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79 0
2015-05-04
想明白了再结婚在线观看:  想明白了再结婚在线观看


想明白了再结婚下载地址:  想明白了再结婚迅雷下载


2014年,葉嘉瑩為讀者帶來了壹場品讀中國古典詩詞的“盛宴”。
  不久前,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葉嘉瑩的《人間詞話七講》,引來好評不斷。隨即,八卷本的《迦陵著作集》精裝再版,包括《迦陵雜文集》《詞學新詮》《迦陵論詞叢稿》《迦陵論詩叢稿》《清詞叢論》《唐宋詞名家論稿》《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等,再次令讀者驚喜不已。
  在南開大學宿舍樓的家中,九旬老人,提起詩詞,話語間仍是抑不住的情深。“我之所以這麽老還在教書,是因為中國有這麽多寶藏,但現在的年輕人走不進去,如入寶山空手回,這是年輕人的悲哀。”葉嘉瑩壹生教書,甚至教過幼稚園的孩子,就是為了讓國人繼承、體會中國古典詩詞的美好所在。
  學詩
  黃裱紙、黑墨字,朱砂筆下圈出詩詞情緣
  葉嘉瑩生於書香門第。葉家本姓葉赫那拉,或稱葉赫納蘭。清朝覆滅後,她的先人就取首字,改姓“葉”。葉嘉瑩的祖父是光緒壬辰科翻譯進士。她的父親葉廷元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伯父精研岐黃,以中醫名世。
  三四歲時,父親就開始教她識字,那時候叫“認字號”。“老北京有壹種壹面黃壹面白的紙,叫黃裱紙。我父親書法很好,他用毛筆在黃裱紙上寫黑字,再用朱砂筆標出四聲。”幼年的記憶,葉嘉瑩歷歷在目。
  父親不僅教她認字,連讀音的出處也壹並講授。她記得父親在講“數”字時,提到有個不常用的讀法,讀“促”,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中的“數罟不入誇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把細密的網放到深水池中去捕魚,以求保全幼魚的繁殖。
  “讀書當從識字始。”葉嘉瑩說,這是父親和伯父從小對她的教育方式。
  然而詩,卻沒有人專門教過葉嘉瑩。但父親和伯父每天都在吟詩,他們搖頭晃腦地大聲唱著,調子全都不同,聲音高低錯落。但那獨特的韻味,刻在腦海,成為她壹生愛詩的基礎。
  1941年夏天,葉嘉瑩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大二那年,學者顧隨擔任他們的“唐宋詩”課程老師。顧隨“跑野馬”似的授課方式,令葉嘉瑩驚訝之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不僅專註聽課,還記下了完整的課堂筆記。
  隨後的人生中,葉嘉瑩曾為生活所迫,四處奔波,歷經苦難,但記錄顧隨課堂內容的筆記,她卻始終隨身攜帶。“我知道老師講得好,而他的筆記只有我壹個人記錄了,所以我拼了壹切都要把它帶出來。”等安定下來,葉嘉瑩卻沒有將老師的筆記作為自己講課的“武林秘笈”,而是交由老師的女兒整理出版。
  葉嘉瑩壹生都對文字材料特別珍惜。之前每年回國講學,都要帶著成箱的研究資料,回加拿大時再把所有的資料打包帶走。直到葉嘉瑩決定晚年定居南開大學,她已經陸續帶回來數十箱研究資料。
  助手張靜曾笑葉嘉瑩說:“您對什麽東西都馬虎,就是對文字不馬虎。”
  懂詩
  “胡適之不懂杜甫”
  葉嘉瑩對詩,有著獨特的理解和深刻的情感。
  有人問她,如何看待當今的白話詩?
  葉嘉瑩答:“我不反對白話詩,時代不同了,應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而且中國偉大的詩人杜甫,他晚年寫詩,往往就不遵守文法,而且有超越現實的結構和意象。”
  胡適之說杜甫文法不通,說《秋興八首》第八首裏的“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應該反過來為“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葉嘉瑩說:“這是胡適之不懂得。”
  “《秋興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時寫的以回憶長安為主題的壹組七律。最後壹首是總體懷念。杜甫在詩中說,那時候我在長安的郊外,壹路走過的風景我都記得。路邊的稻田豐收,人吃不了就餵鸚鵡吃,鸚鵡都吃不了。這不是要寫鸚鵡吃稻子,那就變成寫實了。這裏是為了形容香稻豐收。路的兩邊都種了梧桐樹,主題是為了形容碧梧的美好,而不是真有鳳凰棲在樹上。”
  葉嘉瑩說,杜甫為什麽要反過來?因為詩不是白話,是以感情為重點的,是為了抒情。
  懂“詩”亦是懂“情”。兒時,葉嘉瑩就會吟誦李商隱的《嫦娥》,但直到成年後,在壹次課堂上為學生講《資治通鑒》裏的“淝水之戰”時,提到了符堅乘坐著雲母車。這個“雲母”讓葉嘉瑩壹下就想到了《嫦娥》中的那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下課後,去坐公交車的路上,葉嘉瑩腦海中壹直盤旋著這首詩。“在詩中,李商隱寫出了嫦娥壹個人的孤獨。”那壹瞬間,葉嘉瑩讀出了李商隱的寂寞心。
  葉嘉瑩認為,現代那些文法不通、隨便拼字而成的,不叫詩。壹個有感覺、有理想、有修養、有實際生活體驗的詩人,他的詩是非常豐富的。因為,詩是他的整個生命。
  杜甫在《詠懷古跡五首》中寫道:“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壹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杜甫在詩中說,我看到外面草木搖落,就想到宋玉在賦中寫秋天草木寥落時的心情,體會到了宋玉的悲哀,為他流下淚。宋玉的作品在杜甫讀的時候,就在杜甫心裏活起來了。
  《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中,辛棄疾說,“老來曾識淵明,夢中壹見參差是。”這裏是說,辛棄疾年老了才真正懂得了陶淵明。夢中壹見,覺得陶淵明大概就是那個樣子。
  “詩歌如果沒有生命,千年以前的宋玉怎麽感動了杜甫?陶淵明如何感動了辛棄疾?李商隱又如何感動了我?詩歌是有生命的。妳不能懂,是妳缺少詩歌的修養,如果懂了,自然也會感動。”葉嘉瑩用唐代寒山和尚的詩表達了這種“懂得”: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論詩
  《迦陵著作集》為其論說詩詞之“大成”
  《迦陵著作集》是葉嘉瑩多年來所寫的論說詩詞的文稿。其中,《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和《杜甫秋興八首集說》是兩冊專著。《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原為20世紀60年代中期,葉嘉瑩在臺灣各大學講授“杜甫詩”專題課程時所撰寫。當時,為了說明杜甫詩歌之集大成的成就,葉嘉瑩用了整整壹個暑假的時間,走訪了臺灣各大圖書館,共輯錄得自宋迄清的杜詩註本35家,不同版本49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