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9-29 17:42:00
以下是引用wangfei8126在2008-9-29 17:21:00的发言:

外资租粮仓确实有其好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做了,问题在于,我们报得粮食储备都是外资粮仓得东西,一旦国际粮价飞涨,这些粮食会在第一时间卖到国外去,等我国下达粮食禁令时候已经晚了,然后还要再花数倍高价买回来,一出一进,损失就大了,粮食涉及到国家得战略,有很多国家命脉得东西不能用纯利润思维衡量

最关键我们得地方政府盲目引资,然后海外热钱乘机掌握我国很多廉价资源,这种短视会让我们在数年后付出很多代价

你也就是会东拉西扯罢了。

要是说粮食工业不能依靠外资,那是正确的。

可粮食和猪肉能一样吗?

一遇上自己解释不了的问题,马上转弯谈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7:59:00
以下是引用wangfei8126在2008-9-29 17:13:00的发言:
LS的还挺记仇的,我的观点,包括如何垄断,在你们批郎的那个帖子里我说过了,你们在那里就会说“不可能”,实际的经济世界永远走在经济学前边的,经济学只能帮助你理解这个世界,并不能直接告诉你这个世界的本质,我告诉你们很多发生过的事情,结果你们只会冷嘲热讽,让我看到你们社会经验的缺乏,告诉你们“走出去”,你们告诉我,我在现我是海归,我觉得你们只是想赢得这个辩论,现一现你得理论水平多么高,而我想找到事情得真相,道不同不相与谋,你看我不顺眼。号召大家都来骂我都可以,你那个回复随便引用,呵呵,我只和看的懂我说话得人讨论就得了,混了这么多年,这点定力还是有的

并非看谁不顺眼,你言重啦,坛子里几乎谁都没见过谁,谈何顺眼不顺眼呢

我们只不过崇尚保持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都是成年人了,谁还会为赌气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上面呢

事实上关于“高盛养猪问题”的争论,完全扯不上什么理论,争论的焦点在于你认为高盛能垄断养猪相关产业,我们认为高盛做不到。我们需要的,是你摆出高盛垄断养猪业谋求高利润的操作路径来,并且能够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这才是重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8:05:00
以下是引用wangfei8126在2008-9-29 17:21:00的发言:

外资租粮仓确实有其好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做了,问题在于,我们报得粮食储备都是外资粮仓得东西,一旦国际粮价飞涨,这些粮食会在第一时间卖到国外去,等我国下达粮食禁令时候已经晚了,然后还要再花数倍高价买回来,一出一进,损失就大了,粮食涉及到国家得战略,有很多国家命脉得东西不能用纯利润思维衡量

最关键我们得地方政府盲目引资,然后海外热钱乘机掌握我国很多廉价资源,这种短视会让我们在数年后付出很多代价

真不巧前几个月我正好对粮食问题作了点小小的研究,国家公布的粮食储备数据并非你所说的“外资粮仓的东西”,而是中储粮上报的数据,而且据我们调查的结果,这些数据也还算可靠的

至于你说的粮食“第一时间卖到国外”就显得大失水准了:远的不论,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国外粮食价格暴涨,怎么没见中国的粮食“第一时间卖到国外”去了呢?

先生,那是粮食,成万吨计的东西,不是海洛因,揣兜里就偷运到了国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8:19:00
少有的发现了一个比WINSTON1986还嚣张的人出现在这个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8:32:00
我是锵锵三人行的忠实观众,我十二点一开电视,发出的感叹就是,“怎么还是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8:35: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9-29 17:59:00的发言:

并非看谁不顺眼,你言重啦,坛子里几乎谁都没见过谁,谈何顺眼不顺眼呢

我们只不过崇尚保持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都是成年人了,谁还会为赌气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上面呢

事实上关于“高盛养猪问题”的争论,完全扯不上什么理论,争论的焦点在于你认为高盛能垄断养猪相关产业,我们认为高盛做不到。我们需要的,是你摆出高盛垄断养猪业谋求高利润的操作路径来,并且能够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这才是重点

