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9786 72
2015-05-05
2个一刀切。

一,禁止学习外语。二,必须发表年轻人的论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5 13:40:10
不能排除以下可能:大家通常就是搞小圈子,官大表准,远近亲疏。
同样,也完全存在以下可能:青年人初出茅庐,不如名人老人成熟,青年人出错的概率更大更多。

2种可能都存在。
其中,一种是错误的,搞远近亲疏,另一种是正确的,青年人的论文就是不成熟,积累少,水平低。
--------那么,2种可能相加,迭加,导致了一种普遍的必然结果:歧视青年人的倾向,普遍存在。


那么,歧视青年人(即便这往往是正确的,即,青年人确实不成熟),对整个中国的科研教育来说,整体长期来看,却是一种恶果,是严重拖后腿的。

整体长期来看,西方是稳步前进,而我们呢,是拖步前进。
------好在我们的人数多,学者学生的基数大,虽然是粗放管理,偶然也有冒尖的。


45岁以下的学者学生,讲师、博士生以下的人,应该能占整个教育科研队伍的至少一半。
------我建议,每个学术期刊,每年得拿出一半的版面,硬性规定给予45岁以下的人,给予讲师、博士生以下的人,专门发表这些年轻人的论文。其中,顶级期刊可以降低到45%。

----------具体来说,就是给予讲师、博士、硕士、博士生、硕士生,且年龄小于等于45周岁,以收稿时计算。并且,不准导师、名人等挂名,必须是独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5 13:42:36
外语的比重,地位,不能过大。而应当边缘化,工具化,恢复其正常位置。

否则,整体长期来看,将严重拖延中华民族的科研创新。
否则,将形成现代化的科举,现代化的四书无经,现代化的思维僵化,头脑禁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5 13:44:01
特殊专业,例如外语专业,外国文学专业,翻译专业,等等,当然要拼记忆力,当然要分分计较、斤斤计较。

可是,你是研究物理的,化学的,法律的,经济学的,哲学的,等等,你拼外语干啥?你拼记忆力干啥?

每天多学习外语2小时,你就减少了学习专业的2小时,自由思考的2小时,想象联想的2小时,天马行空的2小时,整体长期来看,各种创新能力,就凝固了。你还能创新吗?


假设,把你移民到外国算了,24小时分分秒秒都说外语。24小时分分秒秒都阅读外文的各种资料。
---------假设你就是外国图书馆的管理员算了。

那么,有什么样的创新,那是外语的复读机、复印机,就能完成的?


外语的学习能力,外语的记忆能力,阅读中文和外文的资料的数量的多少的能力,跟科研能力,跟创新能力,跟观察思考能力,那是等同的吗?那是正相关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5 13:46:28
除特殊专业外,外语成绩不能占太大比重。外语成绩,跟专业科研创新,并没有直接的正相关。外语只是个工具之一。


建议全国取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外语成绩考试,而代之以外语等级考试。

所谓外语等级考试,就是以日常会话能力、使用辞典能力为考核核心,学生具备初步日常会话能力,具备借助于辞典的一般阅读能力,查询外语资料的普通能力,即可。

这种外语等级考试,只是考核大概。例如说,40分-----70分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良。
并不是分分计较,斤斤计较。

外语成绩的50分,与55分,与60分,与61分,与62分,与70分之间,与90分,难道真有那么大的差距吗?对专业对科研对创新真有那么大的差异吗、相关吗?



外语仅仅是工具,是工具之一。

学习外语,是需要天赋的。2岁的小孩子,1岁的小孩子,最能学外语了。女生比男生也外语强。但是,这些天赋,跟科研天赋、创新天赋、专业天赋,并不等同,并不重叠。


外语成绩高,高1分,高10分,是需要拼复习时间总量的,是需要拼记忆力的。但是,人的专业学习、专业科研的时间总量有限,不超过每天24小时。
你为了多得外语的那1分、10分,可能每天得多花费2小时,专门学外语,专门拼时间,专门拼记忆力。可这跟专业学习、专业科研,直接相关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5 13:49:5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