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6-15 19:38:58
qi509 发表于 2016-6-15 13:37
放屁的是你。你要懂点东西能放出那样的屁吗?
连个三段论都列举不出来!臭不可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19:57:58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6-15 15:56
不是每一次,而是无数次。不从现象到本质,还吃成了从本质到现象了!傻瓜,你是说自己吧!
你怎么傻到了不开窍呢?你中学时做过物理实验或化学实验吗?同一个实验,老师往往要让同学们做好多次,把每一次的数据记录下来,通过计算得到那个平均的数值,才是比较可信的、比较接近于实质的数值。为什么不是只用一次实验的数据来说明问题,老师没有教过你吗?但即便是那个平均的数值,也依然只属于现象范畴,是一种平均意义上的现象,而不是本质本身。这一点老师也没有教过你吗?
实际上,根本不用老师明说,但凡有点悟性的,自己就能悟出来。而到了现在,我还不得亲口把这里的道理直接讲出来,否则,你那种只有傻瓜才会问出的问题不知要问到何时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20:59:02
wzwswswz 发表于 2016-6-15 19:57
你怎么傻到了不开窍呢?你中学时做过物理实验或化学实验吗?同一个实验,老师往往要让同学们做好多次,把 ...
你蠢到家了,马克思论证劳动价值,是搞平均算术?羞先人不知深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21:01:16
wzwswswz 发表于 2016-6-15 19:38
连个三段论都列举不出来!臭不可闻!
放屁的是你。你要懂点东西能放出那样的屁吗?

就不会问出这样的愚蠢问题:请问:在趋势上,在交换的平均数上,会不会出现1码麻布交换20件普通上衣的情况?或者会不会出现1万码麻布交换1件上衣的情况?你只须回答“会”,或者“不会”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21:57:46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6-15 16:35
wzwswswz  亲口证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循环论证
就你这样一个科盲,就你那点智商,向你普及了那么多次的科学研究的常识,你到现在还不开窍,还需要我栽赃吗?

再一次告诉你科学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吧。
科学研究都是从客观的现象(如苹果落地,如商品的交换比例等等)入手,通过分析比较和推理,逐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如万有引力,如商品价值本质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事物的现象是观察到的,而不是由事物的本质推出来的;另一方面,事物的本质事先是不知道的,不可能被用来推出所观察到的现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就不存在循环论证的问题。
深入到可能是事物的本质后,回过头来,再用这可能的本质来解释事物的现象。能够正确解释的,就可以确认为是事物的本质;不能正确解释的,就确认为不是事物的本质,就需要重新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重新寻找事物的本质,直到能够确认为事物的本质为止。
当确认了事物的本质后,为了向人证明这个本质,就需要把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再现出来。虽然在证明的时候,证明者是知道他所要证明的东西的,但作为证明出发点的那个现象依然是不需要用本质来证明所有人都可以观察到的东西。
例如,如果我们不知道万有引力,我们就观察不到苹果落地吗?牛顿从苹果落地出发来证明万有引力就是在用万有引力证明苹果落地吗?就是循环论证吗?
同理,如果我们不知道价值的本质,我们就观察不到20码麻布交换1件上衣吗?如果有人从20码麻布交换1件上衣出发来证明价值的本质就是循环论证吗?

听说过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吗?听说过“如果p,那么q;p,所以q”这种假言推理形式吗?曹冲称象也可以表示成这样一种推理形式——
前提1:如果这头大象和200块石头使船达到同一吃水深度,那么这头大象和200块石头就有相同的重量,
前提2:这头大象和200块石头使船达到同一吃水深度,
结论:所以,这头大象和200块石头就有相同的重量。
在这个推理中,其哪一个前提是由结论来证明的?有吗?如果这样一个推理形式也叫做循环论证,那么所有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就全都是循环论证了!

所以,以你对逻辑的无知,还是取多读一点逻辑常识吧,少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给自己出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22:21:34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6-15 20:59
你蠢到家了,马克思论证劳动价值,是搞平均算术?羞先人不知深浅?
科盲到了家了,连边际效用论们都知道,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存在于极大数的平均数中,更不要说科学家了。所以,像你这样的科盲就只能围着彼此孤立的偶然的现象打转转,竟然还要讥笑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怎么不围着现象打转转。真羞死你孟子先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22:23:13
qi509 发表于 2016-6-15 21:01
放屁的是你。你要懂点东西能放出那样的屁吗?

