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1115 0
2015-03-21

    书摘:曲突徙薪 制度的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

  【故事】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作客,看见主人家厨房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于是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导致厨房火灾。主人听了不以为然,没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厨房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大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是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客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你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了,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
  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位客人来吃酒。


  【感悟】
  我们常见于媒体报道某地大火或其它事故,事后各级政府对其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进行大肆的表彰;我们常概叹这样的英雄人物在危急时刻的英勇无畏,勇于献身;在普通人心目中,只有受命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才是英雄。没有多少人会思索这样的问题:与这些关键时刻挺身救难的英雄相比,那些将灾难事故消除在隐患或者刚刚露出苗头之时的人是不是英雄?他们是否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
  企业经营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不完全正确。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企业领导者的使命不在于求火,而在于防火!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企业经营预防的成本大大低于治疗的成本。防患于未然之前,所需的只是日常的管理成本;在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控制事态的发展,也不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而在问题爆发的时候才着手解决,此时耗费的时间、物力、财力,往往使企业陷于难以为继的境地。况且,很多问题等到它爆发以后才去解决,往往已经错过了良机,即使有再高明的能手,恐怕也是回天乏术。
  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实际上,预防问题发生的最有效的工具正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如果烟囱的安装有了正确的说明和规范化的操作方法,大概就不致于发生故事中的事故了。
  摘自:《职场人士必读的88则寓言》,理弘、张海生/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www.earm.cn/曹× 2007-10-7整理)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