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睿(云南创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廖慧(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上市公司总市值位居全球第二,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以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工具也在逐步完善,继股指期货推出以后,上证50ETF期权已于2015年2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基础性的金融衍生品,股票期权的推出预示着我国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将对资本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从理论上讲,股票期权是一种中性产品,一方面期权的杠杆属性可能会放大市场情绪的作用,放大当期的波动;另一方面期权的对冲功能有助于平滑当期的波动,整体来讲对于市场趋势的影响并不明显。从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推出股票期权前后股指的走势来看,股票期权并没有改变市场运行的规律,股指走势并没有出现系统性变化,仍然是延续前期的发展趋势。
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期权双向交易等特点,期现的互动关系能够增强对标的股票的需求,改善标的股票的流动性。通过比较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印度等地区股票期权上市后现货标的股票价格的涨幅、波动率、成交量变化情况的统计发现,短期内标的股票的价格波动率显著上升,长期则出现分化,与标的股票自身特点相关;标的股票的成交量会显著上升,标的股票的流动性得到改善。
股指期货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速,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面貌有显著改观。但从资本市场整体发展来看,目前单一的股指期货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从完善证券市场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满足市场对避险工具的需要、更好服务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股票期权市场就显得很有必要。
首先,股票期权有助于减少大盘的波动性风险。股票期权,特别是股指期权或主要的ETF期权,与股指期货一样,具有双向交易特点,均是完善股市内在稳定机制、夯实股市平稳运行的有效工具。比如在股市下行区间,可以通过在期权市场买入看跌期权来减缓现货市场上的下跌压力,有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同时,在股指期货品种过少的情况下,可以用ETF期权复制期货来对冲部分系统性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一份期权合约,有卖方也有买方,多头和空头均是对立统一的,并不能片面的被认为是做多或做空的工具。
其次,股票期权的推出能够避免出现产品和机构同质化风险。从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实践来看,参与主体涉及到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QFII、信托、保险资金等,基于股指期货的产品设计与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渐深入,产品创新的步伐大大加快。相较而言,股票期权的投资者覆盖范围更为广泛,专业机构投资者没有准入门槛限制。从产品创新层面来看,期权的推出意味着A 股市场已经进入衍生品交易时代,投资策略已经从单纯的股票组合转变为股票、期货、期权组合,由此衍生出来的投资策略也更加丰富。并且,期权和期货序列的其他产品也有望加快上线,我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将迎来大发展时期,从而推动资本市场全面进入专业化时代,资本市场格局也将发生深刻改变。
可以看出,除具有期货杠杆性、风险管理功能、价格发现功能等特点外,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创新与业务创新的基础零部件,还涉及到标的证券的波动率特征,扩宽了风险因素范围以及策略覆盖面。可以预见,股票期权推出将极大丰富我国金融市场的产品序列,加速机构多元化和专业化路径发展,并成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工具体系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