就不会问出这样的愚蠢问题:请问:在趋势上,在交换的平 ...
就你那点智商,只会进行两步推理,连第三步都看不到,都不会,还能看懂我的问题?懂你的屁去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22:45:45
wzwswswz 发表于 2016-6-15 22:23
就你那点智商,只会进行两步推理,连第三步都看不到,都不会,还能看懂我的问题?懂你的屁去吧!
放屁的是你。你要懂点东西能放出那样的屁吗?

你要懂三段论就不会提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就不会问出这样的愚蠢问题:请问:在趋势上,在交换的平均数上,会不会出现1码麻布交换20件普通上衣的情况?或者会不会出现1万码麻布交换1件上衣的情况?你只须回答“会”,或者“不会”就可以了。

我告诉你:

马克思的这个20码交换一件衬衣是举例。它的大前提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小前提是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推出的结论是:在相同的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任何商品都能互相交换。

你愚蠢到什么交换平均数上来。你愚蠢到一码布交换20件上衣?一万码布交换一件上衣?

我告诉你:如果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就可以交换!

你懂吗?

就你这愚蠢的脑袋也能不懂文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08:27:29
qi509 发表于 2016-6-15 22:45
放屁的是你。你要懂点东西能放出那样的屁吗?

你要懂三段论就不会提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你放屁!
在马克思提出抽象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前,20码麻布交换1件上衣的现象就不存在吗?这个现象在逻辑上就是假的吗?

作为逻辑推理前提的,必须是判断,而不是概念!“抽象的人类劳动”,“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概念,而不是判断,怎么能够成为逻辑推理的前提!按照你的解释,你的三段论就只能是这样的——
大前提:抽象的人类劳动,
小前提: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结论:在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任何商品都能互相交换。

这是马克思的推理吗?找遍了全世界,也就是你这样蠢货才能给出这种像屁一样的三段论!说你身上有脓包,该好好治一治,你不仅不治,反而还要把脓包展示出来,还要吹嘘自己的脓包多么好看。真寡廉鲜耻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24:30
wzwswswz 发表于 2016-6-16 08:27
你放屁!
在马克思提出抽象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前,20码麻布交换1件上衣的现象就不存在吗?这个现象 ...
你个蠢货!

如果不是因为大前提:

抽象的人类劳动,
小前提: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结论:在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任何商品都能互相交换。

马克思凭什么说:20码布可以交换1件上衣?

你个蠢货!

马克思说20码布可以交换1件上衣目的是什么?
   

放屁的是你。你要懂点东西能放出那样的屁吗?

你要懂三段论就不会提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就不会问出这样的愚蠢问题:请问:在趋势上,在交换的平均数上,会不会出现1码麻布交换20件普通上衣的情况?或者会不会出现1万码麻布交换1件上衣的情况?你只须回答“会”,或者“不会”就可以了。

我告诉你:

马克思的这个20码交换一件衬衣是举例。它的大前提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小前提是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推出的结论是:在相同的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任何商品都能互相交换。

你愚蠢到什么交换平均数上来。你愚蠢到一码布交换20件上衣?一万码布交换一件上衣?

我告诉你:如果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就可以交换!

你懂吗?

就你这愚蠢的脑袋也能不懂文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3:04:04
qi509 发表于 2016-6-16 11:24
你个蠢货!

如果不是因为大前提:
你这蠢货!
从20码麻布=1件上衣(前提)推出两者劳动量相等(结论)与用两者劳动量相等(前提)来说明20码麻布=1件上衣(结论)是两个不同的逻辑过程,你懂吗?如果没有第一个逻辑过程,就不会有两者劳动量相等的结论;而在第一个逻辑过程中,两者劳动量相等仅仅是个结论,而不是前提,你懂吗?这里有用两者劳动量相等证明20码麻布=1件上衣吗?蠢货!
类似的,牛顿从苹果落地(前提)推出万有引力(结论)与用万有引力(前提)来说明苹果落地(结论)也是两个不同的逻辑过程。你能说牛顿不是从苹果落地推出万有引力,而是用万有引力来证明苹果落地吗?你能说如果没有这个证明,苹果落地就是假的吗?
大前提:抽象的人类劳动,
小前提: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结论:在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任何商品都能互相交换。
马克思哪里有你说的这个三段论?《资本论》里有这样的论述吗?你能给出来吗?

