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8-9-29 0:13:00的发言: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的价值运行空间,即增加社会有效需求。
次贷危机,在今天看来是信用过度扩张造成的危机,在明天也许就是经济均衡的常态,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有一顶.
如果那些信用度低的贷款者能够正常偿还贷款,还哪来的次贷危机?而他们又是什么原因不能正常偿还贷款呢?而对于那些贷款机构,又是什么原因使之再融资发生困难呢?又是什么原因即使出售抵押房也不能低偿当初的贷款及利息呢?一句话,实体产品的生产及预期不佳.这其实意味着,当初这种住房生产是盲目的,它缺少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其它产品的生产---但人们却曾经预期人们可以进行这种生产.而所谓的金融创新.则对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使住房的生产不恰当地扩张.或者说,它使未来尚难以确定的生产观念地成为一种确定的生产.然而,当这个未来成为现实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种预期是错误的.于是---------
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也不再于市场自由,而在于人们对于预期或者说理性预期还是缺少点技术上的手段.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再无耻,也不会明知未来是火坑也要往里跳-----那可是私有制国家,人民为之买单的可能性是极小的----美国政府之救市并不是为了这些金融家及其所有者们,而是为了整个经济体系.对于全体人民而言,市场对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倒是我们公有制国家,那些败家子们,祸害了多少公有财产,也未见伤其自身的毫毛之万一----这也是中国必须走向私有制的一个理由.
救市,不过是给今天的经济体系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柱,从而给未来的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喘息的时间,未来的经济复苏,一是在于扩大那些有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这必须依赖世界市场,二是有新的影响面巨大的新产品的出现----一如当年的信息革命一样.对于第一点,太过考验人们的智慧了----这不仅仅是经济智慧;而第二点,如果出现,则会迎来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但这会是中国的机会吗?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哪只是一个梦而已(中国现在的高速增长,不过在于一种后发优势而已.这个优势是不会长期保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