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化金融的角度,单一个无风险利率r无法准确描述各地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下限,实践中,地方ZF的边际融资成本构成了当地民营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下限。
从投机套利的角度而言,逐利性的资金只有在足够的利差的情况下,才有足够的动机去进入风险相对较高的领域。从2010年以来,中国的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逐渐收紧,致使地方融资平台通过信托、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等结构化融资手段进行融资。这类融资工具相比银行贷款,利率高、期限短。长期依赖,会严重的恶化地方财政。
要打破地方ZF形成的过高的无风险利率。途径只有两种,要么是允许地方ZF信用破产,使得地方ZF的融资利率不再是无风险利率。要么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或是市政债等其他低成本的融资工具有效降低地方ZF的融资成本。而地方ZF与中央ZF高度紧密的联系,使得中国的地方ZF的信用破产几乎不可能。如果地方ZF信用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崩溃。因此,博贷网创始人宋光辉从城投债兴起之始就认为所有的城投债都是AAA级国债,市场基本上证明了这一论断。
更加关键的是,地方ZF在税收增长乏力且融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信用不倒。可能会卯吃寅粮,提高征税力度。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税收规避现像,实际税负和名义税负之间有较大空间。地方ZF的征税力度加大,将会进一步挤压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
如果地方ZF的融资成本不能够降低,即使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在没有足够的风险溢价的情况下,金融机构难以有动机支持实体经济。
基于此,宋光辉认为地方ZF的相关资产的证券化大有发展空间。具体详情请见我的《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