你以为把《资本论》中的一些概念按照你的模式放到一起,就是《资本论》中的三段论了?世界上还有比你更蠢的人吗?
按照你的逻辑,我也可以说,你的名字就是一个三段论,就是你的思维逻辑:
大前提:q,
小前提:i,
结论:509。
请问,你能用q和i证明509吗?如果证明不了,你凭什么叫qi509?!
愚不可及的家伙,你不能用q和i证明509,你凭什么叫qi509?!你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11:44:09
呵呵!欢迎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14:50:14
wzwswswz 发表于 2015-5-2 11:52
你既然承认“m=n”实际所表达的并不是“字母m等于字母n”,那你为什么坚持要把马克思的“20码麻布=一件上 ...
那你为什么坚持要把马克思的“20码麻布=一件上衣”理解成实际上就是“20码麻布等于一件上衣”呢?
我说过了,马克思对他的交换价值公式所表达的意思是有说明的。

我正是根据马克思对“20码麻布=一件上衣”的所做的说明,才把“20码麻布=一件上衣”理解成实际上就是“20码麻布等于一件上衣”的。你要读过《资本论》的话,你就会承认我的正确。假如你没有读过《资本论》,你才会对我的理解大惊小怪,如蜀犬吠日一般。请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该公式的说明:


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


看明白了吗?试问:如果不把马克思的“20码麻布=一件上衣”理解成实际上就是“20码麻布等于一件上衣”,那怎么能如马克思一般推导出“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  你试一下不用我的理解,推导出以上的结论?

连比喻和举例子都分不清,还还意思说自己是搞学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20:26:33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11-11 14:50
那你为什么坚持要把马克思的“20码麻布=一件上衣”理解成实际上就是“20码麻布等于一件上衣”呢?
我说 ...
你自己引的话自己看不懂吗?马克思写得很清楚,“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看清楚没有,“20码麻布=一件上衣”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相等的是两者所代表的东西。就像数学中X=Y一样,实际相等的不是X和Y这两个字母,而是这两个字母所代表的东西。
怪不得你会把温度的平均说成是温度数字的平均呢,原来你连一个事物与代表这个事物的东西都无法分清。如此之差的语文理解能力,要想读懂《资本论》,只能等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22:15: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6-11-11 20:26
你自己引的话自己看不懂吗?马克思写得很清楚,“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 ...
马克思写得很清楚,“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凭这么个1夸特小麦=a?铁的等式, 就能“”说明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这中间是不是少了推理的过程?为什么凭着一个1夸特小麦=a?铁的等式, 就能“”说明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马克思在这里进行论证了吗?,他没有论证,你替他论证一下!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22:25:33
wzwswswz 发表于 2016-11-11 20:26
你自己引的话自己看不懂吗?马克思写得很清楚,“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 ...
看清楚没有,“20码麻布=一件上衣”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相等的是两者所代表的东西。就像数学中X=Y一样,实际相等的不是X和Y这两个字母,而是这两个字母所代表的东西。


呵呵,又在胡搅蛮缠,不顾常识!

数学中X=Y一样,实际相等的不是X和Y这两个字母,而是这两个字母所代表的其他东西,这没问题,因为x 和y  都是未知数或者是替其他数字的已知数只不过用x等暂时代替。未知数是用来干什么的,你知道吗?

而’“20码麻布=一件上衣”中的     20码麻布  和  一件上衣 也是未知数?  既然它们只是形式,为何不干脆抛弃这个形式,直接把该形式代表的内容显示出来,就好像人们已经知道了10=20-10以后不会用x=y来代替或者人们已经求出答案不会再用x=y来代替一样,如果  20码麻布  和  一件上衣 也是未知数,那么用它们要求出的已知数是什么?

不顾常识的随意类比,这就是你的长处。哎,我问问你,精神正常的人,谁会做那样的类比,谁会把20码麻布  和  一件上衣 当成是未知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22:26:08
wzwswswz 发表于 2016-11-11 20:26
你自己引的话自己看不懂吗?马克思写得很清楚,“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 ...
哎,你说说举例和比喻 的区别是啥,别跑题,请围绕话题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22:28:56
wzwswswz 发表于 2016-11-11 20:26
你自己引的话自己看不懂吗?马克思写得很清楚,“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 ...
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铁。

马克思说这话简直是违背常识,一定量的小麦怎么能等于若干量的铁呢?两种完全不同的商品怎么会有“等于”的关系,你回答一下?你能说,你家 狗等于你家的洗衣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06:29:46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11-11 22:15
马克思写得很清楚,“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 ...
真的,马克思怎么就没有想到他的读者里面还有如此缺乏常识和逻辑能力的人呢?
例如,人们看到一匹马驮的东西和10个人背的东西一样重,那么马上就可以推出在驮东西方面,一匹马一定有某种东西与10个人是一样大的。有了这样一种常识和逻辑能力,那么就很好理解了“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难道你需要马克思再给你上上常识和逻辑课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07:35:14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11-11 22:25
看清楚没有,“20码麻布=一件上衣”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相等的是两者所代表的东西。就像数学中X=Y一样,实 ...
你怎么总好在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不懂装懂呢?

