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_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_中国海洋大学图书
一直以为,中国海洋大学是南方的大学,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中国海洋大学原来是位于山东青岛,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985工程院校,好厉害,但就是不怎么出名。说到中国海洋大学,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学校,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的水平和环境肯定差不到哪儿。很多人都想上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看看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的相关招生情况,不过要想上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了解这些信息,直接上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网就行,一般你搜索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弹出来打开的都是什么机构或部门的再教育网站,很无聊。另外,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了解中国海洋大学,一定要了解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怎么样
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211、985工程建设重点高校,自1948年国立山东大学时期招收研究生,1984年成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高校。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生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2012年设立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由副校长董双林教授兼任,常务副院长为傅刚教授。研究生院现设综合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科建设及学位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育发展办公室五个部门,另外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研究生院合署办公。
目前学校拥有包括海洋科学和水产科学在内的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3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水产科学一级学科连续十年来在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另具有招收高校教师(15个专业领域)、中职教师(5个专业领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334人,硕士生导师850人。在校研究生135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 8600 余人(博士研究生 1700 余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4900余人。
按照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研究生教育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心,进一步发挥业已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提高研究生[url=]Hr[/url]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概况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10月。之后历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等时期,2002年10月更为现名。在发展历史上,中国海洋大学与山东大学形成了近30年的共同期(1930年9月~1958年9月),这也决定了两校的图书馆源头虽不同,但渊源颇深。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4年10月,首任馆长是我国著名散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先生。至1936年底,馆藏书籍已达8.78万册,其中中文图书6.50万册,外文图书2.25万册;中外文期刊1028种,计5.41万册。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被迫南迁,至1946年10月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时,原有的文献只剩中文书刊5166册、外文书刊3398册,流失九成以上。1949年6月青岛解放,中国古典文学家陆侃如教授任图书馆馆长。1951年华东大学与国立山东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山东大学,书刊合计逾20万册。1958年山东大学奉命迁回济南,1959年山东海洋学院成立,学校开启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图书馆也得到较快发展。文革十年,学校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图书馆亦不例外。改革开放以后,图书馆文献建设随着各项事业的恢复发展逐渐走上正规。1985年鱼山校区图书馆投入使用,馆藏图书有56.95万册,其中中文图书44.64万册、外文图书12.31万册;馆藏期刊合订本8.48万册,其中中文刊3.14万册、外文刊5.35万册。1992年浮山校区图书馆投入使用,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于2010年3月撤并。2007年崂山校区图书馆投入使用,新馆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阅览自修座位近3000个;功能布局科学,设备配置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为21世纪图书馆适应学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历经近90年的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已经成为馆舍优良、资源丰富、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图书馆。办馆宗旨是“与读者共同进步”,由著名作家、我校顾问、教授王蒙先生题写。
馆藏特色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分设于鱼山校区和崂山校区,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000多个,电子阅览室座位400多个。文献资源建设实行专家圈选、读者推荐、馆员建构三位一体的机制,集专家、读者和馆员的智慧,使文献资源更贴近于教学科研,更贴近于读者,更具有实效性。至2011年底,馆藏纸本文献近190余万册、电子图书11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万多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11个。馆藏文献资源在保持连续性和覆盖面的基础上,努力满足重点学科和优势研究领域的需求,馆藏文献特色日益凸显。2004年以来,图书馆以中国海洋大学突出的海洋、水产学科传统馆藏文献资源为基础,建设了实体海洋文库,至目前,纸本馆藏图书6万余册,面向读者开放。
读者服务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一贯秉承“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温馨、便捷的服务。两校区馆实行“一门式”管理,通借通还,每周开放98小时,电子资源24小时不间断开放;阅览区藏、阅、查、询一体化;网上查询、荐购、续借、VOD点播等畅通、安全;电子阅览室每天14小时免费开放;预约与委托借阅、网上咨询、读者培训、文献检索教学、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综合服务能力与质量不断提高,数字图书馆发展步伐加快。图书馆还设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相关服务。如今,中国海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借阅”转变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综合性信息化服务”。
发展方向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海洋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建校百年前后,成为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或更长一段时间,力争跻身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与之相适应,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是:到建校百年时,成为馆藏丰富、特色鲜明、开放文明的现代化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