具体过程我说的很清楚了,

1,中国现在由于需求的增加,已经不完全依靠农户了,大的肉联屠宰场都是从职业养猪场进猪,农户的猪作为补充,那么他的成本一下就上来了(机器,饲料,购买种猪),加工后,包装各种产品卖出,他们真正掌握议价权,一方面他们掌握终端,一方面前几年猪肉价格低,他们掌握主动

2,高盛按股份进入这个行业,甚至掌握一批养猪场,达到整个行业的5%(这个行业本身商户很小),然后降价,利用资本优势,去抢大的市场和终端,高速增长,然后继续并购(用持股企业的现金或者借款),达到垄断

你们的反对无非这个市场足够大,有新进入者。那么给你们个数据,2007年1-8月,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实现工业总产值21868万元,其中60%是猪肉,预计08年增长32%,这是国家统计数字,对于新竞争者而言,如果存心去作对,不然不会这个阶段进入

3,高盛掌握大中型终端和现代化养猪场,那么我就掌握了大的种猪资源,然后有了现代化养猪场就好办了,肉绝对不一样的(双汇的肉是市场肉价两倍,照样很多人买),我就提高养猪和加工的标准,卫生车间,或者我搞GMP认证,做冷冻车间,提高行业门槛,这中间提价也有了借口。

4,在告诉你们一个黑幕,中国前两年有一阵药企重组,一批国内搞资本运作的,直接打通政府,用几千万收购上市药企,然后资金转一圈挪走,并购下一家,顺便卖点股票,空手套白狼。尽管现在监管严了,不排除高盛可以用更高明的手法做到

5,这只是一个推论,未来无法预知,但是不对大资本进行真正的反垄断限制,是很可能发生的。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超市众多,家乐福尚能喊出十里内最便宜的口号,可想资本优势的力量。我在二线城市亲眼看着家乐福开张,半年内搞定附近三家超市

6,你们讨论的供需是在自由竞争市场上发生的,资本干预和政府干预一样会打乱它,高盛垄断的难点在于刚开始不能被人发现,经过了第一阶段,只要政策不变,可以到达第三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8:59:00
以下是引用wangfei8126在2008-9-29 18:35:00的发言:

2,高盛按股份进入这个行业,甚至掌握一批养猪场,达到整个行业的5%(这个行业本身商户很小),然后降价,利用资本优势,去抢大的市场和终端,高速增长,然后继续并购(用持股企业的现金或者借款),达到垄断

总算有点可以讨论的了。

可是还是语焉不详。

1、你让高盛降价,然后大家首先选择买你的猪肉(假设你能做到给每个省的超市供货价格都比当地供货价格低),但是你只有5%的市场生产能力,怎么满足所有的消费者需求?其他95%的消费者,不还是要从民企国企买肉?虽然你的肉受欢迎,但是你增加的量,同样刺激的消费者的总量增加,其实别的企业损失的销售量非常小。

(这是从消费角度看。)

2、你生产和收购猪肉的价格,不应比别人低,你出售的价格还要比别人低,这样你的销售量增大的时候,生猪生产的量是否会增大呢?如果增大程度超过了你的生产极限,你还是要去买别人养的猪,这样其他厂商怎么会破产?

(这是从生产角度看。)

3、你说要用控股企业的现金和银行借款来并购,想法很好,可是你要是用平常的价格来收购,为何人家要卖给你?若是敌意收购,那这些钱恐怕不够吧?还有,你自己也知道,整个产业很散,别说上市公司,恐怕股份公司都不会太多,如果你都想敌意收购,由此还要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吧(更何况人家根本不卖那怎么办?人家卖给你之后,再开个新的怎么办?)。

(这是从合并角度看。)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9:04:00
以下是引用wangfei8126在2008-9-29 18:35:00的发言:

你们的反对无非这个市场足够大,有新进入者。那么给你们个数据,2007年1-8月,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实现工业总产值21868万元,其中60%是猪肉,预计08年增长32%,这是国家统计数字,对于新竞争者而言,如果存心去作对,不然不会这个阶段进入

1、这个市场大小,和进入者无关,进入者会在你提价之后进入。

2、这个市场大小,只是和高盛投资能力和回报率的大小有关,高盛能不能做到以及会不会去做有关。

3、你这个数字肯定不对,8个月的肉消费量才2亿元?平均全国每人才0.15元的肉食品?

