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所有人都在谈论香港股市的暴涨。继昨天上涨3.8%之后,恒生指数(Hang Seng)在开盘几分钟内上涨6.4%,收盘时涨幅回落至2.7%,这也令恒生指数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最高收盘价。
由于中国内地股市的散户通过“沪港通”(Shanghai-Hong Kong Stock Connect)大量涌入,香港股市的成交量也急剧增加。
此外,香港股市当日总成交量达到2650亿港元,超过了周三创下的记录。相比之下,2014年的平均日成交量只有690亿美元。
自去年11月开通以来,沪港通就已令上海和香港的投资者能够越境开展股票交易。然而,在上个月监管机构允许国内互惠基金使用这一机制以前,沪港通的成交量一直不高。
在沪市,中国投资者一直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开设新账户,将资金注入股市,部分中国企业的估值已成天价。相对来说,香港股市显得划算多了。
至于内地投资者为何会被香港股市吸引,这从AH溢价指数(A-H Premium)就可以看出来。该指数跟踪研究了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企业。该指数显示,就在去年11月,沪市的股价还低于香港股市的股价。
然而,在经历了一阵止跌回升之后,3月底该指数达到135点,表示对于投资同样一批企业,中国内地投资者要比香港投资者平均多支付35%的价格。如今,随着香港股市的暴涨,这一溢价已跌至25%。
就在香港股市飙升之际,中国内地股市却出现下跌。上证综指(Shanghai Composite)回落0.9%,令该指数今年迄今涨幅降至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