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房地产代理(中介),传统电商,Q房、房多多、平安好房、爱屋吉屋新锐力量,BAT和京东等五大力量,以消费者和经纪人为核心,在线上线下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原有的房产销售链条迅速分崩离析。
面对房地产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面对变换莫测的房地产市场和心理逐渐成熟的购房置业者们,面对移动互联网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多数人的行为和消费方式,“如何与众不同?如何满足客户内心的需求?如何才能不被第三方掐着脖子走?”成为每一家房企、中介公司和经纪人共同考虑的问题。
1月9日下午,离会议开始还有近1个小时,北京京瑞温泉国际酒店18楼的会议室就聚集了不少房地产经纪人。面对Q房要宣布的“其线上网络平台开始逐步向全国经纪人免费开放,并将联合全国同行组成线下“超级联盟”的消息,几乎没有多少经纪人能够无动于衷。
由于可以有效提供网络营销渠道和客户导入,帮助中介经纪人获取成交机会,房地产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中介经纪人必不可少的营销工具。然而,网络端口费也越来越成为经纪公司和经纪人的不可承受的负担:以北京为例,房产经纪人年均端口费支出约为6000元,占据人均年收入的1/10左右;经纪公司每年端口费用少则数百万元,多则过亿元,占据年收入的的1/5左右。而2007年至2014年,7年时间价格上涨达10倍。
一方面是端口费用的上涨,一方面是房产销售的压力。2014年,一个让房地产业感受清晰的是:不管是售楼处还是房产中介门口,大多是人气冷清,到访客户转化率也很低。
就如一位业内人对记者所说,“对于大多数房企和中介来说,最重要的工作,第一是销售,第二是销售,第三还是销售。”
面对房地产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面对变换莫测的房地产市场和心理逐渐成熟的购房置业者们,面对移动互联网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多数人的行为和消费方式,“如何与众不同?如何满足客户内心的需求?如何才能不被第三方掐着脖子走?”成为每一家房企、中介公司和经纪人共同考虑的问题。
多年前,房产销售产业链一直由开发商、房地产代理和房产中介组成。自从互联网诞生后,房产终端的另一派系——搜房、乐居、搜狐焦点、腾讯房产、安居客等先仆后继而来。这些老牌房地产网站的盈利逻辑清晰明了——在百度做投放,引入买房用户留存,然后蓄积潜在用户,再把潜在购房者卖给房地产经纪人。可以看出,它们过去几年普遍存在的方式,其本质是开发商和二手房中介公司的广告平台,其核心属性是媒体,货币化模式是广告。
然而,时代在变。无论是房企还是传统房产中介、传统电商都在开始转型;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和O2O、大数据的已然渗透到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Q房、房多多、平安好房、爱屋吉屋等新锐力量。
这些新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一开始,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打造房产销售的链条。与此同时,有着资金实力、技术强项和庞大资源的BAT和京东等,也在迅速转型“落地”,房地产市场亦成为抢夺重点之一。
