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方兴未艾。随着习近平将访问巴基斯坦,一批旗舰项目的落地必将再次捧红“一带一路”。然而,除了这些将来时的大项目,8条发自中国不同地区的 “中欧班列”早已悄然横贯欧亚大陆。一边日夜输出货物, 一边在贸易中探索和完善连通整个欧亚大陆商业和经济的方法。明天,春节后即返回西班牙的第二趟“义新欧”班列预计回到义乌
去年,跨越亚欧大陆桥的中欧班列首次实现了冬季常态化运行。2014年,沿袭几十年的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指导价。这一重大改革,让跨越亚欧大陆桥的中欧班列货运量一年间增长了近三倍,成为领跑“一带一路”的经济新引擎。
这些班列经由东、中、西部三条国际大通道直达欧洲,其中西部通道经阿拉山口 (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除义乌和苏州外,其余重庆、郑州、成都、合肥、武汉、长沙均居中西部地区。班列的开行,给了这些地区从闭塞腹地变身为中国开放前沿的机会。
香港《凤凰周刊》2015年第11期关注“一带一路”,刊文《开往欧洲的列车——中欧货运班列调查》,作者张弛。
文章指出,对于沿线城市来说,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成熟前抢占战略地位,谁就可能在规划中成为节点性城市,享受政策扶持, 继而为本省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谋取利益。也就是说,谁成为了中欧货运的集散中心, 谁就能掌握未来“新丝路”的商业脉搏。

2012年05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重庆用地球模型一目了然介绍渝新欧物流通道。
以下为《凤凰周刊》文章全文:
从马德里出发,直奔中亚,目标中国义乌。2月22日(农历正月初四)上午10点,经过24天的长途跋涉,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返程的国际货运班列缓缓驶入义乌西站。这是“义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运行以来的首趟回程班列,也是西班牙乃至欧洲商品第一次通过铁路直接运抵义乌。
西班牙是义乌小商品进军欧洲市场的中转站,目前西班牙市场上销售的小商品3/4来自中国义乌。从欧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回程班列将32个车皮、64个标准货柜欧洲原产地的红酒、橄榄油、乳制品等年货首次通过铁路带回中国。
据义乌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春节后即返回西班牙的第二趟“义新欧”班列预计4月20日回到义乌,之后会立即再次启程前往马德里。
多国司机接力开行
义乌—新疆—欧洲,这是“义新欧”货运班列名称的由来。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货运班列,是目前开行的8条中欧班列中最长的一条,也是全球最长的铁路货运班列。班列行程1.3万余公里,几乎横贯欧洲,途中更穿越7个国家,贯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据中铁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要顺利实现在义乌与马德里之间的往返开行,“义新欧”除在哈萨克斯坦、波兰两次换轨,还需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伊伦进行第三次换轨。
说是换轨,其实就是换车。比如,从波兰进入俄罗斯时,由于两国之间铁轨宽度相差85毫米,必须要把欧洲标准的窄轨列车换成俄罗斯标准的宽轨列车。“这样一来,就需要工作人员把窄轨列车上的货柜集装箱,全部吊装到宽轨列车。64个标准货柜,大概耗时一个半小时”。
进入哈萨克斯坦之前也一样。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除了办理货物通关手续,铁路部门还要对列车安全状况进行检测,并进行第一次换轨。在中哈两国的边境火车站,都建有换装库。换装库里有中哈两国技术标准的两条轨道,中方铁轨宽度1435毫米,哈萨克斯坦宽1520毫米。中欧班列一般是在哈方口岸进行换装,工作人员先把电气化机车换成内燃机车,经由内燃机车牵引行驶19公里到哈萨克斯坦边境后,将中方的货物吊装到哈方车辆上,换上哈方司机,中方车辆再开回来。
每趟中欧班列都配备有两个机车车头,一个用于正常行驶,一个遇到突发状况时备用。为确保行车安全,列车驾驶室还装有“黑匣子”。“黑匣子”可自动监控列车技术参数,监督司机工作状况,如果遇到司机打瞌睡等情况,列车将会紧急制动。“‘黑匣子’有无人警惕功能,每隔50秒内就要人为解锁一次,不然列车也将实施紧急制动”,这位工作人员说。
班列在中国境内运行是靠沿途各铁路局站站接力完成。“列车每到一个铁路局(集团)管辖区域,就会更换一次司机。”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从义乌出发,沿途要换7个司机,才能到达新疆阿拉山口。在境外运行时,为确保列车始终由熟悉路况的司机驾驶,班列每到国境线就会更换司机。
当地时间2014年12月9日上午11点,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第一次经由“义新欧”班列收到了来自遥远东方的“圣诞礼物”。童话故事里,圣诞礼物来自圣诞老人的家乡拉普兰德,但现实生活中,全球超过60%的圣诞用品来自中国义乌。
在随后的接车仪式上,西班牙发展大臣安娜·帕斯托尔(Ana Pastor)和中国驻西班牙使馆代办黄亚中共同为“义新欧”货运线路开通揭牌。班列辐射的12个国家驻西班牙大使出席了接车仪式,浙江省政府也派专人带来贺信。
这趟装载着82个标准货柜的货运班列,2014年11月18日从义乌启程,经新疆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最后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历时21天。这82个标准货柜的货物,可为中欧之间增加200万美元的贸易额。
首趟“义新欧”班列今年1月30日返程,已于 2月22日中国春节期间抵达义乌。列车装载了64个集装箱的西班牙食品,包括葡萄酒、橄榄油、乳制品和火腿等中国中产阶层日益青睐的消费品。据义乌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第三趟班列将于4月20日出发,行程有望缩短至18天。
“义新欧”首次成功往返开行,也让义乌市政府对这趟班列充满信心。一位政府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义乌将进一步争取铁路口岸的开放,争取肉类、水果、汽车整车等国外商品指定进口口岸,让世界商品更好汇聚义乌,推动义乌市场向“买全球、卖全球”发展。

2014年9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习近平提议双方共建“义新欧”,并明确表示货运班列将直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习近平力促
“我感到很振奋,也充满信心”。在义乌做外贸生意的东北商人老纪,最近一直很关注“义新欧”班列的运行情况。他说,相比中亚和中东地区,他更愿意做欧洲和南美的生意,“这可以保证我有足够的利润,实现我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产业升级的理想”。
但如果像以前做中东贸易,一味追求低价格,这就是一句空话。“made in China名声不好,不是我们不想做好,是客户的订单就是这样要求。他要买最便宜的产品,才能赚取最多的利润,质量好的价格也高,在那些地方根本卖不出去”。
“义新欧”从义乌启程那天,他在店里对着地球仪,仔细研究了这条货运班列的线路。“起点义乌,经乌鲁木齐,出阿拉山口,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然后奔乌克兰,再进东欧波兰。这一路,从中亚到欧洲,包括东欧、西欧、北欧,直达西班牙的马德里。我想,只要商路畅通了,跟随中欧班列西行的脚步,中国制造挺进欧洲市场完全没有问题”。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