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凤凰台,一个“砖家”模样的中年男人先是气愤地指责美国对台售武是“背后插刀”,然后又说,“帮不帮美国救市是我们自己的事”,“帮美国也是帮我们自己”云云。联系到最近风传的中国将增购2000亿美国国债的消息,与及央行发言人对此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回应,甚至说有“更积极的方法参与”等等,不由倒抽一口冷气。如果这的确代表了高层的一种意见的话(哪怕只是数种不同意见的一种),那绝对是非常错误更非常危险的想法。持这种意见的理由无非是:帮助美国稳定金融市场,可以使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和其他美元资产不至于大幅贬值;同时,如果美国经济恢复增长,消费恢复正常,也可以带动中国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从而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减少国内中小企业的倒闭和工人失业。
这种意见的根本错误在于,完全不理解现在这次危机是什么性质,会有什么后果。他们所期望的那两个目标,即:1)美国金融市场稳定、美元资产反弹;2)美国经济增长、消费复苏,都不过是幻想,或者说,至少要相当长(不是几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渐达到。下面我尽量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解释一下:
二战后的经济危机,主要不表现在“牛奶倒落大海”之类传统的生产过剩形式上。这种传统形式的危机由于各大企业重视了对生产的计划和控制(譬如,很多跨国公司都严格执行按订单生产),也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资讯业的发达,已经很难再大规模出现。二战后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金融领域,危机的程度随着其向非金融领域扩散的程度不同而不同。本次危机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它已经从最初的次贷危机,扩展到金融危机,现在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入非金融领域,并向其他发达国家扩散。在美国国内的表现为,货币流动性近乎枯竭,许多企业面临周转困难,甚至两个州的政府也要告急。它早已不是一小部份人还不起钱这样的简单问题了。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说帮美国救市是完全错误,完全无效的呢?这首先要明白,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什么?现代货币银行制度的基石又是什么?这两者都是同一的:信用!!没有信用,你不敢做任何买卖;没有信用,银行不敢借钱给任何人;没有信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和市场经济体系就要整个崩塌。次贷危机逐级引爆的各个金融炸弹,不仅造成了若干著名金融机构和一批中小银行倒闭,更严重的是沉重打击了美国社会的信用度。即使对那些财务没有问题,一直在按时还款的人,现在美国的银行也要疑神疑鬼,慎之又慎,审了又审。对于投资者来说,谁发的债也不敢相信,更没人去买(去年全球公司债券发行量下降了44%,其中很大部份应是美国的下滑)。因此这绝不仅仅是美国金融和经济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美元资产贬值的问题,而是整个美国社会的信用由次贷危机发生之前很高的峰顶下滑到很低的谷底,于是整个银行体系信贷急剧收缩,商业银行的“造币”能力急剧降低,美国国内货币发行总量,或者有效流转中的货币量远远低于正常经济活动的需要,从而出现流动性枯竭。
以前,美国的银行以能产生高倍(十几二十倍)的货币乘数(即高倍的“创造货币”能力)而著名。而美国的债务总额(政府和民间的总和),一说已达50万亿美元。从中日两国均持有两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考虑,从美国政府自身负债超过十万亿美元考虑,50万亿这个数字即使偏高也不会离谱。那么,较保守地(从另一个角度说是较乐观地)估计一下,假设美国的银行原货币乘数为15倍,美国全部负债打个折,算45万亿,可得美元的基础货币发行量为45/15=3万亿。那么,现在信用崩溃的状态下它能做到多少倍呢?不知道,但从其流动性近乎枯竭的情况看,从美国政府和议会急于救市的情况看,这个下降是非常厉害的。我们依然较乐观地估计,长期贷款的货币乘数暂不受影响,而长期贷款(包括各种长期债券)占贷款总量的一半;短期贷款(包括各种短期债券)的总额下降一半,可得美国目前的流动性缺口为45/4=11.25万亿美元。不仅2000亿美元投过去一定打水漂,就是美国政府和议会那8500亿美元全数投入,也不及缺口的十分之一。上面的估算已经是比较乐观的,实际情况很可能严重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一年多,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先后投入的救市资金已经过万亿,但危机依然越演越烈;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美国政府和议会的8500亿救市行动不会有任何效果。并且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会不断引发银行挤提和债权人要求兑现的情况,即使实际数量不大,也将迫使银行更加大幅度地收缩信贷,保留比正常情况多得多的现金,从而进一步加剧流动性枯竭。
有人会问:即使美国的银行短期贷款和短期债券的货币乘数降低一半,为7.5倍,那8500亿投入不也应增加8500*7.5=6.375万亿的短期贷款和短期债券总量吗?错了,货币乘数只是信用的果,不是信用的因。简单地说就是,如果纯粹从商业的角度,不管你有多少钱,也不会借给一个你认为肯定还不起钱或者肯定会赖帐的人。高的信用可以产生高倍乘数,低的信用就只能产生低倍乘数。譬如中国的银行货币乘数一般也就3~5倍,这和中国的银行贷款可能存在大量的坏帐风险有直接关系。不过中国一直就这么低的乘数,所以也就能凑合着过。一句话,不管乘数高或低,没有大波动就没有大问题,只是银行本身的效益好坏,与及影响贷款利率低一些或高一些罢了。因此,美国的8500亿美元只能增加8500亿的流动性,即缺口的7.6%,要真能救市那一定是上帝的奇迹;中国的2000亿美元只能增加2000亿的流动性,即缺口的1.8%,杯水车薪也谈不上,做这种冤大头是没有任何意义和好处。