你当我们是傻瓜啊。

2006年我国肉制品行业共实现销售额128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9.64%。2006年国内肉类总产量达到8051万吨,其中猪肉为5197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4%;牛羊肉为1220万吨,占总产量的15%;禽肉为1509万吨,占总产量的19%。禽蛋产量达到2946万吨。肉制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上升,偿债能力增强,发展能力较好,营运能力增强,行业整体运行平稳高效。

2007年1-8月,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实现工业总产值21868万元,同比增长31%;实现销售收入21765万元,同比增长32%;实现利润总额857 万元,同比增长51%。2007年全球红肉和家禽肉贸易保持强劲的势头。其中,牛肉出口增长约6.5%,猪肉出口增长2.6%,鸡肉出口增长4.1%。我国的屠宰及肉制品产业非常分散,全国肉类行业有3万多家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31家,行业集中度比较低。

——不要断章取义,如果你只让高盛购买屠宰加工企业,又怎么能说是“控制产业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9 19:11:4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9:05:00
以下是引用wangfei8126在2008-9-29 18:35:00的发言:

具体过程我说的很清楚了,

1,中国现在由于需求的增加,已经不完全依靠农户了,大的肉联屠宰场都是从职业养猪场进猪,农户的猪作为补充,那么他的成本一下就上来了(机器,饲料,购买种猪),加工后,包装各种产品卖出,他们真正掌握议价权,一方面他们掌握终端,一方面前几年猪肉价格低,他们掌握主动

2,高盛按股份进入这个行业,甚至掌握一批养猪场,达到整个行业的5%(这个行业本身商户很小),然后降价,利用资本优势,去抢大的市场和终端,高速增长,然后继续并购(用持股企业的现金或者借款),达到垄断

你们的反对无非这个市场足够大,有新进入者。那么给你们个数据,2007年1-8月,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实现工业总产值21868万元,其中60%是猪肉,预计08年增长32%,这是国家统计数字,对于新竞争者而言,如果存心去作对,不然不会这个阶段进入

3,高盛掌握大中型终端和现代化养猪场,那么我就掌握了大的种猪资源,然后有了现代化养猪场就好办了,肉绝对不一样的(双汇的肉是市场肉价两倍,照样很多人买),我就提高养猪和加工的标准,卫生车间,或者我搞GMP认证,做冷冻车间,提高行业门槛,这中间提价也有了借口。

4,在告诉你们一个黑幕,中国前两年有一阵药企重组,一批国内搞资本运作的,直接打通政府,用几千万收购上市药企,然后资金转一圈挪走,并购下一家,顺便卖点股票,空手套白狼。尽管现在监管严了,不排除高盛可以用更高明的手法做到

5,这只是一个推论,未来无法预知,但是不对大资本进行真正的反垄断限制,是很可能发生的。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超市众多,家乐福尚能喊出十里内最便宜的口号,可想资本优势的力量。我在二线城市亲眼看着家乐福开张,半年内搞定附近三家超市

6,你们讨论的供需是在自由竞争市场上发生的,资本干预和政府干预一样会打乱它,高盛垄断的难点在于刚开始不能被人发现,经过了第一阶段,只要政策不变,可以到达第三阶段

快点告诉 中粮集团. 让他们 按照这个办法也干一个, 拿到4%的产量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9:08:00
以下是引用四个id在2008-9-29 19:04:00的发言:

1、这个市场大小,和进入者无关,进入者会在你提价之后进入。

2、这个市场大小,只是和高盛投资能力和回报率的大小有关,高盛能不能做到以及会不会去做有关。

3、你这个数字肯定不对,8个月的肉消费量才2亿元?平均全国每人才0.15元的肉食品?

你当我们是傻瓜啊。

3点那里, 很大问题啊. 人家只是说加工部分 的产值.  不是终端产值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19:15:00
以下是引用xinxin2006在2008-9-29 19:08:00的发言:

3点那里, 很大问题啊. 人家只是说加工部分 的产值.  不是终端产值啊.

