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外籍老师多,留学生多,这种国际化的环境对于开阔眼界,转换思维方式还是有好处的。汇丰是三年制,双学位,全英文的,在理论知识和实习经历方面都更加扎实,因此含金量要更高一些。现在一些两年制的金融硕士,第二年找工作,第一年忙实习,上课很水的。
深圳证券公司在总资产、净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等主要指标上均居全国第一。深圳基金公司管理基金数量、基金规模和净值均居全国第二。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总市值居全国第三。深圳保险法人机构资产总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排名全国第二。私募全国十强深圳占一半。总之,深圳的金融规模不输京沪多少,但大学却比京沪少得多,所以深圳的同学反倒占有更多的人均机会,深圳缺乏实习机会真正是天大的谎言!而且,今年以来深圳战略地位提升的迹象很明显,新年伊始,总书记就给深圳下了批示,开年第一天上班总理就到深圳视察。北大新校长林建华是汇丰的创始人,正式就任北大校长前一周就到汇丰视察。
汇丰金融,经济,管理三个专业加在一起招收保送生200人左右,从全国范围巨大的生源库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并不算多,和光华一样,总的来说都是顶尖的生源,况且,人这个东西很复杂,未必成绩排名高几名的就一定更优秀,总体素质差不多,关键看培养。人多反而是好事,人多校友多,势力大。而且招生也不是你想多招就能多招的,首先你的软硬件要能够支撑,汇丰有6万平米的新大楼,其次,招生量受国家计划的制约,国家给汇丰的招生指标多是因为深圳大学少,缺乏金融人才,可是汇丰很大一部分人还是选择北京就业了,牌子都是一样的,就业就看自己本事了,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能力,但不一定是考试的能力。
汇丰全日制学生毕业不过7届,就涌现出以香港中文大学助教授颜瑾(2005级学生),A股上市公司康达尔集团总裁季圣智(2009级),投哪儿网创始人吴显勇(2005级学生)、余额宝基金总经理王登峰(2006级学生),摩根大通投资服务部副总裁石锐为代表的一批学术新秀和业界明星。如今,毕业生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等地的大型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成为影响日彰的“北大汇丰力量”。用北大朱善璐书记的话说就是:北大汇丰是北大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