从根本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的克服必须依靠自身信用的恢复。信用恢复了,银行就敢贷款,投资者就敢买债券,钱才能重新流动起来。如果信用恢复一半也使货币乘数恢复一半的话,增加的短期信贷将有15000*(7.5/2)=5.625万亿,比任何救市方案都更有效,更直接得多。然而信用的特点就是建设难毁灭易,十次二十次守信都未必能换来对方的信任,而一次的失信就很可能把前面的辛苦抹杀有余。美国金融和经济现在还远未到底,我最乐观的估计也要明年下半年,当所有该爆的爆出来,该倒的倒掉为止。然后还要至少经历三四年的经济萧条,才能重建信用,恢复增长。不过,如果美国集中使用非经济手段的话,那是别论了。
在美国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的前景下,持币是最明智的选择。美元和美元资产的贬值是不可避免的,不是任何“救市”可以挽回,就算买它的股票债券,也是以后更化算得多;如果你持有了,也无法立即抛掉,那也不能以更大的新错误来掩饰旧错误。况且,今年以来中国楼市、股市的下滑和六七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的反弹,都清楚地指示着,确有部份原来在国内投机炒作的境外资金受美国的银行信贷收缩影响,不断出货并兑换成美元撤回。中国必须准备足够的美元现金来应付这种兑现,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要总说人民币升值会怎样影响经济,如果是急速的贬值的话,那更是灾难性的。有人说要美国用波音公司抵押,这个不可行,也不可靠。波音公司至少理论上个私人企业,美国政府破不破产关它鸟事。如果美国人真的这样承诺也是靠不住的,因为你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保证你能收回这个抵押品。退一万步说,如果真要投入2000亿美元去帮美国救市,只能采用直接交换的方式,黄金也好,石油也好,高科技产权也好,价钱确实低就好。不过,如果美国真的肯出这些东西,它拿到市场去卖就行了,还用得着这么麻烦吗?至于美国卖军火给台湾,和达赖拉拉扯扯等,这是它的一贯国策,你帮不帮它救市都一样,不要以为可以将它们和救市联系起来。所以我劝各位同志就不必诸多联想了,目前只能静观其变,绝不能一错再错,陷入“帮美国救市”、“全球联手救市”的无低洞,亏光自己最后一点血汗钱和保命钱。
分析的很好。只是美元近期居然很强势啊,还是避险品种列,各国央行似乎也力挺美元,也许这就是世界货币的好处吧。什么时候到个头啊???
中国货币委员会的有些专家上半年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购买美国债出于无奈,因为拿着美元贬值的更快。。还有其它一些评论说,这些美元,放到哪里都要贬值,所以不能说买国债很亏,至少10年后还有固定收益。
我觉得这些评论出来,至少说明了些金融高层的心境吧。
再加上人大会上证监会主席公开称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会“救市”,当然,这是针对当时股市的。在看看现在的变化,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感慨良多哟~
国债的中国外汇储备将迅速大幅减值。如果中国购买的话,则将面临减值的风险。
”
买的理由也许就这么简单吧,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似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0 9:57:03编辑过]
转下刘军洛10.9号的最新文章,更搞人,汗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唯一对策:3000亿美元投资俄罗斯
(一) 建立3000亿美元股市托盘基金,允许银行购买上市公司股份,暂停股指期货;
(二) 由公共投资大力转向购买公共福利;
(三) 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补贴,建立“社会共住房”;
(四) 停止人民币升值;
(五) 国家资源公有化;
(六) 垄断行业私有化;
(七) 取消出口退税,向资源类产品出口增收高额出口关税;
(八) 大幅再大幅提高个人收入,大幅再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
(九) 建立3000亿美元全球资源储备;
(十) 建立3000亿美元转型特别基金;
(十一) 建立小政府,大市场框架;
(十二) 建立人民币货币权目标。
如果美国人就这么简单的看中我们巨额官方外汇储备,那我们也只有认当付学费,倒霉吧!如果美国人是看中我们全部家当,几十万亿人民币储蓄,几十万亿人民币制造业资产,那么到时我们只能看着美国人让美元暴跌,让石油、黄金暴涨,来冲毁我们的企业,冲毁我们的汇率,冲毁我们股市与金融体系。这种天性本然的事会不会发生,这一切一切的取决于上帝是否喜欢另一种再造。
在2008年2月3日,本人一文《股灾先生——伯南克与短暂的大萧条》中指出的非常清楚,伯南克先生的货币政策会造成美国自身在这场金融游戏中失控。美国道指将跌倒1万点。伯南克先生与格林斯潘先生比起来还逊色许多。所以格鲁吉亚也成了对俄罗斯金融统一战争的小插曲。这个插曲幕后的时间安排,正好是中国奥运会,小布什先生要访问中国。所以,楚齐联合,秦国亡。楚齐不合,楚齐亡。今天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手里的弹药最多3千亿美元左右。现在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准备拿6、7百亿美元投资日本市场和继续投资美国市场。那应该知道美国市场我们是每投必输,这是为什么?而日本市场是一个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我们这6、7百亿美元日本投资只能充当日本人养老钱。一个老龄化国家的投资是万万错误的学费。
媒体所谓的“信心”说法绝对是一个幌子,更不可能是问题的实质,否则历史上的危机岂不都淡化成了人的信心问题?
