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创一年最大单日跌幅
周一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创13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并刷新逾五周低点,虽然中间价续创逾三个月新高;交易员认为,日内人民币大跌与中国版QE呼之欲出有一定影响,午后离岸快速走低,加上境内流动性明显不足,境内即期汇率午后暴跌。
他们并称,日内市况罕见恐慌,但并未见央行干预身影,中间价稳步上行至1月16日以来新高,而日前中国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不希望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预计境内汇率持续下跌可能性有限。
“早间就有QE传闻,但午后市场反应过来,外资行做多美元,中资行加入购汇行列,加上流动性很不足,之后询价出来大家都不给的,”一中资行交易员表示,“最后8分钟是直线上拉,足见市场流动性之差。”
另一中资行交易员认为,中国版QE呼之欲出亦有一定影响,午后CNH领跌也加速了CNY走弱。
路透援引业内专家指出,如不出意外,中国将很快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央行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资产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以此撬动信用投放、拉低全社会的长期融资成本、减缓通缩压力并推动经济增长。
全球汇市方面,美元周一在交投区间的下半段企稳,这个区间正变得愈发稳固。上周五美国发布的经济数据疲弱,曾导致美元下跌。
以下为今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中间价,以及离岸市场人民币的主要报价:
| 在岸市场美元兑人民币 | 今日 | 上日 | 升贬 |
| 即期成交价格 | 6.2206 | 6.1950 | 0.41% |
| 中间价 | 6.1220 | 6.1241 | -0.03% |
| 日内相对于中间价最大波幅 | 1.61%(上限±2%) |
| 日高 | 6.2208 |
| 日低 | 6.1943 |
| 日内波动幅度(pips) | 265 |
| 1年期掉期升水 | 1460 |
离岸人民币市场,北京时间17:24
| 离岸人民币市场 | 今日 | 上日 |
| 1年期NDF | 6.2740/6.279 | 6.2695 |
| CNH即期 | 6.2180/6.2195 | 6.1958 |
[PAGE@默认页1]
外媒:中国新一轮QE呼之欲出
路透香港4月27日 - 如不出意外,中国将很快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央行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资产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直接购买地方债,以此撬动信用投放、拉低全社会的长期融资成本、减缓通缩压力并推动经济增长但不同于2008年的首轮QE,此轮放水将针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薄弱环节进行调整,以确保中国国计民生的长治久安。
从资产和负债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可获得清晰的结论:负债方最大的风险是人口老龄化和地方政府债务;资产方最大的风险则是经营性国有资产杠杆率过高。若不出台可以挣脱的战略性措施,这些枷锁将束缚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后患无穷。
中国今年首季的各项经济指标全线疲弱,表明当期7%的GDP增速仍不会是本轮经济调整的最低。无论是总理李克强频繁奔波在大江南北考察民情,还是中央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调研全国经济现状的负面反馈,都显示短期中国经济已出现严重的问题。
而从目前获知的信息,已推出、或拟推出的各项政策,包括央行购买商业银行资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三大政策银行注资、政府有意呵护下股市上涨等,都显示出明显的托底经济、降低杠杆的政策意图。
“政府正在下一盘大棋。”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煜辉教授指出,“从国家资产负债表来看,现在政策出台的思路,就是做大资产端、封闭负债端,吹大权益端。”
国家资产负债表是研究国家债务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综合反映一个国家资产总量、资产结构、负债总量、负债结构以及资产与负债的关系,同时还分别反映国内主要经济主体(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居民等)的资产与负债状况。
刘煜辉进一步解释称,从资产端来看,央行针对国开行推出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即允许国开行以长期债务进行抵押贷款,这可以看做是另类版的央行QE,目的是引导利率下行并增加流动性;而在负债端,则是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只是加大以新换旧的债务滚动,并通过负债成本降低实现企业盈利。
“股市的不断上涨,有利于经济性国有资产降低杠杆率,后续我们肯定可以看到更多的债转股,IPO、配股不断出来。”他称。
中国股市近期IPO(首次公开发行)、增发、配股频率已明显提高,募集资金的用途之一就是偿还银行贷款。有券商分析师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近年来,分别有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领军的三队中国顶尖智囊团队研究了中国经济的空白领域--国家资产负债表,尽管结论的重点内容各不相同,但都从资产、负债的角度揭示了中国社会和经济面临的短中长期风险。
[PAGE@默认页2]
人民币中长期不具大贬值空间
近两周来,人民币汇率再度震荡走强。4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241,较前一交易日下调40个基点,币值继续大涨,从而创下了自今年1月2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稍早之前,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加强,但当前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人民币不会出现趋势性贬值,汇率总体稳定将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估值基本合理
对人民币而言,始于去年11月的那轮下跌如今已告一段落。今年3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触及6.2760这一阶段性底部之后,便开始持续走强,直至在上周五创下近3个月的新高。截至发稿,人民币兑美元最新汇价维持在6.1930附近。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认为,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双向波动,但总体调整幅度本身有限,且人民币对其它货币总体上而言是升值状态,因此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与此同时,去年我国非银行部门人民币跨境收支总规模占跨境资金流动总规模的24%,今年一季度这个比例进一步增至27%,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仍在加快。
专家表示,目前人民币币值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走向。“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政府稳增长措施的加码让市场对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充满信心;就短期而言,A股牛市所产生的‘赚钱效应’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也导致了前期流出的部分游资重返中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焕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并未出现趋势性调整
反弹过后,人民币是否会出现趋势性调整甚至贬值呢?许多国际知名机构都对人民币的未来表现出乐观态度。
渣打银行指出,人民币不具备贬值的空间和可能,但不排除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会加大;花旗集团预计人民币将在今年11月之前被纳入SDR(即特别提款权,又称“纸黄金”),并表示如果能够实现,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信心将提高;摩根大通则认为,从竞争性贬值风险、资本外流及中国企业货币风险敞口等因素来考察,人民币对美元不太可能出现大幅贬值。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能够实现3%的经济增速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而新常态下的中国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中高速’增长。要看到,中国经济现在的体量其实已经非常大了,并且这一‘中高速’增长还将伴随着我们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因此,人民币从长期来看不会趋势性贬值,甚至将是升值的。”张焕波分析。
而日前汇丰发布的一项面向全球央行外汇储备管理者的调查报告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多数受访机构认为,人民币的崛起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有35家央行表示已投资或正在考虑投资人民币资产。
弹性上升稳中偏强
如今,与中国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已经超过30个,这不仅降低了相关国家在贸易中对美元的依赖,也让人民币汇率受到更多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
在谈及抵御外部冲击的信心和能力时,管涛表示,我国经济体量较大、货物贸易顺差较多、外汇储备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在应对资本流动冲击方面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外汇管理部门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加强市场参与者风险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合理控制风险。
张焕波进一步分析指出,中国放开汇率波动区间为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的实现创造了可能,而人民币日益具有的国际化和市场化属性则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提供了动力。他预计,未来人民币步入“稳中偏强”的走势将会得到来自中国经济的多方面支持。
“例如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能够为沿线各国带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还能提高人民币的使用频率。再如自贸区试点已经扩大到4个,而上海也正在酝酿更进一步的开放措施,这些改革红利的释放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变量。”张焕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