可是如果高盛只想当个杀猪&做肉的,它怎么能控制产业链呢?

再说,如果他能够不进原料猪肉,怎么能做到降价倾销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21:35: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9-29 18:05:00的发言:

真不巧前几个月我正好对粮食问题作了点小小的研究,国家公布的粮食储备数据并非你所说的“外资粮仓的东西”,而是中储粮上报的数据,而且据我们调查的结果,这些数据也还算可靠的

至于你说的粮食“第一时间卖到国外”就显得大失水准了:远的不论,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国外粮食价格暴涨,怎么没见中国的粮食“第一时间卖到国外”去了呢?

先生,那是粮食,成万吨计的东西,不是海洛因,揣兜里就偷运到了国外

那一段时间粮食涨价,中国也跟着涨价,中国第一时间实施了取消粮食出口退税,限制出口的制度,反应很快,至于粮食的真正情况,我没有数据,只能从网络和别人那里得到信息,不一定准确

至于你说的运输问题,不难解决,一个是靠期货,卖到国外,不用打包,其次,不用攻击大米,小麦,这要攻击玉米和其其他经济作物,然后渤海湾有专门的粮食通道可以运出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21:42:00
以下是引用四个id在2008-9-29 18:59:00的发言:

总算有点可以讨论的了。

可是还是语焉不详。

1、你让高盛降价,然后大家首先选择买你的猪肉(假设你能做到给每个省的超市供货价格都比当地供货价格低),但是你只有5%的市场生产能力,怎么满足所有的消费者需求?其他95%的消费者,不还是要从民企国企买肉?虽然你的肉受欢迎,但是你增加的量,同样刺激的消费者的总量增加,其实别的企业损失的销售量非常小。

(这是从消费角度看。)

2、你生产和收购猪肉的价格,不应比别人低,你出售的价格还要比别人低,这样你的销售量增大的时候,生猪生产的量是否会增大呢?如果增大程度超过了你的生产极限,你还是要去买别人养的猪,这样其他厂商怎么会破产?

(这是从生产角度看。)

3、你说要用控股企业的现金和银行借款来并购,想法很好,可是你要是用平常的价格来收购,为何人家要卖给你?若是敌意收购,那这些钱恐怕不够吧?还有,你自己也知道,整个产业很散,别说上市公司,恐怕股份公司都不会太多,如果你都想敌意收购,由此还要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吧(更何况人家根本不卖那怎么办?人家卖给你之后,再开个新的怎么办?)。

(这是从合并角度看。)

[em01]

1,不是一下满足所有超市,我先垄断几个主要地区,然后步步为赢,展开收购,谁都是从小做大

2,这仍然是一个时间问题,我有多大量的生产能力,就满足多大的市场,低价拼的 是资本,别人忍不下去就要撤资,那么我就可以平价收购,这个行业是价格下降期,不会有太多资本涌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21:53:00
以下是引用四个id在2008-9-29 19:04:00的发言:

1、这个市场大小,和进入者无关,进入者会在你提价之后进入。

2、这个市场大小,只是和高盛投资能力和回报率的大小有关,高盛能不能做到以及会不会去做有关。

3、你这个数字肯定不对,8个月的肉消费量才2亿元?平均全国每人才0.15元的肉食品?

你当我们是傻瓜啊。

2006年我国肉制品行业共实现销售额128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9.64%。2006年国内肉类总产量达到8051万吨,其中猪肉为5197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4%;牛羊肉为1220万吨,占总产量的15%;禽肉为1509万吨,占总产量的19%。禽蛋产量达到2946万吨。肉制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上升,偿债能力增强,发展能力较好,营运能力增强,行业整体运行平稳高效。

2007年1-8月,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实现工业总产值21868万元,同比增长31%;实现销售收入21765万元,同比增长32%;实现利润总额857 万元,同比增长51%。2007年全球红肉和家禽肉贸易保持强劲的势头。其中,牛肉出口增长约6.5%,猪肉出口增长2.6%,鸡肉出口增长4.1%。我国的屠宰及肉制品产业非常分散,全国肉类行业有3万多家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31家,行业集中度比较低。

——不要断章取义,如果你只让高盛购买屠宰加工企业,又怎么能说是“控制产业链”?