上面我转了刘军洛的最新文章,战略立场我是赞成的,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不能因为怎么投都赔钱就将就着“共度难关”啊,这好像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啊
我相信刘军洛也算得上一个奇才了。
中国货币委员会的有些专家上半年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购买美国债出于无奈,因为拿着美元贬值的更快。。还有其它一些评论说,这些美元,放到哪里都要贬值,所以不能说买国债很亏,至少10年后还有固定收益。
这是说明他们昏庸无能。次贷危机之前,美元资产升值,也就是说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上涨,相对来说美元就贬值,此时购买美国国债还说得过去。今年上半年次贷危机已经发生大半年了,美联储多次紧急降息已经证明问题严重,而美元资产(房子、股票、债券等)早已下跌,这时还这样说,不是昏庸无能是什么?
经济萧条总是带来资产价格下跌,此时货币就是相对升值的。譬如同样10万元,一年前你能买多少股票?现在又能买多少?持币最坏的后果不过是通货膨胀,普通商品价格上涨,但中国自己的生产能力足够有余,不必从国际市场购买。因此不会有太大影响。不得不购买主要是资源类商品,例如石油,铁矿石等。但石油现在已经跌了,估计铁矿石也撑不了多久。如果经济萧条带来的是通货紧缩,那么连普通商品的价格也会下跌,持币更有利。
媒体所谓的“信心”说法绝对是一个幌子,更不可能是问题的实质,否则历史上的危机岂不都淡化成了人的信心问题?
上面我转了刘军洛的最新文章,战略立场我是赞成的,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不能因为怎么投都赔钱就将就着“共度难关”啊,这好像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啊
我相信刘军洛也算得上一个奇才了。
全球化的今天,又是全球发展的最快的外向性经济体,你能够置身事外才是“危言耸听”,次贷危机,对金融体系来讲是信用的危机,对投资者来说就是信心的危机,所谓缺少多少“流动性”,你看到经济没有出问题前,有这么大的缺口吗?所以,流动性背后的原因才是真正的原因,与其被动的减少损失,狭隘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何不能积极在这个时刻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我们奥运,六方会谈,不都是冲这个目的去吗,你连谈判资格都没有时候怎么去分脏,现在才是真正的机会。
从投资学角度讲,一个世界最大,过去二十年持续上涨,而且在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国家,我们持有它的外债,真的就会在以后亏本吗??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中国如果指望用2000亿美元的无条件救助就能换取美国以后在政治上的投桃报李,那实在是政治智慧缺乏的表现。对于大国而言,最好的对外策略永远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上的。中国与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总以互惠互利为道义准则,而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向来是利益导向,没有准则可信(背信弃义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应该趁美国后院着火,无暇它顾之时,鼓励我们的企业迅速购买其在海外的一些优质实体资产(尤其是能源资产).
救助不是说不能给,但必须要有条件(对于美国不需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以放宽对中资收购其国内企业的管制为条件.而且救助必须是分期执行,而不是一下子投入2000亿,这样既能防范美国游资时造成的人民币极速贬值风险,也能防止美国不断地向我们狮子大开口。
为什么要替别人买单呢,再说他们发生这种事,本来就是自身的问题
如果有机会就要展开攻击行为
当然如果没有成功的预期的话,那就装装好人吧
多谢提醒。不过这得有个前提:银行持有的那些资产价格,现在是低估了还是依然高估?
如果依然是高估,那资产价格依然是下跌,套牢的就是政府和广大纳税人,债权人(例如中国)。
同时它对于最急需的扩大贷款总量作用不大。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