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正在自己学习经济学的书学生,也是学习了很长时间了,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有一个很普通但是很厉害的东西就是需求和供给模型,虽然用坐标和方程组表示起来只是很少篇幅,但是想要真正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有了这两个就有了一个平衡点,而平衡点的得到不仅仅是意味着得到,你可以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平衡点的得到是不是只要解一个方程组就能得到,一开始我觉得无非是去找一下供给和需求,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可是越想就会发现有很多东西不是这样的,建立供给和需求就需要有市场的存在,有买方和卖方的存在,可是比如说有些东西是没有市场的(这个举例的话,可以比方说濒危动物,排除那些可以吃的,非法牟利等),明明没有市场,却有着一个价格,那这个价格是怎么来的呢?后面还会学习边际效用,这个只看书上是不够的,可以找一个人,给他两种东西组合,然后让他记住此时他对自己拥有这两种东西的满足感,要诚实,然后你拿走其中一样,一点一点的给他另外一种东西,直到他感觉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那种满足感。这是边际效用,可是在现实中,我们都知道很多东西是有差异的,这时候,同一类东西所能带来的效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两个手机,一个有点坏了之类的,这些在书上很难去关注。还有一个可以验证你到底对自己的经济学掌握的怎么样的方法就是去对一个新生讲解经济学,他能理解多少,也就是说你自己学习了多少,至于习题,我个人觉得课后和一本薄薄的习题集就可以了,然后可以去网易公开课啊、图书馆找一些文献,在看或者听的时候,一定要去思考,不要别人说什么,觉得有道理就记下来,你要试着去反驳。
这些只是我如何学习经济学的,还有不到一年就要考研,我是准备考你们学校,跨专业地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希望我这些方法你能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