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723 1
2015-04-26

说明:这是一次与教学本科生的一次邮件对话,感觉对国内经济学教学与学习有借鉴意义,供大家参考,盼争鸣!谢谢

郭老师:

        您好!我是金融﹡班的﹡﹡﹡,我的学号是﹡﹡﹡ ,我们的课是周﹡﹡﹡上午的。作业已经发给您了。自我感觉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怪怪的,总觉得与我们的常识好像不符,但运用经济学的知识也能说的过去。感觉有点像在拿经济学的知识进行诡辩,明明在常识看来,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值得提倡的,现在还非要用一些知识来为其辩解。就觉得自己是在拿一些个人都不愿接受的东西去说服他人。是不是因为我对于成本收益的分析还不够透彻啊?还有一点,我想问一下老师,对于国际经济学这门课,怎么去学好它,哪些又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呢?希望老师能帮忙解答一下。

﹡﹡

     你好!

     很高兴看到你写出这么精彩的小论文,也很钦佩你能够对经济学甚至是哲学思考、领悟的这么深!希望咱们同学都能思考这么深!我相信多数同学都会存在很多像你一样的困惑,只是很多人不会这么认真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的确诡辩与哲学之间有时候实际上是没有清晰的界限的,因为都是有点太过抽象,甚至虚无缥缈的特征。所以在大家还没有对经济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和掌握的时候,常常会存在很多困惑。我觉得,经济学之所以不是在诡辩,原因在于它的研究可以体现出明显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应用价值或实践指导意义,而诡辩可能只是能够让少部分人通过狡辩而达到个人的特定目的,甚至是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上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拿你的小论文来说,大学生吃泡面问题的分析具有很直接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大学生吃泡面的范围和频率有多大?全国各高校大学生是否带有共性?男生和女生吃泡面的特征上有什么不同?城市来的孩子和农村来的孩子吃泡面有什么不同?大学生究竟吃泡面的个人考虑的原因有哪些?等等。所有这些如果能通过实地调查得到数据,再结合你这里的成本收益,短期理性和长期理性分析,作出合理的解释,最终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这不就是体现除了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了吗?这是在提供合理化解释,那么我们这可能就不是诡辩了吧。的确,大学生有吃泡面的现象,可能有些同学还经常在吃。我们有看到这种现象的存在,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应该存在的,如果有同学经常吃泡面,实际上通过我们对健康成本的考虑,我们应该可以在论文中提出一些忠告和建议的,可以吃,但不能常吃,因为长期的健康风险可能就不再是理性的行为了。所以在解释完,要预测,吃泡面尤其是长期吃泡面,会存在健康隐患,所以提的忠告是不能长期经常吃。这样我们还是在诡辩或狡辩吗?不是了吧!这是我对你第一个疑惑的理解,不知道这样是否打消你的疑惑,我们还可以再探讨。

     如何学好国际经济学,实际上我也有在反复地给大家灌输一些我理解的方法。应坚持这样三种境界的学习:第一位的是学思想,我们反复地强调贸易部分一直在证明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实际上就是在给大家灌输这样的思想,当然,后面金融部分更多地强调ZF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国际经济学与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只不过在于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其次才是学概念和理论,一个基本概念是理解经济现象的通用语言,而理论则是利用基本概念去解释特定因素(技术、要素禀赋,还是规模经济)对国际经济现象产生的影响的(影响的机制、作用的过程和影响的结果);最后才是去学一些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要去理解或强调某个理论解释有没有道理,是否合理,需要工具和方法做出说明。具体的学习过程,可能比较好的还是,先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再有课外阅读相关辅助资料。如果能坚持,我觉得应该会有效果。如果可能,可以尝试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愉快、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26 09:52:20
另外,这是关于本科生提交小论文作业基础上进行的讨论。我有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主题,利用经济学的知识、方法或理论去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让他们体会经济学理论的作用,感悟经济学的价值和学习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