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50 0
2015-05-04
                               不连串的考虑
     1:每一时代都有其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相应的精英来解决这些问题,所谓时势造英雄。中共建制前,武装斗争的需要造就了大量革命精英,文革则造就了大量造反精英。1978 年以来,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进行, 必然也需要相应的经济建设精英和技术官僚。
      2:关系在中国官员仕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集中于政治中的关系的类型,关系运作,关系网的编织和作用等。通过对四人帮垮台的考察,认为仅靠毛的恩宠而晋升是站不住的,必须权力和势力(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结合,建立深厚的背景和政治基础,才能获得稳固的政治地位。
      3:家庭出身一般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政治精英录用管道的开放程度。中国的干部和组织向来被认为不透明,缺乏制度和规则。女干部除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之外,她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与她们的家庭背景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息息相关。这其中有父辈的庇护,有丈夫的援助。
     4:提拔为副科级对于一个干部的政治生命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只有被提拔为副科级,才算进入领导干部序列,才是政治意义上的“大小也是个领导” 。同时也为以后的提拔奠定了起点和基础。
围绕副科级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隐性台阶问题。所谓隐性台阶就是同一级别内的不同职务设置,也就是通俗讲的级别不变,职务却老变,打圈转。
在中国当下的政治环境中,各级副职都存在隐性台阶问题,而具体到县,则在副科级和副处级上表现比较明显。隐性台阶的产生主要和级别设置以及职务设置有关。对于县干部结构的四层金字塔来说,根基是人员众多的股级干部。作为第一层的副科级,必然要求放置相当多的板凳,才能让干部有位置可坐,同时,副科级干部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和具体工作的实施者,各个机构的职能多元化也要求多设置副科级职务和岗位,不然就会出现活无人干的局面。
对于隐性台阶的设置,需要辩证看待,从其合理性方面来看,各个隐性台阶的职能不同,素质要求也不同,这对干部来说是一种历练,有利于干部的多岗位锻炼,能增进干部的全面工作能力。同时隐性台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因为每进一个台阶对于干部来说都是一种提拔,这样在级别激历.隐性台阶还是一种淘汰机制,通过隐性台阶的大浪淘沙,会把一些不适合在仕途上发展的干部淘汰掉。隐性台阶的弊端是导致一些优秀干部无法脱颖而出,在隐性台阶中耗尽政治生命。
     5: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发展,一把手是关键,因此可称为为“一把手经济” 。而一把手经济中,关键是一把手的发展理念和思路, “理念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 ,大形势,大方向的把握正确,加上稳健的思路和工作作风,往往能加速一个地方的发展。
     6: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 “关系”极为紧要,是中国政治运行的基本机制之一,也是中国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之一。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对关系的谴责代表了制度化和普遍主义的理念。但是,是关系使得整个中国的政治体系充满了活力,其充当了上下沟通和流动的桥梁,是官僚体系的润滑剂,是制度化的有益补充。
在中国,运行良好的政治体系,一定是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良好结合,两者互相缠绕,不可或缺。
     7:在中国县乡干部的政治生涯特别是晋升中,能力 、关系、领导推荐、机遇、资历是最为重要的几个关键因素,一个干部的成长和晋升往往是这几个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 这也是官方话语 “德才兼备” 的具体表现。关系在干部的仕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8:从政治家族中可以发现几个特点:
一是不少都是行业内或者系统内繁殖,具有一定的世袭性,例如:党政机关亲套亲,工商部门父子兵。
二是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也就是俗称的“县领导” ,其子女一般至少有一个副科级以上职务,不少还是正科级职务。
三是政治家族子弟具有向核心部门、关键部门聚集的趋向,比如县纪委、组织部,县委办等等。
四是政治家族的大小往往和家族核心人物的权力和位置成正比,核心人物权力和位置越重要,家族内出的干部也就越多,同时,和后代数量也成正比,后代越多,家族内出的干部也越多。
从县来看,政治家族的形成因素有:
一是政治录用方面的优势,主要是教育和入伍。
对于干部家庭子女来说,一般教育条件较好,考上大学的可能性较大,毕业即是干部,还能进入较好的单位工作。通过教育这个媒介实现家族繁殖,这是主要的形成途径。其次是入伍,如果考不上学,还可以参军,然后再从工人身份向干部身份转变,这也是重要的途径。
二是领导干部及其子女形成了一个熟人圈,互相比较了解,同时,很多领导干部为了子女的进步,会不断对县里的主要领导介绍子女的情况,希望能够得到照顾。
三是政治培养,在领导干部家庭中,父辈的刻意培养加上潜移默化的熏陶,都会使得他们在政治体系内更快成长。对于政治家族的形成,就像葡萄藤一样,顺着架子会越长越大,越长越多,同时阳光和水份也更多。
政治家族对县乡政治生态的影响有利之处在于有时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对和谐政治也有助益。
但弊端也不少,一是形成了地方利益集团和势力集团。这样会使很多措施执行不下去,原因就是地方利益集团的阻挠和反弹,很多不正之风,背后常常是政治家族的势力,这种力量是很大的,致使许多外地的“一把手”很多时候也投鼠忌器,极端的时候自己都可能翻船。
二是干部仕途上的不公平,政治家族子弟仕途上的通畅,使得平民子弟干部感觉不公平。一般干部中议论很大,特别是很多老县领导孩子,基本都是副科级以上,并且很多都在关键部门和好单位。
三是政治家族的关系网和利益链,使得县乡政治成为极其复杂的集合体,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