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耗时25年 的测验。那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 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 越各自的事业人生。他们的智力、学历、 面临的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
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大学进行一次试验, 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的时间里,哈佛大学一直在对 这群学生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最后发现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在所有的抱怨中,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世界“不肯给他们机会”。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 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前进,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目标清晰,长期坚持,最终获得成功马云就是这样的创业者。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马云是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 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 完的光环在萦绕。
马云是投资理财讲师张 雪奎最敬佩的创业大师,白手起家,一次 成功,几乎很少走弯路,10年间成为屹 立世界的企业巨人。其崛起速度,可以相比的也就是盖茨等寥寥几人。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 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 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 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 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 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 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
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 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 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创业艰难百战多,8年过去了。2007 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 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李开复说:“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暂,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冒一些风险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可能会后悔终生。”
每一篇文章看完,你可以当做一个故事看了就看了。也可以从故事里汲取一些你现在缺少的,这样才有成长。并不是说,别人的创业故事那么简单 到自己身上多么难,而是他的创业起点也是根据自身环境而来的。不是能够直接盲目复制的。如果对你有启发,那最好不过。我是支持现在的年轻人们多多创业的。
敢想!敢做!才敢于成功!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