第一,代数中的字母、符号未必只能代表未知数,例如,人们在已知圆周率是个什么数的情况下,同样可以用“π”来代表它。这个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东西,你怎么会不懂呢?再如,两数合的公式可以写作“a+b=c”,抛弃了这个公式中的“a”、“b”、“c”,你能用什么数值来代替它们?这个同样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东西,你怎么会不懂呢?
所以,在数学上,在两个字母或符号之间用等号来连接,并不是意味着这两个字母或符号本身相等,而只是这两个字母或符号所代表的数值相等。所以,马克思的“20码麻布=一件上衣”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相等的是它们所代表的东西。如此简单的数学常识,你为什么会不懂呢?在做数学选择题时,在应该选“C”的场合,你是不是会在边上写上“A+B=C”,然后同时选择A和B?

第二,还以一匹马驮的货物和10个人背的货物一样重为例,我们可以把它写作“1匹马驮的货物=10个人背的货物”。虽然一匹马驮的货物和10个人背的货物一样重是已知的,但在驮货物方面,1匹马与10个人身上有什么东西是相同的却是未知的。现在你想知道在驮货物方面,1匹马与10个人身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是相同的,你难道不是必须从“1匹马驮的货物=10个人背的货物”出发吗?如果你抛弃了这个公式,那么你得出的结论到底是“在驮货物方面,1匹马与10个人身上有什么东西是相同的”,还是其他什么东西是相同的”?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就像做数学题一样,老师让你证明X=Y,你能抛弃X=Y吗?如果抛弃了,谁能知道你证明的就是X=Y?这种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东西,你怎么会不懂呢?
同理,在逻辑上,“20码麻布=一件上衣”是分析两者之中具有某种大小相同东西的出发点,也是这种分析最后又必须说明的东西。如果抛弃了,那么你的出发点在哪里,你最后必须说明的东西又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07:37:58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11-11 22:26
哎,你说说举例和比喻 的区别是啥,别跑题,请围绕话题讨论!
你听说过启发式教学吗?如果一个学生对当前知识的理解有困难,有时举例子、打比方、作类比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帮助这个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达到理解当前知识的目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经常给你做类比的原因。因为你太过于缺乏常识,所在讨论时,我不得不采用类比的方法先让你获得必要的常识,然后你才有可能理解我们讨论的东西。当然了,如果你举一而无法反三,触类而不能旁通,那我只能承认我的这种教学方法对你是无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15:12:35
wzwswswz 发表于 2016-11-12 06:29
真的,马克思怎么就没有想到他的读者里面还有如此缺乏常识和逻辑能力的人呢?
例如,人们看到一匹马驮的 ...
呵呵呵,又在秀你的智商了,看看你说的驮的货物一样重的蠢话,处处在证明马克斯在搞循环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15:16:59
wzwswswz 发表于 2016-11-12 07:35
你怎么总好在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不懂装懂呢?

第一,代数中的字母、符号未必只能代表未知数,例如,人 ...
回答问题,一个等式,能证明二者之间有相等的东西。等式证明相等,等式不是譬喻吗?你啊,不仅证明了马克斯在搞循环论证,又证明了马克斯在搞比喻。唉,真为你的智商担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15:22:34
wwwwww,智商堪忧啊!自己思维混乱,还以为别人也混乱,怪不得大家都说,疯子的眼里都是疯子。没事逗逗他,还挺有意思。我说一句,他会说一百句。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18:58:33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11-12 15:12
呵呵呵,又在秀你的智商了,看看你说的驮的货物一样重的蠢话,处处在证明马克斯在搞循环论证
驮的货物一样重这是现象,是一般人都能看到的东西,而为什么会一样重则是现象背后的东西,是需要研究的东西。如果从现象出发进而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循环论证的话,那么什么科学不是循环论证?牛顿如果不从表现出惯性的现象出发,他能得出惯性定律吗?哥白尼如果不从太阳系运动的现象出发,他能得出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结论吗?所以,你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是循环论证,按照你的逻辑,所有的科学岂不都是循环论证?

