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477 0
2008-10-05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

沃尔夫(Martin Wolf) 2008-10-02

距今而言,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才过去70多年。美国国会众议院否决了财长保尔森(Hank Paulson)提交的救市方案,就此判断,它认为可以冒险再经历一次大萧条。可以说,那次经济衰退是20世纪最大的灾难:它和其它一些事件共同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仅仅是希特勒的上台。能想象现在一场大萧条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恐惧吗?

这样的恶兆看起来太夸张了。好吧,我期望,以后证明它们的确是被夸大了。但那种可怕的后果并非不可能,不是因为一场衰退已无法避免,远非如此,而是因为我们需要行动来阻止它。

我们正在目睹金融体系崩溃,金融跨越空间和时间,将不同经济要素整合在一起。没有金融,现代经济体无法存活。但现在随着信用崩溃,(资金)向安全性资产转移,金融体系面临威胁。我们确实可以做这样一场实验,看看没了金融会怎样。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甚至在众议院否决保尔森提案前,3月期美元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与预期官方利率息差就已超过200基点。在2007年8月,即这场危机开始前,息差可以忽略不计。但问题不仅于此:周一短期国债收益率低于1%;金融机构的信用违约互换(CDS)息差上升到异常水平;高风险债券的信贷息差迅速扩大。救市提案被否决后,这一切都可能变得更糟。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周一也下跌了8.8%,是其1987年10月19号以来最糟糕的一天。那种认为惩罚华尔街(Wall Street)不会伤害到主街(译者注:英文为Main Street,在此泛指总体经济)的想法是荒谬的,没有什么能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大跌更好证明上述想法有多荒谬。两条“街”是交接的,街道一向如此。

如果金融体系停止正常运转,同时一系列金融机构崩溃,所有人都会受到伤害,因为企业和家庭都会无处贷款。当前正发生的是一场愈演愈烈的恐慌,欠缺流动性的金融机构抛售资产,使它们自己和其它机构更为羸弱,尤其是它们的资产负债表在按市价调整。这使它们放贷额度更少,并因此更为影响资产价格和经济体系,从而进一步损害资产质量。

这就是泡沫的最后一步——“剧变”(revulsion)。已故的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认为,这个时候投资者因过于害怕而不再参与市场活动。不幸的是,当前受到惊吓的投资者是银行。它们甚至希望避免向彼此贷款。上周我在文章中提到(《保尔森计划非全面解危方案》),美国金融部门总债务占GDP的百分比从1980年的21%,上升到2007年的116%。这些巨额债务里的绝大部分都是金融公司之间形成的。如果信贷没有得到扩充,崩溃就会来临。这就是投行业在几星期内就消失的原因。

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来看美国众议院否决救市提案?那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大错。

可以理解,因为用纳税人的钱,从那些制造了这场危机的贪婪的蠢货手中购买被称作“有毒”的抵押贷款证券,这是难以容忍的。那些对“社会主义”有敌意的共和党人,不想对那些不配如此富有的有钱人纾困(至少是选举前),同样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信的。还可以理解的是,这份提案并不让人信服(原因我上周已经给出)。设计这份提案是为了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问题看上去肯定是一场越来越严重的破产危机,尤其是在房价下跌以及经济继续走弱之际。

然而,众议院否决救市提案仍是一个大错,因为最终结果会损害弱势群体利益,并破坏市场经济的合法性。保尔森的救市方案确实有漏洞,但否决它并不能让人相信马上会有更好的结果。相反,这么做只会让人们相信美国政府选择无所作为。在市场如此脆弱、政府担保最必不可少的时候,这可能是最糟糕的信息。

保尔森没有选择另一种方案,这很遗憾。让一位金融巨头负责拯救华尔街,也是一件憾事。但是,否决提案仍然是错的。其实,应该在该提案的基础上加以修改。

现在怎么办?首先,应该找到一份众议院能通过的方案。找到这样一份方案是可能的,可以通过坚持要求受援公司康复后进行全额偿还,来保护纳税人利益。像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高盛(Goldman Sachs)所做的那样,购买优先股,可能是实现该方案一种很好的方式。

第二,随着股价下跌和银行间借贷瘫痪,看起来有可能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在今后的日子里会发生融资困难。各国央行应该付出所有能想得到的努力——也包括一些想不到的——来保证这段时期这些流动性需求得到完全满足。美联储(Fed)会发现还需要救援一些机构。既然如此,唉,那就救吧。

第三,欧洲人(包括英国人)应该认识到,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在如此困难时期,即使是欧洲央行(ECB)和英国央行(BOE)一次微小的减息,都会发出有用的信号。现在下调利率是最不可能引发通胀的了。

目前出现的一切都令人难以接受,要求救市的需求也令人难以接受。更大、甚至更为复杂的金融“巨兽”的出现——都因太大而不会破产——是危机将要来临的预兆。尽管要考虑解决危机导致的长期影响,但首先要解决危机。

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曾说过一句名言:“我们唯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说实话,房价和信用泡沫破灭后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真实的。但恐惧也是一种危险。当信心崩溃后,市场无法运作。现在,必须重塑信心。

问题并不是缺乏如何这样做的知识:我们知道如何重建受损的金融市场并重新注入资金。缺乏意志是问题所在。政府应该开始表现出,它控制着事态的进展。在一届失败的美国政府末期,这看上去是要求太多。罗斯福的搭档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曾说:“美国在用尽所有其它办法后,总能做出正确之举。” 现在,其它办法都已用尽。政治家该做出正确之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