行猜测;
六、篇章结构题
    篇章结构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判断,如某个段落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作者举例或说明某一事件的意图,作者引用他人观点或引用名人名言的作用等;
1.题干特征:
 A.提问写作意图:
(1)...is mentioned to suggest that;
(2)By refering to...,the author intends to show that...
(3)The author quotes the example of...to show that...
(4)The example of ... is used to show...
(5)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illustrate with...?
 B.提问写作方法:
(1)In the opening paragraph, the author introduces his topic by...
2.正确项特征:
    如果试题就文章的引子部分提问,那么正确项通常与文章讨论的主旨相关。如果就事例提问,那么正确项的内容与该事例所支持的观点相近或与所揭示的事实相关,即与段落主题或全文主题相一致。如果就写作方法提问,则该题的正确项内容与该文的脉络发展模式相一致。
3.干扰项特征:
(1)就事论事,只是事例中的某一细节;
(2)拘泥于文中的字面意思;
(3)利用常识或通过替换原文个别词语进行干扰;
(4)引申过度,超出原文论述范围;
(5)不符合文章段落发展的逻辑关系;
4.解题技巧:
    篇章结构题主要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其引用或举例的目的通常是引出主题或论证某一观点,因此,做篇章结构题时,要通过上下文来寻找解题线索。
    常用于说明写作目的单词或词组:to introduce、to illustrate、to demonstrate、to refute、to contrast、to criticize、to explain、to show、to suggest、to analyse、to discuss、to exemplify、to de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