1,我控制产业链,又不是一下控制,即使1283亿,其中猪肉64%,然后我控制5%,5000万美元,然后我就可以运作,有什么不可以

2,追求利润才是他追求垄断的原因,如果有可能,他一定会做,这个项目投资回报期超不过5年,即使不成功,我手里也已经控制了很多核心企业,到时候运作一下,上市退出就好了,损失又不会太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22:11:00
以下是引用wangfei8126在2008-9-29 21:53:00的发言:

1,我控制产业链,又不是一下控制,即使1283亿,其中猪肉64%,然后我控制5%,5000万美元,然后我就可以运作,有什么不可以

用5000万美金开始,控制中国肉食品市场。

我无话可说了,除了拜倒在你的“意识流”之下,竟不能说出任何反对的语言。

反正论坛上也有不少有钱人啦,不如你请他们投资500万美金,然后你把北京的猪肉市场控制住好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30 09:21:00
以下是引用wangfei8126在2008-9-29 21:42:00的发言:

1,不是一下满足所有超市,我先垄断几个主要地区,然后步步为赢,展开收购,谁都是从小做大

2,这仍然是一个时间问题,我有多大量的生产能力,就满足多大的市场,低价拼的 是资本,别人忍不下去就要撤资,那么我就可以平价收购,这个行业是价格下降期,不会有太多资本涌入

要是想只垄断一个地区,或者会有点可能性,问题是,作为进入者而非在位者,高盛面对的问题,可不光光是钱。

还是用5%这个数字吧,也许和京津两地的肉消费相差不大,而且两地市场非常集中,方便“控制”。

你就想用5000万美元把市场用低价都控制住,也许可能做到。

但是,当地生产者会将自己的市场移到河北,你如何控制?

河北的消费者不会因为你的肉便宜上一两块钱,就开车来北京买肉吧,除非是倒卖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30 09:49:00
以下是引用四个id在2008-9-30 9:21:00的发言:

要是想只垄断一个地区,或者会有点可能性,问题是,作为进入者而非在位者,高盛面对的问题,可不光光是钱。

还是用5%这个数字吧,也许和京津两地的肉消费相差不大,而且两地市场非常集中,方便“控制”。

你就想用5000万美元把市场用低价都控制住,也许可能做到。

但是,当地生产者会将自己的市场移到河北,你如何控制?

河北的消费者不会因为你的肉便宜上一两块钱,就开车来北京买肉吧,除非是倒卖肉的。

北京的市民有福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30 09:52:00

【再来一篇最新的“控制论”,挺有意思。】

外资银行巨头斥资进入中国养殖业

2008年09月30日04:4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因为猪肉、粮油价格上涨而引发上一轮CPI上涨的情形让人记忆犹新。现在猪肉价格已进入下行通道,就在沿海养猪户大呼“难顶”和因为城市化发展频频被迫“搬家”的时候,德意志银行、泰国正大畜禽有限公司近期均宣布斥资进入中国养殖业,这些追求最大利润的资本为何进入别人都不看好的养猪业?他们的目的何在?
 
无独有偶,在大米市场,国际四大粮食集团掌握了全球粮食贸易的80%份额;在食用油方面,6.2%的外资企业控制着全国超过四成的产量。

外商频频在中国国计民生的生活资料市场出手,未来的数年后,话语权是否会落入他们的手中?

