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520 3
2008-10-07

253641.pdf
大小:(391.9 KB)

只需: 3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值得一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7 10:35:00
好黑啊。。。我。。。我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0:37:00

[西南证券]专题研究:政府历次救市的时机选择、手段及内在逻辑

转自:http://www.caihuanet.com/hsstock/baogao/200809/t20080925_311271.shtml


发布时间: 2008年09月25日 13:04 来源:西南证券研究所  【字体:

   1. 自1990 年12 月、1991 年7 月,沪深两市相继成立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股市经常暴涨暴跌。从2007 年6 月的6124 点到2008 年9月18 日的1802 点,上证股指已跌去70%以上。面对股市持续低迷,9 月18 日政府打出“救市”组合拳。但下一步怎样?

  2. 本文回顾了政府历次救市的实际和手段。无论“救市”抑或“打压”,政府都是在按照一定程序、一定规章办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在按照自己的逻辑办事。因此其 行为有一定规律可寻。我们称之“救市三步曲”:第一步:风起于青萍之末,即舆论托市;第二步,牛刀小试,以观后效;第三步,重拳出击。

  3. 从积极角度看,股灾也为中国股市的制度性变革带来机遇。回顾股市发展历程,我们会蓦然发现很多有深远影响政策的出台,都发生在股市非常低迷的时期。通过对 中国政府历次“救灾”的总结,我们同样发现,对股市的基本制度进行建设,其影响要远远大于减税、调整股票供给等直接救市措施。

  4. 中国股市暴涨暴跌,表面原因是长期投资者缺失,投资理念同质化、短期化。但不能否认的是,国内上市公司本身缺乏投资价值,资产质量不高、长期不分红、重融 资轻回报等陈年痼疾,更要为中国缺乏长期投资者这种现状负上最大的责任!资本市场当前的制度性建设,很大部分就是在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服务。

  5.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800 点是当前政策底线,但并非不可逾越。政策市没有太多出路,它是政府与投资者的博弈。聪明的监管者应该把博弈放在投资者之间进行,这样既解放了市场又解脱了 自身,所以完善市场做空机制是必然的政策选择。在不造成市场恐慌的前提下,监管层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股市是否具备充足流动性、是否存在内幕交易上,而非股指 的涨涨跌跌。

 

具体请参见附件



文档相关附件:西南证券-专题研究:政府历次救市的时机选择、手段及内在逻辑.pd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1:38:00
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