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3653 7
2015-04-16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4日发表题为《中国最好的选择:加强改革而不是大搞刺激》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文章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5年的增长目标仅定为7%左右——这是多年来最低的增速。他还告诉全世界,中国增长放缓将成为“新常态”。可想而知,很多关注中国经济的观察家们作出了过度反应。

文章称,有一派认为,中国领导人绝对不能容忍增长如此减速。他们预言,北京必定会重新动用旧工具箱,大搞刺激以重振增长。还有一派声称,中国经济正在掉下悬崖。他们认为7%左右的增速低得令人不安。这反过来暗示中国经济一定陷入了真正危险的困境。


文章称,然而现实是:我们需要习惯中国较慢的增长,增速放缓本身不是令人担忧的理由,尽管从长期来说,7%的目标可能太乐观了,不会成为“常态”。按照北京所承诺的,如果在增速放缓的同时能真正深化结构性改革,比如允许民营部门进入金融和电信等行业与国家垄断企业竞争,从而开辟新的增长机会,那么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仍将强劲增长。因为中国正在进行历史性的转型,这是为重新启动受债务、产能过剩和结构性效率低下等问题困扰的10万亿美元经济体而实施的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文章称,中国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上。这个国家近40年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这一模式依赖于政府投资、出口、产业政策以及国有部门享有的特殊待遇。中国变成了能源密集型经济,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这二者的有害结合令经济和环境都遭到损害。

文章称,因此,需要进行改革。北京计划建立一个新的模式,这一模式与清洁的环境并存,以消费、竞争和民营部门获得更公平的待遇为基础。

随着增长放缓,北京现在主要有三种选择:再搞一次大规模经济刺激来推动增长;胡乱应付;或加大力度推行改革。

第一种选择会加重中国经济的不平衡和扭曲,推迟不可避免的惩罚,让北京逐步走向经济悬崖。

第二个选择是让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稳定陷入危险之中。

因此第三种选择是中国最好的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的路线。

保尔森说,这就是他对中国的改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原因所在。中国领导人明白他们需要做什么。中国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这个国家减少给国有企业补贴和监管优越性、向民营部门开放能源和金融等重要行业以及促进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的速度和程度。

保尔森说,他相信市场能够产生神奇的力量。出乎意料的是,中国政府也想借助这种力量。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发表的经济政策声明中,政府宣布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16 13:20:24
评论:
中国经过一穷二白,大锅饭,30年的改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就必须进行改革,打破各种束缚进行创新,调整经济结构,以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6 14:54:34
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选择,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2 18:17:50

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选择,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26 16:50:31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9 15:33:50
改革也不是一个筐,不能为改而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