因雪灾引起关注的养猪业再掀风波。

一方面,在珠三角某主要城市,一个生猪出栏量达8万多头的最大生猪生产基地,由于当地工业化进程面临场地被征用等问题,不得不转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县发展,而该市几个计划新建的大型猪场,也因为选址问题一直无法动工。

另一厢,外资进入中国养猪业的新闻不绝于耳:先有传闻称高盛斥资2亿~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一带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接着德意志银行注资6000万美元,获取上海宏博集团公司养猪场30%股份;泰国正大畜禽有限公司则与湖南宁乡县委签约,投资6000万元建设禽畜养殖核心示范场项目……有专家称,外资频频出招,意欲通过饲料控制肉价话语权。

【大家注意下数字,和5000万美元的差距。】

生猪业不被地方看好

本地养殖户无所适从

夏启光是佛山人,如今在“大珠三角”的边缘地区——鹤山市鹤城镇经营一个占地200亩的种猪场。他说,猪肉价格一路下猾,现在出栏的生猪,每头成本大约在1900元左右,但交易价只在1300~1400元之间,每卖一头猪,养殖户要亏上500~600元。“对养殖户来说,已经逐渐逼近最困难的时候了,闹不好情况猪农又要宰杀母猪了。” 夏启光说,现在,政府应该出手救市了。

养猪专业户不仅要承受猪价的波动,还经常要面临被“驱赶”的命运。自去年东莞的禁养风波以来,尽管经历过肉价狂飙的市民狂呼“难顶”,尽管有雪灾时猪肉紧缺的教训,一些地方政府对养猪业仍不热心,这让养殖户无所适从。

夏启光说,他有不少同行都已经把养猪场从珠三角的核心区域搬迁到欠发达地区,按照目前的架势,再进一步搬迁至省内边缘地区应该是迟早的事。

外资舞剑进入养猪业

或意在控制产业链条

就在广东的养猪户陷入尴尬局面的时候,外资进入中国养猪业的消息却不绝于耳。著名银行德意志银行斥资6000万美元收购养猪场股份已成为事实。另据披露,泰国正大集团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中国养殖业。9月16日,在“第三届海外华商潇湘行”活动开幕式现场,泰国正大畜禽有限公司与湖南宁乡县政府签约,将投资6000万元建设禽畜养殖核心示范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生猪100万头、年产活鸡6000万只,并形成2400万吨肉类深加工的能力。

【此处数据恐怕有误,2400万吨和100万头,好像我们不是养鲸鱼。】

除湖南外,正大的现代化养殖项目已经在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同步启动。

尽管中国的猪肉价格已进入周期性下降通道,外资对中国养猪业的浓厚兴趣仍表露无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莫棣华说:“可以预见,未来50~100年时间内,中国人的餐桌上仍将是以猪肉为主。以中国现在的13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吃半头猪,市场也是惊人的。”

【大约6500万吨吧(其实不可能),对比上面2400万吨。】 

莫棣华还表示:“作为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现在中国绝大多数的豆粕厂都已经有了外资背景,单从饲料入手就可以产生对中国猪肉价格的话语权。”

【这个倒是有点可能,如果是一个外资公司的话。】

不仅饲料,养猪业下游的一些产业也已转卖给外企,双汇在清远的一个火腿厂就是例子,外资控制整条产业链的意图已渐渐明晰。

【进入产业链,和“控制产业链”还是有点区别的。】

按照省农业厅的规划,到2012年,广东的年生猪出栏将达到4574万头,猪肉自给率从2006年的60%提高到75%;2020年生猪出栏达到5245万头,猪肉自给率达到85%。其中,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2006年年出栏生猪232.6万头,到2020年规划目标为260万头,而此前出台“禁猪令”的东莞2006年年出栏生猪42.1万头,到2012年和2020年的规划目标分别缩减到15万头和10万头。

【对比100万头。】

省农业厅的规划能否顺利推行?我们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30 11:43:00
在我看来,高盛似乎不是养猪专业户,它进来无非是想赚了就跑的,控制产业链干什么?只要国家感到威胁了,就要回购,那么就老老实实掏钱吧,我看这才是人家的目的,你说让他5-10年搞我还相信,20年以上搞,我就不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30 12:09:00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8-9-30 11:43:00的发言:
在我看来,高盛似乎不是养猪专业户,它进来无非是想赚了就跑的,控制产业链干什么?只要国家感到威胁了,就要回购,那么就老老实实掏钱吧,我看这才是人家的目的,你说让他5-10年搞我还相信,20年以上搞,我就不信了

有道理,顶一下。

不过我对现在国内肉食产业的过度分散和质检不严也不太满意。

如果高盛进来促进一下,就算给人家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