五大力量,在线上线下齐发力的2014年,以消费者和经纪人为核心,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原有的房产销售链条迅速分崩离析。
全民总动员一场销售革命的“全民营销”风潮,在2014年已经席卷了绿城、万科、碧桂园和龙湖等房企。
“全民营销”出现在几年前的绿城集团,那时的绿城首次采取全经纪人模式,并为经纪人在佣金方面开出了优厚条件。那些经纪人主要来自各类销售战线,行业门类涉及房地产中介、证券、银行、汽车、保险等,多具备丰富的工作阅历和经验,大部分以兼职为主。
后来,碧桂园集团也开启鼓励所有员工售房提成、购房优惠的“全员购房动员”活动。除了售房本身会有一定提成以外,碧桂园还采取了鼓励员工内部购房的垫款优惠措施。如果员工本人购房,公司还将向部分员工提供10万元的购房首付垫款,员工在两年之内还清即可。由于有效地整合了内部的酒店、物业、园林等资源回馈业主,调动业主积极性,促进口碑营销,被称为走“群众路线”。
一个横向联合,一个纵向深挖,拉开了“全民营销”的大幕。
2014年6月,在探索互联网思维颠覆房地产的万科在成都启动一轮新的体验营销计划,“先体验,后下单”的互联网思维,被万科率先尝试运用到住宅销售环节中,万科开始整合旗下各大社区、物业、在售项目,通过“微体验”、“试住体验”、“免费住”三大方式推行体验营销。在位于成都的万科购房中心整合了成都的13个在售项目以及南充、海南等外地万科项目,以整套3D全息投影设备、触屏系统等尖端设备向买家展示,并且可以在现场或线上进行交易。
与此同时,万科的全民经纪人产品陆续在上海、成都、西安落地。开发商对民间经纪人敞开胸怀,高举现金奖励、高额提成、快速兑现等大旗,将经纪人纷纷招致麾下效力,以致“满城都是万科人”。西安万科在其一篇《看西安万科如何玩转大经纪人时代》的文章里称,响应万科集团推进全民营销,西安万科推出“万客通”平台,上线20天注册经纪人10150位,推荐客户2029组,成交额2560万。8月,万科新推了万科购房中心和线上经纪人平台“万享会”,两者结合,开创在房地产行业试水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
“万享会”是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全民互动营销工具,任何人均可注册成为万科线上经纪人,通过推荐客户购买万科项目从而获取佣金,不同类型的项目所能得到的佣金比例不同。如果说万享会实现的是运用互联网工具,解决如何寻找客户、发现生意机会的问题。而购房中心则是寻找客户、发现生意机会后,线下进行整合的接待、服务、转化的场所。
万科的全民经纪人策略,拉开了房企全民营销的大幕。接着,远洋、龙湖等房企也陆续跟进。
同年11月,龙湖地产正式向公众推出友家置业计划:无论通过线下或者线上渠道,凡是成功推荐新客户购买龙湖任一商品房项目的老业主,除了可获得常规一次性奖励之外,还将根据推荐数量等,有机会获得年度“友家之星”的额外奖励。为保障首季友家置业计划的顺利实施,龙湖地产专门开辟了官方微信平台,除直接联系项目售场完成推荐的传统方式渠道之外,老业主可通过线上完成跨区域、跨项目推荐。
从坐等客户上门变主动出击,从房企销售员到房企上下甚至全民参与,从线下体验到线上寻找机会,这场全民营销战争,使得行业销售端口的利益分配发生了变化,经纪人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为后来的抢夺经纪人大战埋下了伏笔。
跨界卖房2014年,一个重要的事件是8月的淘宝携手万科卖房。万科称“淘宝用户全年花了多少钱,就可在万科全国12个城市23个楼盘直接冲抵购房款,最高可抵扣200万元”;淘宝称“这一举动可以让淘宝用户的购房成本最多节省10%。不只如此,针对全年在淘宝消费不满5万元的用户,淘宝将直接发放5万元房款补贴。”
是什么原因导致万科和阿里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企业联手?
