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传统文化或国学】
很多人对某些外来文化是不是属于国学有争议,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国学论坛的讨论会上表达过我的意见。
我们举个例子——二胡这种乐器,是外来的,葡萄这种食品是外来的,现在如果从文化角度来说,他们属于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有人说时间长了就算了,但到底时间多长才算?有很多人并不按时间来讨论,而是按来源来反驳,说白了,你说时间,他根本视而不见,丝毫不和你谈时间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叫传统文化或国学。
我们先来说文化,所谓文化,是一种人类群体性的整体普遍共识习俗、文字、语言等等的一种综合。
传统从字面就可以看出——流传下来的系统。
一个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什么——思维方式。人类的一切可外化的内容,都是根源于某种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不同的外化表现。一群人之所以互相认同外在的语言表达方式,看问题的观点或形成类似的行为方式,其根源也在于有类似的思维模式,从而导致对整个世界的世界观,对人生的价值观的,对举手投足的分寸的类似。
所以,所谓传统文化,是某一群人,以共识的思维模式形成的一套外化的知识、行为、交流等整体的综合。
那么,以此而论,国学或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处于一般我们认为的中国或以前一直认为的中国这个地区范围中,最核心和主导地区的人群普遍共有的思维模式所认同、接受、使用的知识体系与行为体系的综合。
那么,回到前边的问题——二胡是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当然是,因为这个乐器,作为一种工具,在中国的地区范畴中,是此地区的人展现和表现其思维模式中所具有共性内容的一个工具。
一个具体的东西、文章、书籍、观点等等,只要它被某个地区的人接受了,并且使用用了,而且目的不是推广它来源的地区的人群的思维模式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认知,而是为本地人的这些内容服务,那么,只要本地区的精英与世俗阶层都没有整体的排他,它就已经归属于此地区的传统的表现形式中了,也自然归属于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范畴了。
所以,汉传佛教或汉地的佛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注意:佛教并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表述上是不同的),景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利玛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但现在的基督教还不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所以,日本人对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内容,但这些文献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是属于国学发展的范畴,已经不是单纯的西方文化了。景教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物,而不是什么外来文化的暂居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