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967 0
2015-04-24

江南大学怎么样_江南大学研究生院_江南大学图书馆


一直以来都很少听说过江南大学,前几天听同学说他准备考江南大学的研究生,我才对江南大学有个初步的了解,那江南大学到底怎么样,宿舍怎么样,学习环境怎么样?江南大学研究生院又如何,还有江南大学图书馆好不好。我只知道江南大学是我国的211和985工程学校,其他的就不知道了。下面就江南大学怎么样和江南大学研究生院和江南大学图书馆的问题来好好了解一下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怎么样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九五”首批入选)。学校办学史可上溯至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精神;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被誉为“轻工高等教育明珠”。

学校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太湖之滨、雪浪山麓——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蠡湖校区(唯一校区)落成于2005年,占地面积3200亩、水域面积400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以“曲水流觞,生态校园”为设计理念,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入选教育部、住建部首批“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高校”。

学校办学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重点学科5个;4个学科进入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前五名,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蝉联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纺织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五;工程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前1%。

学校设置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体育部等18个学院(部)。

学校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功能食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部省级平台31个;“十一五”以来承担并完成了“973”、“863”、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358项;获部省协会以上级奖励47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专利申请数、授权数稳居江苏省前三位、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02人,其中专任教师1777人(含研究生导师886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57%,博士学位人员比例5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31%;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海外千人计划”入选者1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在教育部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占据25席;拥有部省级创新团队30个,其中国家优秀教学团队3个;设置教师卓越中心,实施“至善青年学者”提升计划。

学校现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建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及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国家精品教材3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6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7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54项,其中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胜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2014年在51个本科专业招生。

学校现有各类在籍在册学生8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907人、博硕士研究生7374人、留学生803人;在全球建有校友分会69家,拥有海内外校友15万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25%;学校位列教育部全国就业工作50强,被微软、宝洁、中国电信、百威、强生、联合利华、中粮、三一重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列为校园招聘目标高校;获批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学生入园创业企业70余家,成活率超70%,获评“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校”。


江南大学研究生院


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学校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 “生态校园,曲水流觞”,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及半个多世纪的独立办学,江南大学已成为一所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目前学科涵盖10大门类,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类别,51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纺织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五。在ESI最新统计中,江南大学工程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前1%。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68人,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64%,博士学位比例达43.1%,具有海外研修背景比例达22.4%。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近800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2万人、研究生约7500人,各类留学生近800人,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4万余名毕业生,其中多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


作为我国轻工、食品、工业设计、纺织等高科技的摇篮,江南大学建有食品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酵工程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2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与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机构;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拥有全球首家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十强院校“江南大学北美学院”;成立了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一批知名企业和众多社会名流在校设立奖学、奖教金;海内外校友分会总数已达60家。“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大批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共获国家、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约40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专利申请与授权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近11年综合排名跃升了79位,被誉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学之一。


如今,江南大学正按照“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服务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凝心聚力、奋勇攀登,努力开创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的新局面!



江南大学图书馆


江南大学图书馆 由原无锡轻工大学图书馆、江南学院公益图书馆、无锡教育学院图书馆和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图书馆分别于 2001 年和 2003 年合并组建而成。图书馆座落于江南大学新建校区中轴上, 2007 年 10 月 27 日落成启用。图书馆建筑面积 52217 平方米 , 可容纳图书 270 万册,阅览座位2800 个 ,是目前江苏省内单体建筑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之一。我馆是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馆,全国化工信息检索与教学研究会副理事单位。


  馆内业务和管理机构:设办公室、资源建设部、流阅部、信息咨询部、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08、网络技术部等六个部门。江南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资源与管理中心挂靠在我馆。现有在岗职工92位 , 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68人(占73.9% ),其中博士 2人,硕士18人;拥有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8人,中级职称 50人,具有中高级职称者占全馆人数的78.3% 。


  在“211”工程、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教育部修购计划和荣毅仁教育基金的支持下,图书馆现拥有总容量90T,光纤磁盘阵列二个,拥有文献查询与阅览计算机400余台的智能检索室与数字媒体阅览室各一个,存有数字资源60T。馆藏:纸质文献227.47万册,数字图书 853.2万册,拥有中外文数据库41个,自建数据库 4个,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 30000余种。


  目前图书馆周开放时间为 98 小时。主要提供的服务项目有:文献服务:文献外借、预约、续借、借阅、文献复制、文献导读、自助打印/复印。信息咨询服务:文献资料代查代检服务、专题信息汇编服务、定题检索服务、回溯检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收录与引证查询、参考咨询服务、科技查新、学科前沿信息推送服务。用户教育:图书馆介绍与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收集和整理用户需求。特色服务:书目服务、教师书店现场采书、数字资源利用讲座进院系、国际协会或学会辅助服务、投稿指南服务、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指南、重点读者服务、图书馆信息集锦、日本科学协会赠书、教师优惠购书、图书馆主页服务。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L08) ”是目前国家教育部授权批准的、具有部委级查新职能的认证机构,面向江苏省以及周边地区的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开展科技查新与咨询服务。江南大学图书馆已开展科技查新工作多年,共完成各类科技查新项目8911项。


   2003 年至 2014年发表论文479篇,其中 cssci/cscd 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232/2篇,核心刊216 篇。编写出版图情专著等18部。图书馆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图书情报学类厅级以上项目27项,校级项目 17 项,图书馆馆立项目 8 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