其实,阿里希望进入房地产业其实预谋已久。相比于淘宝网上每天销售出去多少万双鞋袜、销售多少万套服装,互联网电商平台上每天销售出去上万套房子的利润可想而知。淘宝网于2011年8月中旬全新推出“淘宝房产”频道,就是希望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进军房地产业。
但这个被国内互联网巨头朝思暮想的事儿在2014年之前却走得不那么顺利。互联网电商所进军的行业必须具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性,所销售商品必须具有议价空间,退换货规程必须得有,好评或差评那更是必须的。这些要求对于以前的国内房企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满足的。
直到2014年,房价撑不住,房子卖不动了。为了把手中的房子卖出去,房企的全民总动员实施,江浙等地的开发商甚至打出了7折卖房的横幅,才使得房价第一次具备了议价的空间。与此同时,万科这家中国最大的住宅开发商也在2014年触网,互联网思维更是频频落地。
时机来临。依靠淘宝大数据,扩大覆盖面、提高精准度成为许多房企卖房的新渠道。除了万科,2014年9月底,恒大联手淘宝网推出“恒大淘宝旗舰店”并限时推出了“淘房优惠券”抢购活动。在去年的“双十一”,淘宝更是携全国品牌房企,集结重点城市优质特价房源开启电商购房盛宴——包括重庆、北京等在内的全国19个城市,50余家品牌房企推出100余个项目、超1万套房源参与。比如万科,就在天猫商城开辟了“双11”购房专区,旗下108个项目参加了活动,优惠幅度大多在9折左右。 而据万科总裁郁亮公开表示,2014年以来,万科和淘宝推出的合作卖房,仅30天就卖出13亿元人民币。
众筹模式房企触网的精彩并未结束。2014年,众筹更是以不同的方式植入到了房地产领域。
众筹(Crowd Funding)指的是在互联网上面向大众筹集资金,以帮助筹款人完成某个有特定意义的项目。
自2014年9月,泉州洛江的“蓝山郡”推出“20元众筹买房”之后,众筹买房模式在“双十一”的大促销中突然爆发,许多房企都参与了进来。
“双十一”当天,远洋地产拿出全国上万套房源与京东联手推出众筹项目,一上线吸引了约18万人次参与,当天众筹总额超过1220万元,刷新了实物众筹纪录。原以为“双11”的众筹只是一时热情的促销,却不料到后来却演变成了一种愈演愈烈新的营销模式。包括远洋、万科、龙湖、保利、方兴等众多房企都投入到“众筹”大军当中。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涉及的楼盘和房源数量也不断地增加,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置业的潮流。
11月14日,远洋将活动升级推出一项名为“11元筹首付”的项目。京东用户在网上支付11元,将获得一套房三成首付款的抽取资格,当首付款募集满额后,远洋和京东即从所有支持用户中,抽出一名用户获得这笔首付款。这也被行业人士称为“抽奖式众筹”。
11月17日,万科与平安好房网联手推出了房产众筹项目“平安&北部万科城”,一次性推出216套房源众筹。众筹的门槛最低5万元,最高不超过13.5万元,持有期限为10个月。而众筹者除了享均价4800元/平方米(市场售价是5500元/平方米)的优惠购房券外还将获得年化3%的固定收益。
房企众筹买房,看中的是愿意参与进来的庞大购房群体,通过千人参与、万人参与,不断“洗客”,最终锁定意向客群,为项目销售助力。虽然目前来看,众筹是靠网络平台进行的,但买房不可能只通过网络,这就限定了众筹买房只是个案,不可能是主流;但对于买房子的人而言,投入十几元,或者是几千元就可以有机会拿下一套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房子,不管是不是噱头,很难说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其实,房产众筹主要包括营销推广、投资理财和众筹建房三种类型,目前业内以营销推广型居多,但参与者真正需要的是更低的房价和更安全的投资回报。
正是基于这种需要,继“好房宝”和“好房贷”之后,2014年12月下旬,平安好房的众筹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平安好房推出的另一个互联网思维的地产产品。“从一个买房者准备买房、办理房贷、交房、装修入住、置换房屋以及租房都有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可提供,甚至房屋过户的契税费都可以是一个产品。
在平安好房的规划中,房产众筹将会引领房产进入定制年代,自拿到土地之后,这个房屋的房型、配置、装修风格就由参与众筹的人开始讨论并逐步落地,由于从开始就已经锁定了购房者和购房资金,中间省去了复杂的融资成本和营销费用,至少可以让利20%给购房者。 现在,这个带着资金、带着房客、带着创新效应的颠覆者,合作者覆盖了万科、绿地、世茂、金地、首创及中原地产、伟业、同策等行业龙头企业。
无独有偶,1月23日,国内首个类型化社区互联网定制平台——“众筹筑屋” 问世。据公开资料显示,众筹筑屋首先从综合众筹业务起步,未来会涵盖从地产融资、项目营销、房产销售、后期运营等全部环节,实现客户定制、定向开发的新产业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