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5317 3
2015-04-16
  管理上面所谓的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做治术;一类叫做心术。治术是应对外人的;心术则是看护自己的。心术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作风;治术是为人处事的技巧和谋略。显然,心术是治术的根基。心术是本质;治术是工具。    心术正的人,使用治术就显得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心术不正的人,即使精通谋略,也难免作茧自缚、自取灭亡。这就好比是骑马要有根缰绳,有了这根缰绳,就能驾驭烈马,日行千里;没有这根缰绳,上了烈马只能摔得很惨。  
  古往今来,很多自以为聪明的权臣小人,玩弄手腕、机关算尽,最后还是自己落个没好下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好的心术。当年,李世民刚刚得天下的时候,有大臣建议他清理身边阿谀奉承的臣子,并且提供了一个很有谋略的办法,就是假装很严厉地坚持一个错误的观点,然后让大臣表态,那些据理力争的就是忠臣,那些随声附和的就是奸臣。李世民听完这个建议后,当场给予了回绝。他的观点是,领导是标杆、下属是影子,领导是盘子、下属是盘中水,杆子直影子就直;盘子圆水就圆。使用欺诈的手段,只能起坏作用,不会起好作用。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世民不以诈术辨忠奸“。  
  在这个典故里,可以看见唐太宗的心术,是比较正的。他遵从四个字:一是“仁“,他心存宽厚,不愿意用欺诈手段去威胁别人;一个是“和“,他重视自身的表率作用,注意维护团结,对人诚信为本;一个是“止“,他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自己行动的界限在哪里;一个是“静“,他能冷眼看待别人的建议,独立思考,认真评判,不草率、不盲从。  
  其实心术也就这么四个字,叫做“仁和止静“。  
  前两个字说的是修养。  
  仁就是心存善念,和就是不走极端。仁和加在一起就是指“宽厚能容,与人为善“。  
  后两个字说的是作风。  
  “止“说的是要有大局观,抓住要领,有所不为。一个领导者的大局有两处:  
  第一处叫做“三要。“一要利民,就是要时刻想着让众人受益,让大家有好处,让百姓有实惠;二要敬士,就是要给做贡献的中坚力量以应有的待遇,赏罚分明;三要用才,就是做事情要选合适的人,择人任势,人尽其才。孔子说这三条是大节,大节定了,在其他小事情上有些过错也不失为一个出色的领导。大节把握不住,在其他的事情上再努力也是枉然。  
  第二处叫做“五忧“。要忧贤才,看看自己是不是选拔了合适的人才,是不是给了人才应有的待遇;要忧决断,看看自己的决策是不是正确,战略方向对不对,有没有风险防范措施;要忧谋略,看看自己有没有好的方式、方法来组织实施,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不能顺利解决;要忧众寡,看看分配是不是公平,大家的意见和要求是什么,能不能满足;要忧德行,看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道德标准,能不能令大家佩服。“静“说的是要把握住自己的情绪,进而控制自己的行为。“静“的要领是“见利不动,遇事不慌,半只冷眼,一颗素心“。一个好的领导者要有静气,遇到大事件的时候,要稳住心神,压住阵脚,这样下属们的心神才能稳定,局面才不会乱;而平时没有事的时候,则要兢兢业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这样下属做事情才能够不松懈、不荒废。这叫做“以有事之心处无事,以无事之心处有事。“平时待人接物,首先要冷静,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能从局外人的角度冷眼评价一切。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大局不犯错误。能做到“仁和止静“的程度,那么一个领导者的心术就可以说是完整了,这个时候再去驾驭那些五花八门的治术谋略,就可以得心应手、顺理成章了。  
摘自 赵玉平《 梁山政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2-29 21:29:05
见利不动,遇事不慌,半只冷眼,一颗素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15 17:56:54
点赞!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15 19:02:3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