再举一例,科学家通过同一地区冬季与夏季平均气温的比较,得出结论说,气温的高低与太阳的高度角有关。那你是不是也要质疑说,他们为什么要用平均气温,而不是用孤立的某一天,比如冬季某一天比夏季某一天更高的气温?所以用平均气温来说明气温高低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就是循环论证。

看看,在你的面前,科学家统统都要甘拜下风了,因为,他们所有的结论被你的一句“循环论证”就统统都给推翻了!包括边际效用论也被你推翻了:他们用数量少的财货与数量多的财货作对比,来说明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效用,这不是循环论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19:27:34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11-12 15:16
回答问题,一个等式,能证明二者之间有相等的东西。等式证明相等,等式不是譬喻吗?你啊,不仅证明了马克 ...
如果你因为人们使用了等式就把它说成譬喻,那么哪一种思维形式不是譬喻?因为你完全可以把人们的思维形式称作为喻体,而把这些思维形式所反映的对象称之为本体。而且,按照你的逻辑,数学就是一门譬喻的学科,那么世界上凡是用等式来表达的定理、定律等等,例如,牛顿加速定律:F=ma,在你的眼里,统统都是譬喻了。
所以,在你的眼里,什么是喻体与本体的关系,什么是思维形式与其所反映的对象的关系,统统都是一团浆糊。如此的智商,怎么还敢搞学术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20:12:05
wzwswswz 发表于 2016-11-12 19:27
如果你因为人们使用了等式就把它说成譬喻,那么哪一种思维形式不是譬喻?因为你完全可以把人们的思维形式 ...
呵呵,那个等式是怎么来的?  它和其他等式的来源是一样的吗?价值形式这一等式,是数学等式,还是物理学化学等式?

你回答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20:19:49
wzwswswz 发表于 2016-11-12 18:58
驮的货物一样重这是现象,是一般人都能看到的东西,而为什么会一样重则是现象背后的东西,是需要研究的东 ...
驮的货物一样重这是现象,是一般人都能看到的东西,而为什么会一样重则是现象背后的东西,是需要研究的东西。


呵呵,你也太搞笑了!一样重,就一样重呗,为啥一样重,质量相等呗,这有啥背后的东西要研究!质量、重量背后还有啥东西?

价值一样就一样呗,价值背后的东西是啥?其实,这个问题,马克思本身就问错了,他该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商品价值的一致。价值,就是价值,背后没啥东西。你说,钱  背后有啥?有,那是你盯着钱的贪婪的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21:02:08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11-12 20:12
呵呵,那个等式是怎么来的?  它和其他等式的来源是一样的吗?价值形式这一等式,是数学等式,还是物理学 ...
在牛顿力学中,F=ma表示什么?表示一个力与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相等,而力与质量、加速度都是不同量纲的东西,就像你家的狗和你家的洗衣机一样,怎么相等?所以在你这种满脑袋浆糊的脑子里,科学上的等式都是永远无法理解的东西。

再来看商品。在市场上,每一种商品都可以与其他许多种商品相交换。例如,a量的小麦可以换b量鞋油,或可以换c量的铁。在这里,b量鞋油和c量的铁就是小麦的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交换价值。按照数学常识,一个量如果可以被另一个量所替代,那么这两个可以互相替代的量就相等,或者说,因为它们相等,所以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在这里,b量鞋油和c量的铁就代表两个相等的量,用公式表示就是b量的鞋油=c量的铁。

可见,这里的理解所需要的仅仅是小学生都知道的数学常识——“等量代换”而已,而且,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实际上已经讲到了这种等量代换。但马克思绝对想不到的是,怎么会遇到像你这样连小学生的智商都不具备的读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21:27:05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11-12 20:19
驮的货物一样重这是现象,是一般人都能看到的东西,而为什么会一样重则是现象背后的东西,是需要研究的东 ...
你可太弱了,再好好看看79楼我举的例子。
人们能够看到的是一匹马驮的货物与10个人背的货物一样重,即货物的重量或质量是一样的。但看不到的是在驮货物方面,一匹马自身的某种东西与10个人是一样大的。当然了,你可以说是驮或背货物的力气一样大,但力气一样大就是“重,质量相等”吗?再进一步,这力气背后的又是什么,你能用“重,质量相等”来回答吗?把“重,质量相等”直接当做“重,质量相等”的原因,你这智商真够可以的!
价值一样就一样呗,价值背后的东西是啥?其实,这个问题,马克思本身就问错了,他该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商品价值的一致。
再次把低智商当资本来炫耀。“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商品价值的一致”正是对“价值背后的东西是啥”的思考呀,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
其次,马克思是从商品交换比例即交换价值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出价值的概念,你怎么能让马克思去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商品价值的一致”呢?所以,马克思只能问表面上相等的东西实际代表的是什么。你让马克思问的问题纯粹是你逻辑混乱的必然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