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重新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研究的兴趣,自然,作为经济周期中的特殊事件——大萧条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尽管对大萧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也形成了某些“解释性”的共识,但是,遗憾的是,对于大萧条产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是哪些因素将一场衰退转换为大萧条,以及是哪些因素使大萧条的复苏持续那么长时间,无论是20世纪30—50年代居于正统地位的凯恩斯主义,还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争夺主流地位的货币主义,都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理性预期学派虽然对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解释不屑一顾,并在20世纪70年代初建立了揭示经济周期的“货币意外模型”,但是对于“均衡理论"能否解释大萧条这一特殊事件仍忧心忡忡。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凭借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和“真实再现世界”的数值模拟技术,对大萧条的起因和缓慢复苏给出了具有颠覆性的解释:以技术冲击为主的外部冲击引起了1929年大的衰退,胡佛的企业联合政策将一次大的衰退转化为大萧条,而1934年到1939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根源是试图将经济拉出泥潭的“罗斯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