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64 1
2015-03-26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2007年在她的就职演说中谈到大学精神时所说的:大学独一无二的精神实质,在于它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或主要是对现在负责。大学关乎塑造一生的学习、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习、创造未来的学习。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进行改革的出发点。

  确实如此。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独立判断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全面人才,他们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公民意识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能力。中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原校长(1945~1948)胡适曾说,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镜,能明白观察教育是要人戴能看从前看不见,并能看人家看不见的眼镜

  遗憾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一种功利主义心态,关注的是具有直接应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这深受中国古语学以致用的影响,这里的经常被看成狭义层面的用处。这种急功近利蔓延到企业,很多中国企业包括一些大企业对名校毕业的学生不满意,认为他们如果不经过培训,就不能很快适应安排的工作。其实,除非是相关技术学校专业毕业,任何一名优秀的名校大学生是必须经过职场技术培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教育具有这两个功能,它们彼此之间并不矛盾。即一方面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精神,另一方面教给他们能够直接运用的知识和技能,二者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平衡点。

  我们不应该把放在对立面,打下牢固的基础和提供有前途的工作前景之间并没有内在矛盾,试着让家长理解他们的孩子一生所要面对的挑战,而不仅仅是毕业后立即面对的挑战。世界正在迅速变化,广泛与坚实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将决定学生如何适应这些迅速的变化,并作出合理判断与理智选择。问题在于这里的是为了短期的利益还是一生的利益。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学会,而是会学(源于千人智库,eww150326zy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26 12:49:4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