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解决,那就自己解决,查了好久,终于有结果啦
就是泰尔熵指标
为便于分析地区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所选地区差距指标最好是可以根据需要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的。在上述指标中,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只有Theil熵。Theil熵最早是由Theil于1967年研究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时首先提出来的。以Theil熵表示的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总水平等于各个国家收入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的对数的加权总和, 权数为各国的收入份额。 以公式表示就是:
式中,T代表Theil熵,N为国家数, Yi是第i个国家的收入份额, Pi是第i个国家的人口份额。显然,我们只需将上式中的“国家”换成“地区”,就可以用它来研究一国之内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但Theil熵更吸引入的地方在于, 以Theil熵表示的各地区之间的总差距可以直接分解为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两部分, 从而为观察和揭示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各自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以及各自在总差距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提供了方便。比如,以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总差距为例,利用Theil熵就可以将它分解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和三大地带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差距这样两部分, 借以观察各自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总差距的影响力或重要性, 即
式中, i表示地带(i:1,2,3, 分别与东、 中、西部对应);j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如当i二1时,j=1,2,…, 12,就分别对应着东部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西部依此类推; Yi表示第i地带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Pi表示第i地带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Yij表示第j省GDP在第i地带GDP中所占比重,Pii表示第j省人口在第i地带人口中所占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